农业支出与农村经济增长研究
摘要:我国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本身存在着相应的对应发展关系,并且也有着极其明显的单向性因果关系。国家财政农业支出也会引起农业生产总值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同时两者之间也不是单纯的简单线性对应关系。从2005年至2015年这十年发展来看,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贡献率为29.42%,该数据证明了财政农业支出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同时其促进作用也直接带动了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对我国农业整体经济发展带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当前,对于政府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重点应关注财政农业支出整体范围的影响水平,并要对如何调整以及优化现有财政农业支出做出相应的方式方法分析,进而加强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水平。
关键词:财政农业支出;农业经济发展;财政农业;农业生产总值
一、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且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最为直接的重要影响。发展需要社会力量与政府部门的双方支持,同时也需要农民自身为发展提供动力。国家财政农业支出目前是农业经济发展投入的基本重点,对于解决我国当前农业现状及推动我国农业整体经济水平,并排除阻碍有着最为直接与显著的成效。对于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所对应的内在发展规律也有着直接的作用关系。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对现有的农业经济发展理论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对于调整和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现有的结构和布局,带动资金管理和利用水平的提升有着根本的促进和改变意义,同时对于农业转型升级具有关键性指导价值。
二、关系研究及数据整理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选取格兰杰因果关系及回归分析法两种方法对我国农业支出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一定的研究,借此印证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据现有研究手段而言,数据模型构架与现实数据测量结果,可以有效反映出我国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促进影响。数据采集以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近十年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其中,国家财政支出具体来说意指国家针对农业生产以及农业发展建设而进行的财政补贴与扶持政策,该支出重点扶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此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获得相应结果数据得出反馈结果如下:在原假设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不会引起财政农业支出变化得出观测量为17,F统计值约等于0.70,显著性水平为0.515。相对的,如原定假设为财政政农业支出变化不会引起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则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反馈出的F测量值为4.39,另外其显著性获得值为0.041。
三、数据结果分析及讨论
1.农业支出与生产总值关系。从本次研究讨论结果反馈分析得出,两研究变量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其中虽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差别,然而通过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密切度趋势,并结合数据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得出我国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生产总值间存在着不同表现系数,结果显示两者存在的系数都处在一个高位水平。由此可以证明,当前我国财政在农业上的支出与目前农业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联系,是可以认定为彼此影响的。同时,我国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生产总值在进行散点图表现后,可以得出以上的结果有直接的验证效果。因此,我国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生产总值直接的关系是一种正向关系,然而就目前的结果分析,并不能确定二者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借由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在二者联系检验上进行分析比较后,获得反馈结果如下:在本次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之中,第一原假设获得数据反馈的结果F值的显著性为0.515,相较于显著性平均临界范围的0.05明显高出,根据显著性检验标准可知,本次假设不成立,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对于财政农业支出而言,是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的。相对的,针对第二假设的F值显著性比较可知,0.041小于均值0.05,由此可知,财政农业变化不能有效引起生产总值变化,因此同时推翻该假设。通过本次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获得相关关系可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对于财政农业支出而言,是单向影响关系,故可导出其客观的因果性,即财政农业支出的的变动会引起农业生产总值出现一定的变化趋势,而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动不会引起财政农业支出发生改变。
2.农业生产总值与财政农业支出之间线性回归研究。回归分析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变量之间存在关系的客观性,并且印证其之间存在影响,确定之间存在的关系。因此,本次研究根据实际检测数据结果建模,结合不同参数去求解,进而判定回归模型能否对拟合实测数据有着直接反馈的结果现实。当拟合的程度高则按照自变量原则进一步地预测其相关的结果。通过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增长率指标变动,并结合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指标的改变来做出系统观测可知,其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其异方差会出现一个较高的变动范围,结果必然导致了伪回归现象的出现,造成本次研究中财政农业支出及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形成明显差异,致使研究结论无效。为了消除异方差,本次可通过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生产总值进行数据分析,同时运用等差处理,并分别以GAP与FAE缩写表示农业生产总值系数及财政农业支出系数,按照参数数据,借由对财政农业支出增长系数进行自变量设定,并对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系数进行因变量规定,随后依据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回归系数S统计值明显高于临界变量,检验结果也都有一定的明显表现范畴和波动系数范畴。从而验证财政农业支出的增长与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之间是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影响,而该回归方程所得F值的实际范围为180.6989,其结果在进行验证后,可以得到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R2等于0.914011,按照对方差解释可以得出,其变动范畴在91.4%,对于DW统计数值等于0.368709,其结果的变动都存在了明显的变动。由此,按照回归模型的差项考虑可以得出序列的排比结构。同时按照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对历史数据模拟获得的效果成效较低,并残差项也需要不断地变化计量的符号。当出现大量的负号后也会出现一定量的正号,通过回归模型运行发现,其残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序列自相关关系,该关系体现在正自相关回归模型残差项中,假使继续采用VWL方式进行模型评估,将导致VWL违背高斯•马尔柯夫定理的基本假定,并造成严重的不实结果产生。由此可见,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对财政农业支出增长来说,并不能以简单的线性回归进行印证,因此简单线性回归无法验证二者之间关联。
3.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与财政农业支出增长间广义回归分析。这种分析方法的目的在于揭示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系数在财政农业支出增长系数之间的变化和结构导向关系。也可以合理地对序列中相关问题进行一定水平的分析和解释,因而本文采用广义差分回归分析方式首先要保障模型残差可以存在一定的序列独立结构,按照序列结构的区分进行相关性的分析,其构成了广义差分回归分析最为根本的解决体系。在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系数以及财政农业支出增长系数进行的原回归模型中的变量选取,并进行一定的结果导出。同时从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系数以及财政农业支出增长系数的广义差分回归的变化波动可以得出,在经广义差分变换后,回归模型不仅成功地消除了残差项的序列自相关问题,而且模型对历史数据的拟合效果也处在一个最为合理和稳定的变化过程。因此,得出目前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与财政农业支出之间的广义差分回归如下:LOG(GOP)(2005-2015)=8.413647+0.275613LOG(FAE)+[AR(1)=1.311155]+[AR(2)=-0.518442]。在广义差分回归模型中,模型自变量的回归系数为为0.284802,按照参数对应原则,当提高一个系数单位后,其LOG(FAE)会出现一定水平的增加,对应的增加单位为0.284802个单位量,进而可以得出结论,2005年到2015年十年间,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发展贡献系数为28.56%。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结论进行分析,我国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对应和紧密的关系,并存在着一定的单向因果对应关系,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原因为国家财政农业支出,这种影响因素与生产总值之间呈现着较为复杂的关系,在2005年到2015年期间,FAE开始增加一个1%后其对应的GAP会增加28.67%,进而我国财政农业的支出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有着直接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当前,财政农业支出呈现浮动变化趋势,这种变化方式对农业经济发展有着最为明显和直接牵引作用。农业生产总值在不断地创着新高。通过对整个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依旧存在众多不谨慎性支出,这种支出相对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变化趋势。以支出效率分析,支出效率呈现线性趋势。同时我国在近几年颁布了大量的对农业扶持意见,对农业投入也不断增加。不断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需要对出现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政策见解:
第一,将财政农业支出结构进行调整,这种改革方式,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但受到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地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加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缺陷,致使农业支出存在较大的困境。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故国家相关部门应及时进行改革,不断优化农业支出构成。同时,在财政支出上,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做好项目反馈与记录,将中心放置于经济效益上,以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各阶层的进步,做好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工作,共同建设新农村;此外,在财政结构上,坚持秩序有限原则,保证所有经济调整,有条不絮,并让现有秩序结构获得最为优化的效能,在调节农业经济投入时,应着重落实资金配置,严格掌控资金的变化渠道,在资金运用上,防止某一资金行使过于偏颇。
第二,监管为首要,做好财政支出监控。在原有的经济结构基础上,进行改革,并建立一套与实际相符的监管体系。当前,受到财政支农资金政策的影响,对于违规惩治,仍然显得力道不足,尤其在财政支出方面,这种现象直接导致资金的浪费,以及各项人力物力的再支配。从目前的支农项目中可以看出,农业支出资金监管,已然成为相关部门着重解决的重要问题。并要重新构建资金分配机制,做好各资源的配置问题;在有效的机制下,保证各项资金运转,正常进行。从确保财政支农预算出发,首先,按照地区的实际需求,进行预算评估,这种评估还要在今后的执行中,不断进行改善。与此同时,还要加强资金管理和审计工作,以增加经济效益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做好社会监督管理工作,转换被动监督为主动,并在今后的行使中,逐渐形成一种固定模式;提升违规违法行为的惩治水平,缓解支农资金困难等状况。
第三,以国家财政扶持为主导。国家扶持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一种农业产业化变化的过程,结合农业科技发展多种产业,建立物流配送流通方式,并做好科普培训信息交流,积极拓展以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试验园区,通过对园内各产业之间的沟通,促进各产业之间的配合,并根据科技创新,实时进行产业升级。国家扶持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方式,可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不断研发农业科技潜力,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建立新的产业园发展支撑体系,加快区域一体化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雪松.中国式分权与农村公共品供给、农业经济增长绩效研究[D].重庆大学,2014.
[2]李佼洋.四川省财政农业支出经济效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3]陈辉娟.陕西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产出的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作者:席小瑾1.2 单位:1.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