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物流农村经济论文
1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的关系
1.1农村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农村物流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村经济活动的效率。一个合理、高效的农村物流业提供了一个由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节点和公路、管道、铁路等线路组成的物流网络体系,这给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快捷的物流基础设施,减少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降低了交易所产生的物流费用。
(2)农村物流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村物流通过物流的扩散效应、回流效应以及技术外溢作用促进了农村产业规模经济的形成,同时促进物流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传导,促进产业融合,从而加速农村行业创新,提高农村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农业走入高技术的产业行列,促进农村经济的产业升级,带动工业的发展。
1.2农村经济对农村物流发展的促进作用
(1)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物流的发展。日益开放的农村经济使得生产要素不断地在农村内外部重新组合和分配,这些都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辐射能力较强,农村内部以及农村内外部的经济联系日益强烈,因此需要大量的物流服务来实现交易的方便快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物流的形成和发展。
(2)相对开放的农村经济促进了农村物流的发展。农村经济在社会制度、企业之间的交易规则等方面基本是一致的,因此具备一定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物流的发展。
2铜川的经济和物流概况
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是关中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铜川市总人口数为86万,其中非农业人口45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3%,面积3882km2。铜川市下辖宜君县、王益区、印台区、耀州区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铜川拥有以煤炭、建材、陶瓷、铝冶炼、纺织、机电、医药、食品、化工等为骨干的30多个工业门类。
2.1铜川经济概况
2012年铜川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82.92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5.8%,连续7年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33701元,比上年增长15.6%。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47亿元,比上年增长6.3%;年末常用耕地面积96.86万亩,增长2%。粮食总产量24.41万t,增长13.8%;园林水果面积90.57万亩,增长2.7%,产量67.09万t,增长6.6%;其中,苹果总产量64.7万t,增长6.9%。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8.9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展加工业、电力生产及供应业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139.10亿元,比上年增长21.9%。
2.2铜川农村物流概况
目前,铜川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发展依然较落后,收入较低,农村市场发展滞后,这使得农村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低,物流业发展缓慢。铜川农村物流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农产品(主要是水果)具有易腐性、季节性和周期性;农村生产组织水平低;物流设施与技术落后;农村物流政策不到位;物流作业不规范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铜川农村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从铜川农村物流对象看,主要包括农产品物流、工业产品物流和红色旅游业物流,其发展状况如下:农产品物流成本高、工业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不良,农村流通体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为分散的、实力很小的、素质不高的个体商业。农村邮政物流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整个农村市场的规范和繁荣发展。
3铜川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联动发展分析
铜川农村经济系统存在着产业要素等动态作用变化,铜川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物流层面的演化,同时铜川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农村物流系统效率的提高作为保障。随着铜川农村经济与农村物流运作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铜川农村物流作为铜川农村经济的子系统,在其自身与县域经济其他系统的关联作用中,必然要受到不为自身所控制的因素影响。铜川农村物流并不仅仅是被动的适应,它更能引导促进铜川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样,有了在更大的系统内产生集体行为的合作、联动可能性。这种行为可能造成铜川经济结构的变化,并产生一种新的结构。铜川农村物流在这种新结构中要重新适应,如此循环,铜川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之间就建立了一种联动关系。
4铜川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联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4.1缺乏物流与经济联动发展的相关政策
人们对农产品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目前,物流业尚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完善的立法,当然农村物流与经济联动发展也缺乏相关政策规定。现代物流与经济联动发展没有一个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导致了价格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资源配置政策、产业政策等不完善,农村物流和农村经济的联动发展缺乏有效的政策保护。
4.2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差,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农产品流通不畅,农业信息化程度低,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其主要表现在物流设施以及网络建设的力度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投入不足。尤其是铜川农村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总量和规模较小、水平较低,物流基本设施及配套的功能陈旧、老化、落后甚至失效的问题比较明显,其等级化、现代化、综合化、系统化程度较低。
4.3缺乏物流人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农产品市场流通多元化,但呈现无序性运作的情况较严重,虽然一大批农业劳动力转移进入流通领域,形成了由运销专业户、农民牵线人、中介流通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城镇职业零售商贩以及季节性、临时性的农民运销队伍组成的市场流通主力军,但流通的经营主体缺乏必要的流通知识和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组织化程度低、分散经营、信息独占、抗御风险能力差。由于农产品市场中介流通组织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运作管理不规范,营销能力差。农村物流人才缺乏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4.4农村经济市场的局限性消减了物流需求
铜川经济尚不发达,消费水平还停留在生存型的消费需求上。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尽管2013年来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但与经济增长及物价收入增长水平相比,增长缓慢。同时加上农民对家庭医疗、教育和养老等方面的支出预期,不得不减少即期消费。“攒钱养老、积累为后”的消费心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态度普遍存在,这样就难以有效释放农村经济的物流需求。
4.5农村教育落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环境因素导致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不高,其主要原因是:
(1)一部分青年劳动力因受家庭、教学条件的限制,造成提前辍学;另一部分受家庭经济因素的驱动,很小就辍学打工挣钱。
(2)在中老年劳动力中,有些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但思想老旧,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差。这些都不能够满足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5铜川农村物流与经济联动发展的实施建议
5.1制定与铜川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物流业政策
铜川农村物流的发展必须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铜川有关政府部门应该研究出有关现代物流与经济联动发展的具体政策,规范和鼓励农民向有利于农村物流发展的方向倾斜,营造出有利于农村物流与经济联动发展的环境。这些政策法规可以包括价格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资源配置政策、产业政策等。健全农村物流的法律法规是农村经济体系正常运行的制度保障,相关政府部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市场准入政策。目前铜川农村物流活动主要由个体运输商和规模较小的货运公司完成,农用三轮车是比较受欢迎的农产品运输工具。由于物流主体的规模较小,市场没有严格的建设标准,导致农产品物流设施低端化现象极为严重,增加了农村物流运作的成本。因此,政府应制定物流市场准入法律法规,对从事农村物流的个体和组织等进行严格的资格限制或者鼓励并购形成规模效应。
(2)市场行为规制。农村物流市场的进入门槛较低,物流主体多且分散,市场集中度低,这就极有可能带来微观物流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并造成恶性竞争的可能。因此,应加强农村物流市场行为规范方面的立法,限制恶性竞争,保证农村物流与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如受季节等因素的影响,铜川苹果物流价格会随着农产品的价格季节性波动,有可能导致低价恶性竞争,因此,需要加强价格立法,保持市场价格的公平性,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
5.2加强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
建设铜川农村物流信息网络,将市场信息、物流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及时反馈给农民,以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加快农村和农业信息化步伐,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了避免城乡“信息不对称”,应抓住市场、科技、生产、流通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等关键环节,深化农村信息化服务和应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把农民需要的政策、科技、市场等信息,通过各种途径有效地送到广大农民手中,真正发挥信息资源的巨大价值。
5.3培养农村经济及物流专业人才
要加快农村物流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很难真正承担起农村物流市场发展的主体作用,这也是阻碍农村物流发展的重要原因。要加快农村物流与经济联动的发展,物流人才培养是根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在大中专院校中开设农村经济、物流专业,培养将来从事农村经济和物流的专业人才;第二,加强高级人才培养,通过召开各种形式的研讨会、考察等方式造就一大批熟悉农村经济、物流与农村经济联动发展的运作规律,并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第三,在县级行政机关设立经济、物流培训部门,组织开展人才培训,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对已经和将要进入农村物流服务业的人员进行农村经济、物流专业知识的培训,促进农村物流与农村经济联动发展。
5.4加强农村经济投入,发展农村物流
(1)加大农村经济网络信息的建设投入。加大农村信息网点延伸,建立新农村建设重点村、试点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业龙头企业、人力资源、协会组织、果运大户及经纪人终端网络示范点,辐射带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和新技术的普及,初步形成县域农副产品网上销售、科技信息应用的基本模式。利用政府网站和全国有影响的涉农站点进行宣传,吸引全国各地的客商,扩大销售范围,使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信息的作用,也使大家看到了信息对经济的影响力度,以便更好地发展农村物流,增加农村经济的收入。
(2)完善农村物流网络的投入。
①物流服务网络化投入。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农村物流不仅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而且还要求物流服务向多样化、综合化、网络化发展。为了实现农村物流增值性服务,必须找到适合经济发展的物流渠道,减少物流环节,提高物流服务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实现物流服务网络优化和系统性。
②物流管理信息化投入。现代物流管理最重要的是通过信息管理来实现,所以应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企业物流管理,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利用低成本物流信息交换平台拓展业务和市场,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5.5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农村物流的发展
(1)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环境、政策体制是物流业竞争力的支撑系统,经济发展是物流业赖以存在的物质资源基础和市场容量基础。物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经济总量、市场结构(有效竞争性或垄断性)、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运输体系(综合性)、行业监管(行政与经济管制)等因素。工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将进一步促进物流的合理化和高度社会化,只有通过提高铜川农村经济水平才能促进农村物流的发展。
(2)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和教育的速度。近年来铜川农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物流需求市场壮大,物流企业需通过准确把握物流市场定位,实施物流服务流程重组,提升物流服务信息化水平,树立物流增值服务等一系列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
6结语
近年来,铜川不断提升农业经济核心竞争力,成为推动铜川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强劲动力,也促进了农村物流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物流体系不断成熟和规范,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两者形成了良好的联动协调机制,这将为铜川构建经济、物流发达的世界果都的设想奠定基础。
作者:张旭起 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