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农村经济论文
1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是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源头和战略重点.中国是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更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按照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三个阶段来演变和推进的.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的转变,是通过不断的发现和解决结构的矛盾来获得一定的发展动力,进而调整经济结构,最后实现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而减小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应该主要依靠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身的转变,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创造力,来缓解城乡之间的对立.
2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存在的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转变过程当中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农村基础设施较差,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等等,总结下来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农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产业竞争力不够,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低,从而效率低下,无法形成规模.第三产业比重低,产业链短,产业关联度不够,依然沉溺在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从而无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虽然政府提供了有效的引导,但是因为容易资金断链、技术断链等一系列问题,往往没有展现应有的活力,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二,人力资源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够.鉴于农村经济落后的产业效应,导致农村中的知识分子会更倾向于外出打工,这样以来出现高效益农产品的机会越来越小,长此以往,由于缺乏可靠的人力资源,农村经济发展将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当中.而且,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农村经济建设当中严重薄弱的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这主要体现在:农产品技术含量低,高科技术产品少;农产品成本高,竞争力低.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农业技术的落后,所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产品自主创新水平,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第三,存在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农村的经济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厂污染的排放,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担.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农业生成手段对资源的不合理的过度利用,超过了生态环境自己调节的能力;第二,对工厂位置没有进行合理规划和环境管理滞后;第三,污染治理远远不够导致的污染.第四,农村干部素质偏低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缺少有效的引导.只有高素质的领导班子才能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然而更为普遍的是,农村干部威信低,能力弱,凝聚力差,而且高龄化严重,这样农村经济缺乏有效的引导,快速发展很难实现.
3农村经济方式转变的策略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用战略的眼光、创新的思维、非常的举措,全方位推进.只有坚定不移地转变方式,才能开创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第一,提高科技水平,依托科技发展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托科技农业经济发展才有出路.中国是一个人口超级大国,人均农业资源稀缺,资源环境压力大,传统的农业已经不再具有竞争力,不能实现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在有限的资源当中创造更多的价值,才能有效的缓解资源压力和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农业现代化不能死板硬套发达国家的方式,只能根据中国的国情寻找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农业化道路.这就要求政府建立正确的市场导向,加强有利于科技发展的制度建设,大力培养富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推行因地制宜的创新方案.第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构造多元产业体系.长期以来农村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思想在农村根深蒂固.但是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城乡之间的经济的相互融合,这种现象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通过农村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传统农业经济并不能满足共同富裕的要求,必须结合非农业产业才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要大力推动三个产业的协调发展.第三,加快农业经济的城镇化,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城镇化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收多余的农村人口;能够有效的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地域产业结构;城市文化向农村文化扩散,影响和提高农村文化水平,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并不是简单的把农村户口变为城市户口,它是由人们的生活、文明程度以及现代化程度决定的.城镇化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以及地域空间的转变.城镇化要真正的做到产业化,经济的发展要有产业的支撑,如果没有产业的发展,就没有稳定的工作和固定的收入,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达不到城镇的要求,也就不是真正的城镇化.城镇化要求人口向城镇转移,要有专业化的产业,要由第一产业(农业)向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和第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变,并且这些产业带动农民进程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从而实现了真正的城镇化.第四,改善生态环境,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就是说在资源可以被重复循环利用的前提之下去发展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走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转变发展观念,制定相关政策强化市场机制,引导和鼓励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的问题,要求企业合理开发资源,并且鼓励生产者在生产的时候考虑回收利用,生产者应该严格按照要求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对贯彻循环经济好的生产者进行奖励.将城市和农村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治理,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真正实现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作者:常丽峰 单位:赤峰市农牧业机械化研究推广服务中心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