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农村经济论文 > 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创建分析

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创建分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9-14 10:12:00人气:380

一、加强村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做法

1、加强硬件投入,着力改善农村文化设施。按照“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的思路,连续三年投资100余万元,用于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实现了“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信息资源共享”三个全覆盖,初步构建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目前,全镇12个行政村,已创建县级一类文化村5个,二类文化村5个,三类文化村2个,县级先进文化村2个,农家书屋12个,创建率达100%。

2、搭建活动平台,不断增强农村文化活力。千方百计寻找文化活动赞助企业。绍兴县美得宝印染公司为全镇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赛捐资1.8万元,绍兴县新宇漂染公司为迎国庆书画赛捐资1.5万元。今年,绍兴县天成印染公司为“庆五一迎五四”K歌赛暨全民才艺PK大赛捐款2万元,绍兴县亮剑机械公司又为书画才艺大PK捐款1.2万元。近年来该镇9家企业为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累计捐款10多万元,为活跃农村文化添缀了一朵朵绚丽之花,播下了一粒粒农民“文化种子”。

3、弘扬特色文化,积极打造农村文化品牌。作为“中国花木之乡”、兰花的祖地,漓渚有着悠久深厚的“花文化”。为此,该镇通过开展花系列校园文化、花系列家庭文化、花系列农村文化,特别是办好兰文化节(花卉节)这一漓渚农村文化的传统节会,实现了“以花养性、以花明志、以花立德”目的,打造了漓渚新时代“花魂”和特色文化名片。

4、培育文艺人才,努力促进农村文化繁荣。近年来,通过增强文化活动吸引力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加强对口辅导,表彰奖励文化骨干和优秀团队,涌现了歌咏、排舞、健身球、功夫扇、器乐、戏剧、书画等20多支民间文艺团队和一大批“草根”明星,文艺骨干数超过110人,其中2人获得省民间艺人称号,3人成为县级非遗传承人,杜志江、柴建华、张明等民间艺人还多次在省级以上农民书画大赛、绍剧戏迷大赛中获得金奖。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初步成效

1、推动了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随着兰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兰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家家种兰,户户卖兰”的可喜局面,涌现了上百户兰花大户,这些大户培育的兰花先后在国际国内兰展和兰博会上夺得金银奖250多枚。目前,全镇兰花基地已突破1000亩,年产值超过一个亿。同时,兰花山庄休闲娱乐活动、百合花浪漫婚纱摄影、兰文化乡村旅游热也随之兴起,并很快形成了兰文化三产。

2、加快了农村乡风文明建设。通过认真抓好“一月一场电影”,“一村一品、一村一场演出”等群文活动,鼓励企业冠名赞助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骨干在建设新型农村文化中的作用,打造了广场文化、绍剧、莲花落等一批极富漓渚特色农民欢迎的节目,促进了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有力地推进了乡村文明,被绍兴市评为文明乡镇。

3、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举办“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排舞比赛”、“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赛”、“美丽乡村书画赛”、“青年K歌赛”,“读好书征文”、“欢乐乡村”各村巡演,“全民才艺大PK”等系列文艺活动,实现了农村基层文化活动的经常化、阵地化,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了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4、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把文化建设作为平安创建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群众文化活动,引领群众把更多的闲暇时间投入到文化娱乐活动中,形成了团结一心、人人思进的良好局面,如今,“文化早市”和“文化夜市”成为普通漓渚农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各类民间矛盾纠纷,刑事治安案件很少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三、对村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提高认识,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繁荣。经济建设是“显性政绩”,文化发展是“隐性政绩”;抓经济建设容易显山露水,抓文化难以立竿见影。文化建设关键在领导重视。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使大家愿意抓文化、喜欢抓文化、知道怎么样去抓好文化,让农民享受基本文化权益的愿望得到更好的落实。

2、健全机制,促进农村文化健康有序发展。要强化考核,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农村文化建设,用制度保证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要加强激励,对长期在农村一线工作并做出一定贡献的文化工作者应给予适当奖励和职评等方面的倾斜。要加强管理,在抓好农村文化繁荣的同时,要进一步管好农村文化市场。

3、增加投入,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要逐年增加农村文化事业资金投入,大力实施“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房办事、有章理事”“四有”工程,确保农村文化事业快速持续发展。对农村基层群众文化生活自发、零散、随意、被动的实际,要做好市场运作“办”文化,整合力量“送”文化,依托活动“种”文化,组织协调“促”文化等四篇文章。

4、抓好队伍,推动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要多管齐下,充分发挥文艺骨干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要热情扶持,农民自发组织文化活动,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要重心下移,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不定期地举办各种培训会,帮助他们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组织能力,实现农村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关键在农村,只有农村的文化建设得到了切实的加强和发展,才能使文化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和发展,才能让“文化惠民”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更好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