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农村经济论文 > 农村经济绿色证书工程实践

农村经济绿色证书工程实践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1-08 23:00:00人气:401

一、认真学习,大力宣传,努力提高干部群众对绿证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

为了提高广大干部和渔民群众的科技意识,特别是对绿色证书工程培训重大意义的认识,几年来我们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3年来,通过县、乡(镇)会议贯彻14次;出动宣传车19车次;出版墙报宣传23期;印发资料4500份,悬挂横幅17幅,张贴宣传标语510条,设立咨询服务部接受咨询人数1200多。使绿色证书工程培训工作深人社会、深入乡村、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了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尤其是通过学习和宣传国务院办公厅国发〔1994〕4号文件的通知精神,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绿色证书工程是提高渔(农)民素质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件关系国家繁荣,民族兴旺的大事,是利在当今,功益千秋的大事业,是渔(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工程,是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渔业,实现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也是振兴渔区经济的关键。同时基层干部还认为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还有利于各级政府加强对渔(农)民技术教育工作的领导、对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实行同步规划;有利于促进农村教育改革,有利于培养一批发展农村经济的示范户和带头人,建立一支渔(农)民技术骨干队伍,使之成为把农业科学技术传授给广大渔(农)民的桥梁,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广大渔(农)民认识提高后,明确了实施绿色证书的指导思想、任务和目标,人人踊跃报名参加学习。参加报名的人数达1326人。

二、健全机构,加强领导,是开展绿色证书工程培训的关键

为了加强对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领导,县人民政府于19男年6月17日下文成立“大化县渔民技术资格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地区畜牧水产局副局长担任,由县科委、教委、农委、财政、水产、移民局等单位的主要领导任成员,办公室设在县畜牧水产局。各乡镇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县政府还召开5次全县性的“绿证工程实施工作会议”,具体布置了工作。各乡镇按照“设置一个岗位,开发一种资源,形成一项产业,建立一个基地,致富一方渔(农)民”的指导思想进行安排部署,也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宣传发动。形成对实施绿证工程重大意义的共识。二是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指定专职干部管理绿证培训工作。三是成立“大化县渔业技术资格证书制度考评委员会”,由水产部门的有关领导和水产工程师等7人组成。考评委员会根据岗位规范和考核大纲要求,负责审定培训学员,监督实施教学计划,组织统一命题和考试,审定渔民技术资格证书等工作。为了在全县扎实深人地开展绿证工作,我县各级领导,都把它列人重要议事日程。如县委书记亲自参加了第1期培训班并在学习班上布置了我县绿色证书工作;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也多次亲临学习班进行指导。县长在繁忙的工作中也曾多次检查了绿色证书培训基地的工作。贡川乡邓宝燕乡长根据本乡实际,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调查摸底,提供学员名单,岩滩镇政府,为了解决绿色证书培训班的教室而让出政府会议室给培训班上课。1995年我县根据需要选派了13个在职干部参加了自治区举办的“绿证工程”管理干部培训班,通过学习使他们系统的掌握了实施“绿证工程”的管理知识,为我县顺利开展“绿证工程”培训发挥了骨干作用。

三、根据学员实际水平,制定教学计划,分期分批进行培训

1、教学计划和发证指标

1994年10月,我县制定了《(1卯4-2(X力年)渔民绿证工程实施方案》,要求从1994年至2(XX)年,我县每年举办淡水养鱼绿证培训班3期,年培训人员150人,7年共计培训1050人,并要求有以刃一7的人获得绿证资格证书,保证每20户渔民中有一名获得绿证资格。同时还制订了年度绿证工作计划和写好年度工作总结。

2.教学内容、教材及课时

我们根据本县水产资源情况和养殖户的要求,主要选学了《池塘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鱼苗鱼种培育》、《鱼病防治》、《渔业法规》和《渔业经营管理》等课程;教材采用农业部编印的《淡水养鱼基础知识》通用本和南方本等渔民技术资格证书制度培训统编教材,授课安排为印课时以上。

3.教学方法和教室地点

在教学上我们始终坚持技术培训与渔业开发项目相结合,岗位设置与发展我县名、特、优品种相结合,理论教学与跟踪服务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教室地点重点在县开发办培训大楼教室,其次是贡川乡培训楼的教室、岩滩镇和北景的会议室等5个教室。我县拥有大化、岩滩两大电站库区,宜渔水面达1.1万腼早,发展渔业生产潜力很大。库区群众在实践中认识到要想脱贫致富,依靠水面发展养殖是最佳选择。由于县里是急渔民之所急,而举办绿证培训班,因此深受广大渔民的欢迎。我们的具体做法与要求是:①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案;②做好学员的发动与摸底工作,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对有实践经验,但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户也给予参加培训;③聘请区水产局、广西水产学校、广西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和本县中级以上职称的水产工程师授课;④使用统一教材,经过ro天以上系统学习。

4.考核和发证

经过培训后考试及格者发给绿证结业证书;培训后经过1年以上实践,本人填写绿证资格申请表,村民委推荐,乡政府审查后上送县渔民技术资格考评委员会,由县考评委员会按条件标准进行评审,经县绿证领导小组审核后,再由县绿证办颁发淡水养殖岗位渔民技术资格证书。

5.搞好档案管理工作

①建立《学员报到花名册》和《绿色证书人员登记表》;②学员考试和考核成绩均记人登记卡;③培训班的岗位规范、学员守则、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班委成员和班主任名单、花名册、汇报总结、各种报表,验收材料及考试试卷等均分类存档,长期保存,专人管理。’

6.建立试验示范生产基地,丰富教学内容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使学员真正学到知识和熟悉养鱼技术,我们在理论培训当中建立了绿色证书试验示范基地和高产生产基地,使学员学会了理论。又能到基地中去实践,从而提高学员的技术水平。

四、实践证明绿色证书工程是渔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3年来,我们培训的883名学员中,考试合格818人,及格率达92.6%。通过培训的学员们基本上掌握了淡水养殖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了解了鱼塘结构和养殖水体中的多种理化生物因子知识,比较熟悉本县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特性以及混养、套养、合理密养、轮捕轮放的技术,并掌握常用饲料,肥料营养价值,以及饲料的投喂方法和鱼病诊断、鱼病防治、熟悉常用药物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效果等知识。通过培训的渔民养殖水平明显提高,养殖产量大幅度增长。学员们在各地的生产实践中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如:北景乡山脚村的唐奇录1994年参加培训后,网箱养鱼从原来的2箱发展到9箱、1996年平均每箱产量875吨,网箱总收人3.5万元,纯收人2万元。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全村266.7hm2大水面中,从原来放养13箱发展到276箱,平均每户2箱。形成了一个产业,建立了一个基地。大化镇龙着屯韦绍明参加培训后,由于掌握了鱼鸭套养技术,目前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鱼鸭套养专业户。1995年他在3.8hm2水面养鱼36《XX)尾,养鸭4批共计6以X)羽,年底收人7.5万元,纯利2.5万元。1996年.除了养肉鸭外还进行了种鸭生产,全年鱼鸭收入9万元,纯利4.5万元。养鱼发财后,他建了一栋260衬楼房,买了鸭苗孵化机l台,买了5辆自行车,1台缝纫机,4台电风扇,1台彩色电视机,煮饭用的液化气等一批高档家俱,原来的瓦房留做了鸭舍。在他的带动下,全屯39,lhmZ水面全部进行鱼鸭套养,每年养鱼30万尾,养鸭5万羽,年总产值110万元,纯利so万元,平均每人渔业纯收达到5(X)多元,原来贫穷的弄着屯现在变成了鱼米之乡。大化镇王秀河徐则武养鱼户,1994年开始搞2个网箱,放养鳞墉鱼种和普通罗非鱼种,产量只有30k岁衬;1996年3月他参加绿证养鱼培训班后,掌握了名特优水产品的养殖,他把2个网箱扩大到4个,由普通品种改投单性罗非鱼和淡水白绍鱼种。两个网箱放养淡水白鳍30厌)尾/箱,两个网箱放养单性罗非鱼3500尾/箱,经过4个月的饲养管理,1996年10月26日经区水产局组织专家验收,平均养殖产量达62.3呵衬,比饲养普通品种增收16.2呵衬,产量翻一番。产值4.94万元,利润1,犯万元,实现了网箱养鱼“一箱脱贫,两箱致富,三箱万元户”的诺言。由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渔农民技术人员不断涌现,广大农村有了一批养鱼技术骨干力量,使我县在1995一1996两年实施自治区渔业“丰收计划”《江河网箱养鱼高产技术》项目能够超额完成任务。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后在全县有大水面的乡镇,对网箱养鱼都有进一步发展,产量也大幅度增高,1993年网箱养鱼5200澎,网箱产量单产21.3k留时,1994年网箱养鱼7以习nlZ,单产37.5呵衬,1995年网箱养鱼9(”〕衬,单产47.2kg/m2,1996年网箱养鱼11683澎,单产增加到59k留矽,1996年比1993年单产提高了一倍多。全县水面利用率由1993年的14.33%,上升到35.6%;养殖平均肠7时产量由1993年81.6掩提高到158.5kg,平均667澎产值由1993年816元增加到1996年1580元。

五、多渠道筹措经费和制定各种配套政策是“绿证”工程健康发展的保证

实施“绿色工程”在教材和宣传资料的编印,教师的聘请,实验仪器的购置,实践场地的建设等方面需要大量资金,这些资金来源,我们采用“四个一点”的办法解决“绿证”经费,①农业部给一点;②自治区绿证办、区水产局给一点;③县、乡列人财政预算投人一点;④农户自筹一点。据统计,3年来,全县用于水产“绿证”经费7万元,其中自治区拨款3万元,县财政拨款2万元,乡镇自筹2万元。为了保证实现绿证工程既定目标,县委、县政府还制定了各种配套政策。首先是建立健全“绿证”领导责任制,坚持把“绿证工程”作为政府行为,列入各乡镇领导的任期目标,作为考核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多渠道筹集资金,培训任务超额完成。其次是制定激励政策和措施。由县畜牧水产局拟文上报县人民政府审批转发执行,今后凡未取得淡水养殖技术资格岗位培训结业证书的人员,一律不准生产、培育、贩卖、经营鱼苗鱼种;不允许经营鱼用药物和鱼用饲料,工商部门不予办理执照;国家不给予贷款和扶持资金发展渔业生产。而取得“绿证”的渔民则实行6优先:①优先安排项目承包;②优先提供信息;③优先供应良种;④优先安排贷款;⑤优先技术服务;⑥优先录用为村干或聘用制干部。由于这一政策措施的颁布实施,许多渔(农)民都积极报名,争取参加绿证班培训学习。

六、存在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3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大力帮助支持,经过我县水产主管部门和渔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实施“绿证工程”取得了上述的成绩。但是与绿证总要求和一些先进的兄弟县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些差距是:①授课60学时,与农业部要求达到300学时,尚有较大的距离;②教学方法手段落后,实物、图像等形象化教学不够;③教学设置岗位不多。我们决心在党的“十五大”精神的鼓舞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继续抓好“绿色证书工程”工作。一是各级领导继续把绿色证书培训工作列人议事日程,把它当着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来抓,加大宣传力度,使绿色证书工程更加深人人心,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努力做到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建立一个新的产业。二是将绿色证书培训与人事部门的渔业技术职称评定,与推广部门的推广队伍建设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水产科技人员、技术骨干的积极性,促进渔区产业化的发展。到20汉)年争取每巧户渔农民中有一位渔业技术人员,为全县水产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积极地贡献。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