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工程经济论文 > 论工程经济管理风险与防范措施

论工程经济管理风险与防范措施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6-10 14:25:00人气:616

【摘要】随着我国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工程风险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经济管理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阐述了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和防范措施。

【关键词】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招投标

引言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也逐渐扩大,企业在市场中就会面临着多种风险。如果企业能够科学的对存在的经济管理风险进行预测和避免,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降低工程成本,那么企业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1工程经济管理常见风险

1.1工程的设计阶段

在建设工程中,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对工期的长短和费用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建设工程的设计阶段常见的经济风险有:不能够选择恰当的工艺技术,在工程方案、关键设备的选择和工艺的流程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成熟;设计准备工作进行得不充分,没有做好工程设计计划的编制工作;没有进行多设计方案比较优选,匆忙设计,甚至不计成本设计;在设计方面,还存在一些疏漏,甚至错误,后期更改频繁,或者没有准确编制设计概算,造成设计浪费。

1.2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造成的经济风险也主要是针对业主的,在这个阶段常见的经济风险是:在招标之前,没有对招标单位进行严格地资质审查,所以导致一些资质低下、信誉差的施工企业也能参与投标;招投标活动没有标底,所以就有一些投标单位进行不正当竞争,通过串标围标等非法手段将中标价抬高,从而使得合同的价格远远高于工程的实际造价。

1.3项目融资阶段

对于大型的建设项目来说,一般需要施工企业具有很强的融资能力,有的还要求施工企业自己垫付一定比例的资金,这部分资金包括流动资金和实体建设资金。因为建设工程的耗资大,而且建设周期长,所以资金不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回报,所以给施工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风险。比如,在房地产行业调控日趋严厉的境况下,一些房开公司资金周转困难,甚至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造成开发项目烂尾,势必给参与垫资施工的承包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1.4合同签订阶段

这个阶段的风险主要是针对施工企业而言的,在业主与施工承包商签订的合同中,业主通过一些条款约定,将许多可能存在的经济风险全部推到施工承包商的身上,比如,当施工企业不能按期完成工程建设或者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质量问题时,工程量的增加由施工承包商一方承担,所以给施工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风险。

1.5项目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的最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经济风险也是针对施工企业而言的。比如:①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地质量管理和控制,结果出现工程质量问题,造成返工或罚款,引起经济损失;②由于施工管理不善,停工、窝工现象频繁,导致延误工期,遭遇业主索赔,费用增加;③当施工企业在施工之前没有做好相应的施工准备和施工组织设计,没有科学安排施工计划,导致施工的进度过慢,而延误工期,遭遇业主索赔;④当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没有对项目进行有力的施工控制,对项目的施工质量没有进行有力监督,对项目的财务管理存在漏洞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施工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2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防范策略

2.1加强对工程经济管理的认识

正确认识工程经济管理,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①正确处理工期和效益的关系,摒弃“重进度,轻效益”的传统观念,使企业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②加强造价工程师参与施工方案的研究,使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共同发挥作用;③提高企业员工的经济意识,加强企业成本控制,实现安全质量并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的新局面。

2.2转移、预防或控制风险

转移风险是规避建设工程经济风险常常采用的一种策略,它是指将一部分风险转移到其他的部门或者单位。在建设工程中,承包单位可以通过合同条款约定业主在工程建设中应该承担的经济风险,比如,业主不得违约,不能逾期支付工程款,否则承包商就可以向业主提出索赔。再者,为了减小自身承担的经济风险,承包商可以为自己的项目投保,与保险公司签订施工保险合同,一旦发生工程事故,比如施工人员人身伤亡、发生自然灾害或者遭遇第三方面的破坏时,产生的经济风险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获得保险公司赔偿。另外,施工企业还可以通过银行或者政府担保,当合作伙伴出现资信危机时,能够转嫁一部分经济风险。施工企业还可以通过预防风险和控制风险,降低由于经济风险产生的损失。预防风险是指在施工之前,采取一些技术手段,避免经济风险事件的发生。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开发新技术、安装监控设备、提高管理经验、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等,将一些可以避免的经济风险防患于未然。控制风险是指减少或者降低一些经济风险因素,在工程建设施工之前制定一系列安全计划,防灾减灾计划,做好应急预案等,降低经济风险产生的损失。当然,建设单位也可以通过预防和控制风险,减少项目经济损失,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在控制风险的各种方法工具中,项目工程经济分析是最常用的。在实践中,必须对工程经济进行分析和运用,才能让项目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获得预期效果。

2.3强化工程分包的规范招标管理,有效防范工程分包过程中出的经营风险

针对企业以往在工程分包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如:分包方资质不全、资信及履约能力差、多分公司入围等问题。①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工程分包招标管理,应制定下发了《工程分包管理办法》、《建设工程施工分包招投标管理办法》和《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工程分包及分包招投标管理的职责、分包方进入和退出机制的运行、合格分包方信息库的建立等相关要求。为防范工程分包风险管理提供制度保障。②严格资质审核,强化基础管理。根据公司文件规定,从提升工程分包管控能力入手,强化工程分包基础管理工作,在防范工程分包风险、预防纠纷等方面下功夫。严格对分包方资质材料的审核,特别是“建筑施工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真伪和有效期进行清查,确保分包队伍的合法性和合规性。③实行优胜劣汰,建立分包方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根据公司文件规定:a.对分包方的入围本着平等、自愿、公开、公正的原则,需通过自愿报名、申请入围、推荐、资质审核、考核评价、评审打分、颁发入围证书、信息录入和、招投标选用等一套完套的准入评审程序方可入围。b.对分包方和分包方所承担的分包工程实行动态评价。通过日常考核和年度再评价,今年会同公司技术质量、工程项目、安全保卫、市场经营、企划等相关管理部门,完善并细划《分包工程项目综合考核评价表》的评分标准,并下发到有关工程项目部,对工程分包方所承担的分包工程项目进行考核评价和打分。④强化对委托方提供标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管理。鉴于工程分包的招标定价主要是参照标底,因此标底的合理与否至关重要。为避免标底的不透明,维持其权威和真实性,加大对其标底测算责任制的落实,实行标底与主合同同时提供并挂钩,所提供标底一律由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生效。实现工程分包和分包招标管理分包审批有据可查、分包招标操作规范,分包队伍履约行为有考核监督的系统联动管理机制。

2.4防范采购风险

建立物资采购市场价格信息平台,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有效防范采购风险:①制定下发《物资采购价格信息平台使用管理办法》和《物资采购招投标管理办法》等文件,为公司的物资采购市场价格信息平台建立提供制度保障。②建立内部价格信息和查询平台,将收集的网刊价格、网站价格、各生产厂出厂价格、市场销售价格、各单位的现行采购价和经招标确定的价格等各方面的价格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形成各类材料市场采购价格信息参考表,定期和即时在公司价格信息平台,供各单位实施采购和工程招投标时参考使用,避免物资采购和工程招投标时的盲目性,有效的防范风险

2.5实行定额建设,加强责任成本管理

加强定额管理是解决工程质量差,投资成本高,建设市场乱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控制施工企业的经济风险,在施工企业中可以实行定额建设,对于材料、机械和员工等进行限额控制和实行动态管理,恢复材料限额卡、派工单、司机运转日志、工号等的班组管理制度,加强施工企业的责任成本管理,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严格控制因管理不善造成的成本增加问题。从理论上讲,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要坚持四个原则成本最低化原则、全面成本控制原则、目标管理原则、责、权、利结合的原则。

2.6实行项目合同风险管理

项目管理者需要提高自己的风险意识,对于合同的每一项条款,都要加强风险分析与管理,全面了解项目可能会遇到的经济风险。建设工程的合同就是项目的法律文件和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最重要的依据,所以作为建设工程相关企业,一定要加强项目的合同风险管理。比如,作为建设单位,可以通过下列措施规避合同风险:①成立建设施工合同管理小组,建设单位应设施工合同管理小组,小组人员要具备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和运用法律法规的能力,熟悉合同签订、变更和索赔的程序,同时还要具备工程管理的知识。②建立合同管理制度,采用统一的合同文本,合同起草、签订、审核各司其责,选择有实力、有诚信的施工单位,进行合同价格可调范围约定以减少价格风险。

3工程建设经济风险实例分析

某建设单位准备建一座档案馆,建筑面积7000m2,预算投资1500万元,建设周期为18个月。工程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承包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相关规定,建设单位编制了招标文件,并向当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招标申请,得到了批准。但在招标之前,该建设单位的主要领导就已经与甲施工单位进行了工程招标沟通,对投标价格、投标方案等实质性内容达成了一致的意向,但是没有对甲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地审查。后来,在招投标活动中,甲施工单位如愿中标。但是,由于甲施工单位资质低、技术差、装备落后,直到合同工期结束,并没有如约交付工程,而且在工程质量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返工。在这个建设工程案例中,工程出现经济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建设单位在招投标阶段没有做好经济风险规避的工作,对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严格地资质审查,所以出现了经济损失。其实,在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都隐藏着巨大的经济风险,如果工程建设单位或者业主没有做好相应的风险规避,那就会给自身带来严重的损失。

4结语

建设工程的规模大、工期长,因而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加强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控,对可能遇到的经济管理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采取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控制和消除风险,保证建设工程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高志鹏,张少平.诌议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与防治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2(16):45~46.

[2]赵东丽.浅谈市政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1(24):67~68.

[3]向敏.剖析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08):23~24.

作者:陈果 单位:中电建路桥集团渝广高速总包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