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煤炭经济论文 > 煤炭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煤炭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3-11 07:54:00人气:934

摘要:山西是煤炭大省,本文搜集了山西省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加入煤炭投入要素的改进的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山西省煤炭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山西省经济增长受煤炭的影响较大,短期内不能摆脱对煤炭资源的依赖,从长远角度看山西省需要合理规划利用煤炭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思路,优化产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区域经济;煤炭贡献率;产业结构;山西省

一、引言

能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的物质基础,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山西省是我国典型的以煤炭为支柱产业的经济发展的省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的加速,山西煤炭的产量和消费量都在快速上升,不仅加快了山西省煤炭资源的耗竭,也给山西将造成了更多的安全事故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了改变现状,短期内必须提高山西省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长远来看必须摆脱对资源的依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这才是山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经之路。

二、山西省煤炭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山西省煤炭经济发展现状

1.煤炭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根据山西省数据统计年报的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陕西省煤炭产量总计达到8.32亿吨。自2010年以来,山西省的煤炭产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山西省经过全省的煤炭资源的整合,以及煤炭企业的不断兼并重组,山西省的煤炭产量,发生了质的改变,煤炭产量已经在向10亿吨的水平不断前进。2016年山西省全省的矿井总量超过450个,在未来的5到10年之内,山西省的煤炭产量在呈现出逐步上升的同时,将不再审批新的矿井建设,煤炭产能过剩的现象,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与此同时,随着煤炭开采的机械化的不断普及,山西省的煤炭产量大幅提升,这样的环境之下,一些资源枯竭的矿井将会逐步关闭。

2.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加快

目前山西省的煤炭产业已经呈现出规模化的发展趋势,以煤为基础,煤炭产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煤炭产业链不断增加,煤炭的综合利用价值逐步提升,煤炭产业及其附加产业,成为了山西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山西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每一框的附加值,实现了煤炭产业的大幅度增加。与煤炭产业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趋势良好。尤其是与煤炭相关的装备制造业,成为山西省的工业新型支柱,电力产业也超过了煤炭,战略型新兴产业的投资,增速明显加快。

3.煤炭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

近年来,山西省大力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煤炭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明显改变。一方面不断深化煤炭行业专项治理,大力扭转多、小、乱的煤炭矿厂格局,关闭许多安全隐患高、资源利用率低的生产企业;另一方面以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化矿井的运营机制,大力推进安全化生产,不断升级生产装备,全面落实企业安全责任,建立长期有效的安全生产机制,全面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整体质量。

4.煤炭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山西省大力优化煤炭产业结构,现形成形成了煤-电、煤-建材、煤-化工等完整的产业链。循环经济在真正实现煤炭清洁、安全、高效、低碳利用的同时,不仅为同煤发展撑起了半壁河山,也成为全省煤炭企业的共同追求。

(二)山西省煤炭经济发展尚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产能过剩

21世纪初煤炭行业发展迅速,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各地大力新建煤矿或改扩建煤矿,使得煤炭的产能达到高度释放。目前煤炭的需求量低于煤炭的生产能力,且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据统计,我国煤炭现有的需求总量保持在24亿吨上下,而生产能力却达到近30亿吨,煤炭产能过剩严重影响山西省煤炭经济的发展。

2.利润下降

一是由于煤炭需求量减小而产能过剩,使得价格不升反降;二是电煤价格双轨制的取消,使得一些电厂抵制市场煤价,限制的煤价的增长;三是煤炭运营成本增加,包括物流运输成本(特别是煤炭产能集中的山西)、煤炭资源税、人工成本、安全生产投入及环境治理等因素。由于这些原因,大大缩小了煤价格的上涨,再加上成本的不断加大,使得煤生产企业利润严重下降,影响经济发展。

3.环境污染

近些年,山西省大力优化煤炭产业结构给环境带来了利好,但是这并足以解决煤炭行业给山西省环境造成的污染。比如煤矸石大量堆存,有害气体不断排放。对周围的农作物,饮用水源,以及农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煤炭开采给山西省带来的是地面坍塌、水体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浪费等现象,严重影响们日常生活。由于采煤技术较低、设备不够先进、人才素质较低等原因,导致山西省除少数几个大企业以外并没有建立起与市场制度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山西省的煤炭行业以粗放式经营的本质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在高强度和粗犷式的开采中,使得煤炭资源大量浪费,资源利用率低,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矿渣被丢弃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且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山西省煤炭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本文选取了20多年来山西省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并由此建立C―D的生产函数模型,由于煤炭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且对其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大,所以将煤炭投入作为要素之一。建立C―D的生产函数模型如下:(3-1)由此分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中煤炭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变化。其中Y代表产出量;A为常数项,代表基期的技术水平;r代表科技进步率;L代表劳动投入;α为劳动产出弹性;β为资本产出弹性;γ为煤炭产出弹性。在实际中Y表示地区的GDP;L表示全年从业人数;K表示固定资本存量;本文用M表示山西省的煤炭消费量和外调量之和。

(二)变量及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的样本为1990-2016年,根据数据分析及计算得到最终的模型为:(3-2)由公式3-2可以看出,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基础下,煤炭、劳动、资本没多投入1%,那么GDP就会相应的增加0.319922%、-0.596765%和0.32097%,这就说明山西省劳动力的投入已出现过剩的情况,且劳动者的素质水平偏低,而煤炭和资本的增加会对山西省的经济增长产生促进的作用。

(三)实证结论

煤炭是促进山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达到1/5,总体来看,科技进步对山西省经济的发展的贡献率最高,这也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次是资本,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源泉。

四、政策建议

具体措施如下:一要大力整治安全性差、生产能力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逐步淘汰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劣、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严重的煤炭企业;二要主要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制定合理的科学的煤炭开采规划,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发展的能源基础,不断提高煤炭勘探科技水平,大力引进高科技的开采技术装备,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率,从源头上扩充可利用的煤炭资源总量;三要注重煤炭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引进先进的煤炭开采、加工和利用技术等洁净煤技术,充分将污染废弃物消化在生产利用中,走绿色发展道路。

五、结论以及启示

从现实情况来看,煤炭行业仍是山西的支柱产业,煤炭经济的发展对山西省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短期内难以改变,但是煤炭对山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在逐年降低,这也说明山西省经济增长对煤炭的依赖性正逐渐好转,这也是山西省经济转型的拐点。

参考文献:

[1]李思颖.论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4):26-27.

[2]刘武华.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思考[J].山西焦煤科技,2004(1):33-35.

[3]马海琨,刘传哲.中国煤炭期货市场构建研究[J].中国煤炭,2006(12):14-15+27.

[4]黄盛初.国内外煤炭工业发展趋势与煤矿安全战略[J].中国煤炭,2009,35(9):5-9+22.

[5]郝家龙.煤炭价格指数的理论设计与应用研究[J].经济问题,2007(11):18-19+44.

作者:殷士林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