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煤炭经济论文 > 传媒产业与智慧经济融合的发展

传媒产业与智慧经济融合的发展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1-13 04:43:00人气:399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发生了较大的变革,人们也改变了以往的生活习惯,采用新型的生活方式,此种发展情境下,传媒产业应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则分析了传媒产业与智慧产业的特点,针对两者的融合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以切实提高传媒产业的发展水准。

【关键词】传媒产业;智慧经济;融合发展

1智慧经济与智慧产业的特点

首先,智慧经济属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包含着十分广泛的内容,属于优于传统产业的高级形态产业模式,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其次,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可以为智慧经济与智慧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撑力量,促进其稳定发展。再次,新兴技术产业属于智慧经济范畴,且与传统产业融合的新兴产业也属于智慧经济。最后,智慧经济的生产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由以往的规模化生产开始转向多元化生产。在生产环节,智慧经济采用了先进的新兴信息技术,实现了模式创新。[1]

2传媒产业与智慧经济融合的动因与理论基础

2.1动因分析

当前我国的传媒产业开始具备智慧经济的特点,实现了转型成绩,不断拓展丰富了智慧经济的内涵,为智慧经济与传媒产业的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媒产业与智慧经济的融合动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前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便是产业融合,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产业加快了发展脚步,智慧产业属于产业变革最终的发展方向。二是分析产业融合可知,传媒产业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提升服务质量,更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趋势,为传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三是我国对互联网与广播电视的限制因素较少,产业竞争较为激烈,传媒产业继续在技术、产品等方面进行创新发展。四是随着市场形势的不断发展,产业之间联系更为密切,打破了行业壁垒,降低了交易成本,继续实现智慧经济与传媒产业的有效融合。四是商业模式不断更新,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分配,为智慧经济与传媒产业的融合提供了更多的依据。[5]由此可知,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智慧经济与传媒产业的融合可以提升行业的竞争实力,促进其持续发展。

2.2理论基础

在智慧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属于产业融合的外在表现,为了更好的促进传媒产业与智慧经济的有效融合,其需要更多的理论知识作为依据。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信息平台建构理论,为电子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以及传媒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依据。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级形态便是智慧经济,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属于关键的组成部分。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可以促进传媒产业的快速发展。由此可知,传媒产业与智慧经济的融合期间需要信息平台建构理论的支持,并以此为依据针对性的指出解决措施[4]。

3传媒产业平台化路径分析

在传媒产业发展过程中,广播电视以及报业集团采用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由组织架构、运作流程、业务体系以及人员素质等各个方面实现平台再造,针对性的构建综合信息与内容相互依存的网络系统。同时,传媒产业的网络运营商主要利用网络技术开展业务活动,因此应建设有线无线相结合且全程全网的双向数字化网络支撑体系,采用基础网络的平台运营商。[2]

3.1广播电视台与报业集团实现平台再造

首先是组织架构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应有效划分生产程序与内容产品的部件,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且根据信息的主要形式设定职位,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智能。同时,还应建立可以覆盖各个部门与职位的网络体系,促进内部人员良好交流,在智能触控方面有效采用通讯技术与信息技术,实现协同生产,切实提高平台的运行效率。除此之外,还应在平台建设期间充分利用交互空间,实现资源的共享,并建设专门的循环利用平台。其次是运作流程方面,应避免采用以往层层删减的运行模式,应进行多层次加工,在共享协作的基础上实现综合统筹,促进平台流程的顺畅性,在丰富企业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技术,促进传媒产业的稳定发展。再次是业务领域,在智慧经济的发展期间,传媒产业英语广告经营、发行播出等环节进行有效融合,在以内容为核心的基础上,建立资源的动态开放平台架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媒产业应拓展渠道范畴,做好与运营商以及终端厂商的合作项目,建立“一云多屏、多屏互动”的运营机制。最后,传媒产业应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做好组织结构与运作流程的更新工作,改变以往的人力资源配备模式,促进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智慧经济时代下,为了促进传媒产业的良好转型,还应不断培养新型人才,实现广电业平台的再造,为企业的发展培养同时掌握信息技术、市场运营以及采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切实提高传媒行业的发展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实力。[3]

3.2广电网络运营商的平台化再造

在传媒产业的升级期间,广电网络运营商应实现平台再造,在遵循“三网融合”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平台化的网络运营模式,改变传统的广播传输方式,采用双向数字化运输方法,真正实现多边交互联通。在网络服务方面,应强化技术改造工作,有效融合有线无线与全程全网,统一新型互联网技术、宽带通信技术以及数字电视网技术,为传媒产业的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模式。

4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促进智慧经济与传媒产业的有效融合,应在整合内外部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平台的建设脚步,促进其与更多的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在拓宽经济发展空间的基础上,真正提升传媒产业的发展水准。

参考文献

[1]陶喜红.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演变的趋势[J].中州学刊,2014(2):168-172.

[2]杨正宇.当前国内外智慧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势探析[J].杭州(周刊),2014(11):38-39.

[3]赵文晶,王馨慧.我国传媒产业转型期发展的新模式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2):104-108.

[4]苏占才.传媒产业与智慧经济融合发展的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7):32-33.

[5]高雪梅.大数据时代国内传媒产业的挑战与机遇[J].传播力研究,2018,2(36):52.

作者:范广智 单位:中共辽阳市委党校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