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下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摘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工作是关键内容之一。本文将探究创新管理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
关键词:煤炭;经济;发展;管理
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企业管理是一项基本内容,企业发展的状态与管理的水平有必然的联系,要提高企业的效益,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加强管理,创新管理方法。在当今时代形势下,转变煤炭经济的发展方式是煤炭企业的必然需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煤炭企业应从管理角度入手,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企业也不断的深化改革,企业经营者的思想也有所变化,这是市场形势决定的[1]。煤炭企业的发展为社会生产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随着市场对煤炭需求量的增大,煤炭开采量也逐渐增大,煤炭资源的数量不断减少。众所周知,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枯竭,社会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国家开始尝试开发利用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节能减排,减少煤炭的用量,但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新型能源在短期内仍然无法取代煤炭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煤炭企业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有效的管理策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动力。
二、煤炭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煤炭经济的发展方式已经有了一定的转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首先,存在生产安全问题。生产安全是煤炭行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煤矿生产中的事故时有发生,无法彻底解决。只有安全生产才能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当前,煤炭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投入比较少,矿井中的安全隐患得不到彻底清除,给工作人员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降低了生产的效益。其次,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煤炭生产技术的发展,煤炭的产量也得到了增加,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浪费现象,降低了环境质量。很多煤矿都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难以满足大量的市场需求,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资源的浪费,成为煤炭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第三,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在现阶段的产业调整中,煤炭的生产量是企业经济效益中的第一要素。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大力发展非煤炭企业的经济产业链,使其发展水平超过了主体的煤炭企业[2]。除此之外,还包括企业的发展理念落后、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少,生产技术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阻碍因素,对我国煤炭经济的发展有严重的影响,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我国的煤炭行业以及整体社会经济发展都会受到阻碍。在未来的发展中,国家以及煤炭企业都需要积极探索发展方向,既满足社会的能源需求,也要保证煤炭行业的稳定发展,保证煤炭资源能够利用到有可再生能源替代的阶段。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管理策略
煤炭经济是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新能源的产生,煤炭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因此,需要转变煤炭经济的发展方式,降低污染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一)创新管理观念
随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间越来越长,一些煤炭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趋势有所弱化,这是因为企业内部不够重视,企业的基层工作者人员的自我定位存在问题,发展观念还比较落后,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也可能是企业经营者为了减轻管理的负担,节约成本和开支,采用最基本、最原始的生产与发展和管理方式。另外,在认识上也有较大的误区,一些企业的管理工作比较茫然,没有方向。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企业应要求工作人员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企业也要作出统一的规划与调整,树立正确的管理和发展观念,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从根本上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节能环保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益,并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目前的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仍不尽人意,其经济效益的提高大多依靠煤炭产量以及价格的提升,通过对我国十几家大型的煤炭产业进行调查,发现煤炭产品销售2009年比2006年增长了180%,同期非煤矿产业销售增加了369%。非煤炭产业的销售收入占据总比重,从2006年的19%提高到2009年的33%。在此背景下,急需对我国的煤炭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如若一成不变,则很难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才能更好的推动煤炭经济的转型。优化经济发展的环境,加速产业技术的优化升级。从整体上看,煤炭生产的条件比较差,设备和技术也比较落后,在现代市场环境下仍以传统的方式发展会逐渐丧失竞争优势。企业管理层应重视这个问题,引进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调整产业的战略结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生产力落后的煤炭企业也应该被淘汰,建立开放、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体系,通过市场需求以及竞争机制对煤炭企业的运行和发展进行约束,提高煤炭企业的生产力。
(三)发展循环经济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逐渐增大,自然资源越来越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节约资源。例如,贵州省煤炭总资源占据全国的4.4%,资源总量已经达到了2420亿吨,占据我国的第五位,近年来在发展的过程中开发强度低,分布集中且潜力巨大,但其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管理方面缺乏全面性,且过于疏散,不利于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上述案例不难看出,开展循环经济模式势在必行。可最大限度的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开发循环利用技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在生产过程中,要对煤炭的消耗量制定一定的标准,并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严格的监督,定时维修相关技术设备,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四)创新煤炭供应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比较严重,煤炭资源的减少和枯竭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唯一的途径。大力开发新型可再生绿色能源,降低煤炭的使用量和开采量,改善煤炭的供应情况,同时,也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在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应用中,还需创新物流业,促进最新流通体系的形成。
(五)创新生产技术
要实现转变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首先要创新生产技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煤炭企业的生产技术也应随之提高。充分的利用现代化技术,为企业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动力。企业应确立以技术为中心的生产战略,大力引开发进的科学技术,引进优秀人才,提高煤炭生产和利用的效率;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创新的力度,提高煤炭企业自身以及社会的效益。
(六)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社会各领域,能够为生产活动提供必要的动力,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煤炭企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对煤炭市场的最新发展状态以及需求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发展模式,减少资源浪费,避免过量开采,促进煤炭企业的稳定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管理是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途径,创新管理方法能够加快煤炭经济转型的进程,同时也能提高煤炭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增强市场竞争力,减轻新能源发展给煤炭企业造成的冲击,实现色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29:264.
[2]胡美纯.国有煤炭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制和调控政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3.
[3]吴正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府管理创新[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10:44-47.
曹虎 陕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神南矿业分公司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