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煤炭经济论文 > 煤炭经济生态系统分析

煤炭经济生态系统分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4-10 20:17:00人气:815

一、煤炭经济生态圈的概念界定

(一)煤炭经济生态圈的概念

煤炭经济生态圈是经济圈在生态角度和煤炭行业的具体化,是煤炭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煤炭产业聚集效应的实现形式,是煤炭产业、煤炭相关产业和辅助机构互动发展的结果。煤炭经济生态圈是基于低碳经济核心诉求,从生态型、知识型、节约型以及绿色型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出发,以煤炭产业链延伸及产业间协作为基础,以煤炭产业集群为现实载体,在一定的外部环境推动下,通过煤炭产业集群扩张效应而形成的以煤炭产业和谐发展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形态,是煤炭产业集群发展过程的高级表现形式。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以煤炭产业为核心的煤炭经济生态圈将日益成为推动煤炭产业“十二五”发展的新模式。

(二)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内涵

目前,世界各地学者对煤炭经济生态圈探索尚属初步阶段,尚未形成关于煤炭经济生态圈的统一界定标准。本文认为,煤炭经济生态圈是以煤炭洗选、加工产业为核心,并由该核心产业及与这个核心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辅助机构所组成的圈层结构。煤炭经济生态圈是煤炭工业经济发展的一种形式,它以煤炭资源禀赋为基础,以煤炭产业为枢纽,以专业化分工及产业生态化要求为纽带,以政策为保障,依托其他相关产业与辅助机构,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内形成不同圈层的产业集聚,实现煤炭资源与各种经济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从而实现圈内各圈层间经济的互动发展。煤炭经济生态圈是基于煤炭产业及其相关产业高度集群化发展形成的,其形成是煤炭产业低碳化的趋势使然,是主观推动和客观趋势的产物。构建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主要原则为,坚持产业系统升级;坚持资源集约开发;坚持经济低碳发展等。根据上述原则,煤炭经济生态圈只有在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资源与环境、主体功能与其他功能等几个方面关系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有序适度的开发,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适度开发煤炭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在生态和资源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发展煤炭产业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圈内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才能实现圈内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煤炭经济生态圈的系统分析

(一)煤炭经济生态圈的要素组成煤炭经济生态圈不仅仅是煤炭产业链延伸而形成的线性产业聚集,而是煤炭相关产业、相关企业在区域内围绕煤炭产业,从开采到使用的各种相关行为主体组成的网络经济系统。煤炭经济生态圈由主体要素、资源要素和环境要素三大要素组成,要素之间彼此相互作用,交叉形成网络分布。

1.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主体要素。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主体要素即煤炭产业、煤炭相关产业与辅助机构三大主体。具体来说,煤炭经济生态圈的行为主体即圈内的成员产业,包括煤炭开采加工产业、建材产业、发电产业、煤化工产业、钢铁产业、交通运输产业、矿区旅游产业、煤炭深加工产业、服务机构、政府部门、教育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主体要素是煤炭经济生态圈的行为主体,是促进煤炭经济生态圈发展的主动力量,可以通过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来影响控制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发展。煤炭经济生态圈是以煤炭产业为核心存在和发展起来的,煤炭产业是煤炭经济生态圈的核心主体。煤炭产业是煤炭开采、加工的煤炭企业簇群,包括少数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以煤炭开采加工为主的煤炭中小企业。煤炭企业簇群在煤炭资源富集区集聚,带来企业间煤炭资源的共享与简单的分工协作,形成知识与技术的溢出效应,拉动区域内经济增长,进而吸引相关产业、相关企业向煤炭富集区内靠拢,通过共同性与互补性的交叉影响,进而形成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最终在煤炭富集区产生集聚效应,带动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煤炭产业是煤炭经济生态圈的核心主体和经济拉动者。政府部门在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我国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归国家所有,对这些资源的开发使用是在国家政策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形成起源于国家对煤炭资源的开发,是在国家政策规划和煤炭产业的带动下逐步形成的。政府是制度的制定者,从宏观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有效的制度供给适合煤炭产业生存发展的软环境,维护煤炭经济生态圈内良性竞争和协作的局面。政府是最重要的行为主体,是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主要推动力量。

2.煤炭经济生态圈的资源要素。煤炭经济生态圈的资源要素包括煤炭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资源。资源要素是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主要投入要素,是主体要素的主要作用对象,主体通过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对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达到资源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创造经济价值并促使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快速发展。作为主要投入原料,煤炭资源始终在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形成、发展、成熟与衰退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基础。煤炭资源稀缺性与强地理根植性,决定了煤炭经济生态圈必然临近煤炭资源富集区,脱离了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经济生态圈也就无从发展。煤炭资源作为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关键资源要素,一方面,煤炭资源在促进煤炭经济生态圈形成与发展中起了决定性作用,通过资源开发,形成初级煤炭开采加工企业的集中,随着资源开发程度的提高,进而吸引相关产业的聚集,形成煤炭经济生态圈;另一方面,煤炭经济生态圈作为煤炭富集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能够实现区域内煤炭资源的大规模、高效率开发,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煤炭产业素质,使煤炭经济生态圈成为一种新型的知识型、生态型煤炭主体功能区。

3.煤炭经济生态圈的环境要素。煤炭经济生态圈的环境要素包括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与生态环境等三大环境。环境要素是煤炭经济生态圈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在该空间中,煤炭经济生态圈与内外部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并通过与环境的因果作用、非线性作用、信息的流动与反馈等进一步推动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发展演化。在煤炭产业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受传统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由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而引发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高碳问题日益突出。为恢复正常的生态环境功能,煤炭经济生态圈加大了对外部负效应的补偿及资源环境的治理,如对煤炭开采使用过程中的土地塌陷、土地闲置、矿井水的随意排放、煤层气与瓦斯等资源浪费、燃煤引起的废气污染等现象进行综合整治。生态环境是煤炭经济生态圈最重要的环境要素,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发展过程中更应注重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二)煤炭经济生态圈的结构层次

煤炭经济生态圈以煤炭开采与加工产业为核心产业,其他产业与核心产业的联系程度受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不同,使煤炭经济生态圈因联系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圈层式的结构。本文认为煤炭经济生态圈由三个圈层组成,圈层划分由圈内其他产业与煤炭开采、加工产业的关联度确定。煤炭开采、加工产业为煤炭经济生态圈的核心主体,形成煤炭经济生态圈的核心圈,即内层圈。与煤炭开采、加工产业相关联的相关产业,包括煤炭产业链上下游的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如建材产业、发电产业、煤化工产业、钢铁产业、煤炭深加工产业、交通运输产业、矿区旅游产业等,组成了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中层圈。对内圈层及中圈层中各企业运营起到支持作用的辅助机构,包括政府部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医院等服务机构、教育及科研机构等。圈层间及圈层内部相互开放和兼容,通过专业化分工及相对应的物质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形成有机衔接。

三、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基本特征

煤炭经济生态圈是我国十二五“主体功能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表现形式,较之煤炭产业集群,两者间有相似也有不同。煤炭经济生态圈建设始终突出生态性与低碳性的特点,演进过程既体现煤炭产业集群的空间集中性、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的动力复合性,又强调了基于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产业优势等)的非煤产业科学延展性,以及区域主导(煤炭)产业与其他产业(非煤产业)间的强关联性。具体体现在空间特征、关联特征、动力特征与生态特征等四个方面。

(一)空间特征―――单核心完整性

煤炭资源的稀缺性与强地理根植性决定了一定的煤炭资源禀赋能对其他产业具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是经济圈的核心要素。在空间布局上,煤炭经济生态圈呈单核心型、完整型分布。

(二)组织结构特征―――有核式网络型

煤炭产业集群是以煤炭产业为核心的有核式网络型集群,煤炭经济生态圈亦为以煤炭产业为主体的主体功能区。煤炭经济生态圈以煤炭开采加工产业为核心,形成单核心圈;圈内除多个关联产业外,还有支持企业活动的机构和组织,各个要素相互依存,通过协同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三)关联特征―――强联系性

一方面,煤炭经济生态圈内煤炭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这样密切的联系能使得圈内产业结构呈现综合、多元的趋势,具有较强的结构转化能力与综合竞争能力,形成互利共生关系。另一方面,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接近促使企业间的联系及影响增强,根据知识与技术外溢效应与拉拔效应,煤炭产业可以在圈内相关企业间相互模仿和同质化的持续推进中快速提升竞争力。

(四)动力特征―――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复合性

区位优势是煤炭产业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资源优势是形成区位优势的先决条件,而政府是吸引资源优势的主要动力来源。无论从煤炭资源的公共属性,还是从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形成过程来看,政府部门始终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主要推力,通过提供有效的制度以供给适合煤炭产业生存发展的软环境,并采用政策引导和项目支持等调控手段,从宏观上引导和促进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充分依靠市场力量,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可以实现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资源与要素在圈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企业间协同竞争,促进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优化升级。

(五)生态特征―――低碳性

煤炭经济生态圈是产业内及产业间相关自然与人工环境构成的复合生态体,其煤炭资源合作开发、资源共享的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煤炭经济生态圈的整体优势。煤炭经济生态圈是基于生态学原理,通过产业间耦合与协同作用,逐步建立煤炭经济生态链和生态网,为废弃物寻找利用者或分解者,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分层利用,进而实现废弃物在圈内的全回收和向圈外的零排放,使污染负效益变为资源正效益,全面协调现有产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最终实现煤炭产业低碳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一)煤炭经济生态圈是我国煤炭富集区,有效贯彻落实国家

“十二五”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现实空间载体基于煤炭资源的地理根植性、不可转移性与路径依赖性,建国以来,我国煤炭资源富集区在客观上形成了煤炭产业聚集现象,形成了煤炭主体要素对环境要素的支配,但受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环境要素的制约,目前我国煤炭产业聚集现象到煤炭产业集群的转化较为艰难。随着生态环境要素对煤炭产业的要求日益加强,把握“十二五”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契机,按照“煤炭产业聚集-煤炭产业集群-知识型与生态型煤炭主体功能区”的梯度进化模式,推进煤炭富集区域煤炭经济生态圈建设,是有效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现实空间载体。

(二)煤炭经济生态圈是煤炭产业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现实载体

本文依据低碳经济理论,基于系统科学视角,界定了煤炭经济生态圈的概念、要素组成、结构层次与基本特征,探索研究了其运行机制与动力机制,认为其符合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和煤炭富集区基于技术创新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是煤炭产业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对煤炭经济生态圈基本要素探索的基础上,还需要,以便更系统地了解煤炭经济生态圈的运行,从而更加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实现煤炭经济生态圈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综合效益,保障煤炭产业健康发展。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