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海洋经济论文 > 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创建

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创建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8-29 18:47:00人气:406

一、国家海洋经济战略的现实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已有研究表明,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生物和空间等资源,以海洋资源为依托的海洋经济发展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1-4]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有关海洋的国际公约、发展议程或行动计划相继出台。海洋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成为全球性共识,沿海国家开始大力推行海洋强国战略,纷纷推出海洋开发计划。[5]如1999年,美国即开始实施“国家海洋经济计划(NOEP)”;日本也非常重视海洋经济,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提出了“以海洋能源保护大海安全”的研发口号,开始对海洋能源加以开发研究;1997年又制订了《海洋开发推进计划》,提出运用科技以加速海洋开发。近年来,日本全方位推进海洋开发与建设,形成了海洋产业与海洋科技联动发展的基本格局。中国也深刻意识到了海洋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并加快融入到海洋经济发展热潮中。据统计,近年来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总产值已从2001年的7234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38439亿元,10年间增长了4倍多;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迅猛,2010年总产值达35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从2001年的4.7%递增到12.8%。继国务院先后确定山东、广东、浙江3省为“全国海洋经济建设试点省”,2011年3月又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提出:坚持“以海引陆、以陆促海、海陆联动、协调发展”,注重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优化形成重要海域基本功能区,推进构建“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格局。①作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之一,港城宁波集港口优势和区位优势于一身,拥有优越的自然、人文及社会经济条件,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占据重要的核心位置。目前,全市正积极响应国家及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努力向海洋经济强市跃进。显然,以“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宁波市核心区为例,就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中的国际合作问题进行较深入分析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无疑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

二、示范区建设开展国际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海洋经济是一个完全开放和不断发展的经济系统。开展国际合作,不仅是海洋经济开放性的内在要求,也顺应了“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时代潮流。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核心区,宁波海洋资源比较丰富,海洋产业基础扎实,港口条件得天独厚,区位优势明显,但也遇到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生态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升级等方面问题,这些问题对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构成了一定阻碍。建议通过加强“国际合作”这个平台,充分利用国外充裕的资金、先进的海洋开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示范区及全国海洋经济发展。

(一)必要性与目标分析

1.优化海洋资源与要素配置的需要。由于各国和地区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具有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通过国际经济合作可以实现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互通有无,促进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佳配置,为各国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要素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国和地区之间不仅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文化领域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各国和地区经济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的程度大为加深。由于历史、自然条件以及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各国和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此外,海洋经济主要是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为主的生产活动,而海洋资源开发是一项风险大、成本高,技术要求高的活动。对此,宁波可以利用海洋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经验来为宁波海洋经济发展服务,而发达国家或地区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资金或者管理经验方面的优势来投资宁波的海洋产业以取得丰厚的经济收益,最终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2.协调海洋资源利用矛盾的需要。如前所述,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掌握着未来。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以海洋及其空间资源为基础的海洋经济成为各国海洋利益角逐的焦点。但由于海水的流动性,海洋天生就是个一体化区域,纵使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各国海洋区域权利进行界定,但涉及海洋主权的争端仍时有发生。我国南海更是争端多起的海域,多国觊觎着南海丰富的资源,纷纷提出主权管辖的要求。这种因主权争端引起的资源所有权纠纷,导致开发利用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并有激化的可能。春晓油田开发向周边省市提供了丰富的天然气,但也引起了日本投来觊觎的眼光――由于油田距离日中中间线只有5公里,日方认为油田开采会带来吸聚效应,进而损害日本的利益。声称如果中国决定在“春晓”油气田开展生产活动,日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对中日关系带来一定挑战。此外,一些渔民海洋主权意识缺乏,经常忽视海洋法的规定,去他国海域进行捕捞;海洋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也造成了他国海域的污染。类似矛盾和冲突,都需要通过“国际合作”这个平台解决。

3.解决共同性海洋问题的需要。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历史源远流长,特别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逐渐加深,开发利用的程度不断深入。但这片辽阔的水域仍有许多不为人所知之处,也存在着众多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例如,海洋灾害海啸、地震等此起彼伏,尤其是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引起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露使世界大为震惊,也使人们对海洋问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人类开发海洋或者由于意外事故而引起的海洋资源锐减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等,也时常发生。显然,海洋资源环境保护及灾害的预报等海洋事务,也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加以解决。

(二)可行性与潜力分析

宁波是海洋大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拥有较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同时,宁波已经与许多海洋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一系列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实践,加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和较强可行性。

1.要素资源的互补性。宁波发展海洋经济资源基础雄厚,包括漫长的海岸线、辽阔的海域、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优势以及富饶的滨海旅游、渔业等资源。其海域总面积达9578平方千米,海岸线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特别是港口优势明显,在国内港口排名第一,在世界港口无论是货物吞吐量抑或是集装箱吞吐量都位居全球前十。而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一些自然因素的制约,资源条件存在一定的局限,双方合作开发潜力大。近年来,宁波审时度势,认识到自身海洋资源优势,加大对海洋科研的投入,并且拥有宁波大学生物学院、宁波海洋开发学院、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学院等海洋科研机构,拥有9家海洋与渔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在海洋科技方面取得重大的进步。但与海洋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仍不乏存在差距,诸如:深海勘探以及大洋钻探方面与世界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美国的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热能转换技术;日本在海洋图像与数据处理和地球变化方面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双方在要素资源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互补性。

2.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也是一种生产力,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关系到港口物流、临港工业以及一些海岸带产业的发展水平的高低,进而影响到海洋经济的规模。由此可见,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重要基础。宁波由于自身优势条件以及国家政策的倾斜,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以及设施间的有效配套衔接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撑。杭州湾大桥的建成以及甬台温铁路的通车,使得宁波的交通大为改善,港口集疏运网络日趋完善。现阶段,浙江省以及宁波市正加大对一些海岛的基础设施包括能源、电力、水利等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提高这些海岛的基础设施水平,以便有效开发当地的海岛资源。近年来,宁波市一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成了海岸及市区的防洪工程,海滨地区防御台风的能力不断增强。这些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宁波开展海洋经济合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以及提供了硬件基础。

3.雄厚的海洋产业基础。当前宁波海洋经济初具规模,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海洋生产总值居全省第一位。现阶段,宁波已经形成了以临港大工业为支柱,海洋渔业、滨海旅游、海洋运输业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海洋产业体系。其中,临港工业在宁波工业中的比重已达三分之一,主要以钢铁、造纸、机器设备、石化、能源及汽配和修造船为主,并形成了产业群。宁波拥有丰富的海岛资源以及滨海旅游资源,滨海旅游业不断快速发展,日渐成为全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兴海”战略的实施,海洋生物产业、海洋清洁能源业等高技术产业开始起步,目前宁波有宁波超星海洋生物公司、宁波海浦生物公司、绿之源、大红鹰生物等海洋生物产业。海洋清洁能源主要有海洋风能、潮汐能等。以海洋风能为例,目前慈溪鹤浦风电场、象山檀头山风电场、高塘岛风电场和北仑穿山半岛风电场项目正在建设中。这些都为宁波发展海洋经济,开展海洋经济合作奠定雄厚的海洋产业基础。

4.显著的对外开放优势。早在1842年,宁波就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30年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宁波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为突出的是,宁波与世界其他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特别是入世以来,宁波加强对外开放的力度,其中利用外资在宁波对外开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10年宁波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95个,合同利用外资4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2%,实际利用外资23.2亿美元。宁波是一个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地区,2010年宁波外贸进出口跻身全国前十名,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29.04亿美元。宁波拥有众多开发区,包括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大榭开发区、宁波出口加工区,这些区域外向型高,开发开放较为完整;此外,这些区域还设定不同的优惠政策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目前宁波有众多外资企业,包括韩国三星重工、美国埃克森公司、日本岩井、印尼金光集团、泰国正大集团。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宁波在引进外资、技术及管理经验上有众多招商引资的创新举措,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示范区建设加强国际合作的路径与策略选择

开展海洋经济国际合作,不仅是促进宁波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具备了一系列有利条件。尤其是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合理利用国外要素资源和巨大市场,提高海洋经济国际竞争力,实现海洋经济振翅腾飞。

(一)引进国外资金及先进技术,促进海洋资源有序开发

资金与技术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虽然宁波经济实力雄厚,民间资本充裕,但其海洋经济投入较海洋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对不足,更缺少先进的核心技术,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不足。对此,可以通过制定优惠的投资政策,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如国际信贷合作、国际融资合作以吸收国外资金,充分利用国外风险投资,实现资金与项目的对接,包括无人岛的开发利用;同时发挥宁波渔业资源丰富的相对优势,鼓励外资企业直接或间接投资,促进海洋经济与渔业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进程。技术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包括引进国外海洋科技人才、召开科技专题会、专家互换、交换科技情报、建立联合科研机构与培训中心或进行设备进出口等方式,学习国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稀缺资源的开发利用与配置水平。换句话说,加强国际合作不仅在于引进资金、技术以提高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更重要的是伴随着人才与先进装备的引进,改进管理体制,提高海洋经济创新能力,促进海洋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

(二)加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合作,优化海洋产业结构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许多海洋经济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投入都很高,并给予了相关政策支持,形成了海洋产业园。如美国的大西洋海洋生物园和夏威夷海洋科技园、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海洋产业园以及日本的海洋科技中心。但受技术、资金等方面制约,目前宁波临港大工业突出,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清洁能源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及海洋新兴产业并给予战略支持。宁波可以与国外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合作,通过利用国外的科技成果,着力建设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为宁波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途径,为提升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提供支撑;还可以积极引导国外企业加盟,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促进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促进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三)健全相关法规和合作机制,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资源和环境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优良的环境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发展将是无稽之谈。沿海各国对海洋开发不断深入的同时,对公共海域资源与环境也造成了极大污染和破坏,特别是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急、防范能力差,生态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当今国际社会最具权威的海洋法规,公约明确表示各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为此,各国在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必须履行公约义务,同时树立全球意识,对一些欠发达国家进行海洋环境保护援助。为此,宁波应大力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治理工作,在制定外商投资优惠政策时,进一步明确海洋环境保护的义务,规范外商的行为,做好减排减污工作。同时充分发挥东盟、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组织在海洋环境保护的作用,构建海洋环境保护合作机制,包括健全针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基础及具体操作程序,设立专门的负责机构,明确海洋环境问题预防及解决措施和方法,促进宁波及全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进一步分析与讨论

海洋是21世纪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最大发展空间,海洋经济已日益发展壮大,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的增长点和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主要沿海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制订了各自的海洋开发战略,我国也已将海洋经济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正式批复了山东、浙江、广东3个“全国海洋经济试点省”以及浙江省“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目前,浙江省及宁波市都提出要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向海洋经济强省及强市跨越,并基本形成了以宁波―舟山港为依托,临港工业为支柱,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产业全面发展的海洋产业体系,但也存在一些急需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海洋及海洋经济发展的开放性和国际性突出,这就决定了“大力开展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将是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国际合作”,不仅可以实现各国(或地区)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有助于那些海洋问题的解决;既可以提高宁波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能力,亦能提升海洋产业结构。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宁波市拥有显著的对外开放实践及体制机制等方面优势,近年来在引进资金、技术等方面均有许多创新举措,积累了较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未来宁波市核心区,既要通过科学、合理引进国外资金及先进技术,尤其是海洋高科技产业等方面合作,还要十分注意充分利用与发挥主要国际及区域组织和非政府组织(NGO)在海洋经济合作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与巨大潜力,努力突破当前海洋经济发展的资金及技术等方面限制,进一步提升海洋产业科技水平,实现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此外,作为蒋氏故居所在地和重要合作伙伴,宁波市还应注意加强与台湾地区间海洋经济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甬台两地经贸合作源远流长,台湾地区已发展成为宁波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另一方面,台湾地区拥有“海上粮仓”的美名,其海洋资源极其丰富,海洋经济方兴未艾。这就为未来甬台海洋经济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对此我们将另文发表。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