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市场经济论文 >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0-08 20:34:00人气:374

[摘要]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房地产市场日渐火热,房地产经济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同时,我国人们的经济收入也在日益增长,对房地产进行投资越来越普遍,进一步刺激了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也使得房地产经济出现了一些问题。虽然我国政府已经针对房地产经济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仍然有一些问题未能得到解决。本文就分析了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的意义,并针对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策略,希望能促进我国房地产经济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市场经济;发展;协调性

1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协调性的意义

房地产经济快速发展是由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带来的,城市化让更多的农业人口开始进入城市,在提高了人们整体的收入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快速增加的住房需求,从而刺激了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如今,房地产经济已经成为了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协调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1.1有利于经济形势进一步发展房地产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房地产经济既能影响到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策略,也会受到市场经济的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通过二者的相辅相成,能够为我国经济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引导经济形势进一步发展。

1.2有利于改善人们居住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和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滞后性以及市场经济和房地产经济的不协调,依然存在对于住房有迫切需求的人群和房价过高的矛盾。通过不断协调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可以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缓解矛盾。

1.3有利于增加就业

房地产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通过协调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确保房地产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2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协调性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大量人口集中在城市,对于住房的需求日益增加,房地产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二者之间的协调性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房地产经济进一步的健康、稳定发展,亟需解决。

2.1房价增长过快

在我国刚刚开始城市化之初,房地产市场明显供小于求,房价增长速度很快。由于房价增长速度快,开始出现炒房现象,房价增长速度进一步增加,形成恶性循环。近年来,房价不合理增长已经成为房地产经济不忽视的重大问题,形成了较大的泡沫,进一步拉大了我国的收入差距,让对于住房有合理需求的人群的购房难度明显加大。甚至很多房地产公司都会利用炒作、拖延开发周期等手段抬高房价,对于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而房价增长过快,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会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2.2宏观调控政策缺乏执行力度

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房地产经济不健康发展的现状,利用自身宏观调控职能针对房地产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从政策执行情况来看,这些政策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无法真正有效对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进行调整。一方面,针对房地产经济发展问题出台的一些政策和我国一些基本制度存在一定的冲突,比如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等,只针房地产经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控而不对相应的基本制度进行调整,如同脚痛医脚,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较为依赖房地产经济,不愿意对房地产经济的不健康发展进行制约。由于房地产市场的火热,房地产经济已经成为了很多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不影响当地的财政收入,地方政府对于很多政策落实并不到位。因此,国家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

2.3房地产经济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关系到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前景,房地产经济作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和绿色建筑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价值,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技术方面,虽然我国建筑业相关技术发展速度很快,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房地产经济普遍对于环境保护不够重视,并不注重绿色开发,在进行建造时更多的是考虑到成本控制,经常无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污染;在产业发展方面,目前房地产经济不注重长期发展,更注重短时间内的经济收益。由于房屋价格增长速度很快,使用建筑节能技术和绿色施工技术节省的资源比不上价格增长带来的利润,所以很多房地产企业不愿意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2.4房地产经济泡沫

房地产经济开始获得快速发展以来,房地产泡沫也随之越来越大,已经到达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一方面,近年来房价快速增长让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贷款门槛都大大下降,很多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纷纷选择负债经营[1]。如果房地产经济泡沫破裂,房价会在短期内急速下跌,不仅会对房地产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而且也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经济的火热,一些房地产企业选择铤而走险,通过一系列非法手段将风险转嫁给银行,让全国人民承担风险,非常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3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协调性策略

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协调性出现的问题让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畸形,形成了较大的泡沫,对于房地产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是不利的。针对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协调性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对房地产经济、市场经济、国家政策和制度进行一系列调整,给房地产经济“降温”,让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模式更加科学、合理,真正处理好房地产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协调性。

3.1完善健全房地产供给制度,打击炒房

中主席说过:“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房地产经济要以为人们提供更充足、更舒适的住所为发展方向,才能确保房地产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在提出了“租售并举”的住房供给改革,为房地产经济未来的发展定下了方向。“租售并举”就是对房地产供给制度的完善和健全,对炒房现象造成了有力打击[2]。通过“租售并举”,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更优质更实惠的住房,满足人们对住房的正常需求,同时也减少了房地产的市场需求,从而有效控制房价。

3.2增加宏观调控力度

我国政府对房地产经济的宏观调控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根据政策落实的实际情况,宏观调控力度仍需增加。一方面,可以对我国基本制度进行一定的调整,降低城市户籍的入户难度,甚至条件允许的城市可以实行无条件入户,同时打断户籍和教育、医疗、住房的关系,户籍和住房不再和福利待遇相关,从而实现房地产市场的降温;另一方面,要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方式进行改善,改变以经济发展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考核机制,缓解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利益矛盾,让相关政策得以顺利落实,让我国房地产经济得以健康稳定发展。

3.3转变房地产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模式向着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是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重要性不言而喻。房地产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扭转观念。房地产经济需要更多的综合性、整体性和服务性,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深化也需要房地产经济观念的转变。因此,房地产开发需要向着更绿色智能、更综合、更多功能转变,建设集娱乐休闲、大型商场、酒店、办公楼等设施齐备的综合性绿色智能地产,同时也能实现物业价值的增加。另外,房地产公司要扭转只注重短期效益的观念,减少一次性投资,实现持续性经营,增加对公共场所、旅游资源、福利机构等领域的地产开发,形成持续性收益,促进房地产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3.4加强对房地产经济的监管

房地产企业融资、贷款都需要通过银行进行,因此可以通过银行对房地产企业的风险进行正确评估,形成一套更完善、更高效的房地产监管机制,同时,也能减少一些违法犯罪现象的出现。另外,政府也要通过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能,引导房地产银行资产结构向着更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加强对房地产经济的监管,可以有效降低房地产企业的投资风险,让房地产经济健康发展,从而增强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4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房地产经济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凸显,在房地产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但近年来,房地产经济开始过热,房价虚高,形成了较大的泡沫,不可避免的暴露出房地产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点的一些问题。为了让房地产经济更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加强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参考文献】

[1]黄海霞.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12):165-165.

[2]王丹霞.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J].住宅与房地产,2018(18):7+23.

作者:李荣臻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