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下政治教育强正减负的关系
摘要:今年2月,党中央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治建设的意见》,对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本文拟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强正和减负的辩证关角度来加以研究和说明。
关键词:市场经济,思想政治教育,强正,减负
一、强正与减负,两者不可偏废
无论是强化市场经济对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效应,还是减弱市场经济对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效应,虽然展开工作的角度不同,但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且,只有把强正与减负有机地结合起来,オ能在整体上产生一种综合效应。因此,在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正与减负,两者不可偏废。
1.强正与减负的有机统一是科学方法的内在要求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唯物辩证法就是对这幅生动画面、图景的理论再现,是人们考察事物、分析问题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所谓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联系是普遍的。一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必然与周围事物和现象发生关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联系普遍性原理的实践意义,是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全面地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要善于瞻前顾后,识大体、顾大局,处理好各方面的联系和关系,学会在区别中发现联系,开辟新局面。要反对孤立的、片面的观点。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多样的,是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多样的。联系多样性的实践意义,是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对待事物和问题不要简单化,尽可能地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和驾驭事物。在考察事物各种联系时,要着重抓住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直接的联系,但又不能置其他联系于不顾。从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的原理,以及相应的实践意义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坚持两点论,从正负效应相互联系的关系出发,把握强正与减负的系统性特征,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科学方法。
2.强正与减负的有机统一是做好工作的客观要求
要正确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必须借助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才能办到。要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搜芯浚加写罅康摹⒄媸党浞值牟牧稀<岢至档墓鄣悖咀攀凳虑笫堑奶龋咛宸治鼍咛迩榭觥R浞秩鲜兜绞谐【枚缘吃备刹克枷胝谓逃挠跋欤返亩骱痛砦蟮亩魍恢谝黄穑囊蛩刂邪樗孀畔亩鳎囊蛩刂杏职呕某煞荨M行岣呤谐【锰跫碌吃备刹克枷胝谓逃男Ч脖匦虢柚砜怂贾饕宓奈ㄎ锉缰しú拍馨斓健0亚空爰醺河谢赝骋黄鹄础⒔岷掀鹄矗獠唤鍪且恢挚蒲Х椒ǎ彩亲龊霉ぷ鞯目凸垡蟆R环矫妫谑谐【锰跫拢吃备刹克枷胝谓逃ぷ鞔车淖龇ǎ扔邢嗍视Φ牟糠郑钟胁幌嗍视Φ牟糠郑患扔行枰岢值哪谌荩钟行枰慕姆矫妫患纫饩稣咧贫任侍猓⒒游镏始だ淖饔茫忠炕枷胝谓逃⒅鼐窦だ墓δ艿取R虼耍允谐【锰跫滤枷胝谓逃淖饔茫匦刖咛宸治觯荒芗虻サ目隙ê头穸ǎ憔曰A硪环矫妫⒄股缁嶂饕迨谐【檬蔷薮蟮睦菲鸩剑乔抗贰⑿斯馈I缁嶂饕迨谐【玫姆⒄梗俳松缁峋谩⒄巍⑽幕木薮蠼剑佣吃备刹克枷胝谓逃峁┝斯憷目翁煤蜕慕滩摹2豢苫溲裕谐【玫姆⒄沟贾律缁峄肪车谋浠泊戳四承┫亩鳌2徽诱庑┪侍猓皇俏ㄎ镏饕濉5潜匦肟吹剑庑┫窒笫巧缁嶂饕迨谐【梅⒄钩跗谀岩员苊獾摹K孀派缁嶂饕迨谐〉耐晟坪凸液旯鄣骺鼗频募忧浚庑┪侍馐悄芄唤饩龅摹R虼耍谑导使ぷ髦校诨蛩匚蛩氐氖焙颍犯菰矗匆豢炊运枷胝谓逃母好嬗跋斓降资鞘谐【玫脑诵卸贾碌模故瞧渌蛩囟隆R讯ㄐ苑治龊投糠治鼋岷掀鹄矗匆豢炊运枷胝谓逃挠跋欤钦вΧ啵故歉盒вΧ啵秸咚急壤魑嗌佟T诖嘶∩希亚空爰醺河谢亟岷希霾荒芄舜耸П耍愕ゴ蛞唬蛔銮空囊幻妫鍪蛹醺旱囊幻妫蛑蛔黾醺旱囊幻妫鍪忧空囊幻妗
3.努力做到强正与减负的统一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比较多,我们党员干部的思想就会比较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和改进我们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坚持两点论,把强正与弱负有机地结合起来,防止片面性和单一性。
二、重视强正与减负的动态互补
1.强正与减负处于动态状态
强正与减负处于动态状态是由市场经济的正负数应处于动态状态决定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改变着党员干部的观念意识和行为方式,而且也对党员干部思想行为的发展过程产生重大影响。今天,他们的思想非常活跃,然而又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可以说,这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的思想行为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个基本特点。
2.强正与减负两者相互影响
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总是在工作对象一定的思想基础上进行的,这个思想基础是一个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纠缠在一起的复合体。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责任就在于发掘、调动其积极因素,使之按照社会和党员干部的需要发展,抑制和不断克服消极因素,不使其妨碍社会的发展和党员干部建设。这两种手段必须统一起来,才是全面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因为,强正与减负在实际工作中会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方面,强正做好了,减负就容易得多。从根本上看,我党干部的思想主流是好的,积极因素是主要的。市场经济对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但市场经济的积极因素始终占主导地位。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其生命力会越来越强,优越性也会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减负做好了,更加有利于强正。由于消极因素具有一定的自发性、顽强性,一般不会自行消失;环境的负面影响还会使我们干部的思想中经常产生新的消极因素。对消极因素的抑制,乃至消除,排除消极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干扰。如果把减弱负面效应真正做好了,对一系列正面灌输和教育,他们才能听得进、易接受。
3.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
从时机上划分,思想政治工作可分为三种:一是同步性工作,即在思想问题萌发并已被觉察的同时进行工作,将我们的干部思想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面来;二是滞后性工作,即在发生了问题、造成了损失之后再开展工作,从中总结教训、提高认识;三是超前性工作,即根据党员干部思想行为变化的规律,预计、推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思想行为未来发展趋势,提前打好预防针。应当承认,这三种类型的工作作用各异,但相比之下,唯有超前性工作才是种真正掌握了主动权的工作。因为滞后性工作从吸取教训角度看虽是“亡羊补牢,尚未为晚”,但毕竟已经造成了损失,放的是“马后炮”;而同步性工作尚属及时,但一种错误的思想认识一经形成,做起工作来也绝非一件易事;而超前性工作,可谓“未雨绸缪”,能够防患于未然,充分体现了“重在建设”的原则,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掌握主动权,从而获得最佳效益。超前性,即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见性,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处于被动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应着重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要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预测一定时期内可能会产生哪些正面效应,又有哪些负面效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对市场经济的正负效应进行科学预测,是辩证开展强正减负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对正面效应预测不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就可能缺乏信心,大道理不敢理直气壮地去讲,害怕我们的干部口服心不服。而且,对正面效应不能很好地预测,很可能失去用有力的事实对他们进行教育的良好时机。如果对负面效应预测不透,不能提前做好减负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旦某种负面效应预测产生,教育者就会措手不及,找不出减弱负面效应的良好对策,只能处于忙于应付的被动局面。第二,在强化正面效应的过程中,要预测将有哪些负面效应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负面效应具有自发性、顽强性和蔓延性,我们在强化正面效应的同时,负面效应事实上一直与正面效应进行着激烈的碰撞,交互地作用着。有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显的单位,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强正的时候,缺乏对负面效应的预测和重视,只注重了强正而忽视了同时进行减负,或者是在强正时,对减负准备不足,结果是正不抵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既不是神汉巫婆的占卜术,也不是关在屋子里的冥思苦想和主观虚构,而是建立在调嘶≈系闹挚蒲а芯俊V挥型ü险娴鞑椋蒲У胤治鲎酆希拍艽铀枷胄形母丛酉肿粗忻魅非魇疲铀枷胄形呐既槐浠邪盐毡厝唬购贸靶缘墓ぷ鳌7粗ぜ砸簿褪チ饲疤崽跫挥盟抵谐て谠ぜ褪嵌唐谠ぜ淇煽啃砸材岩员VぁR虼耍吃备刹克枷胝喂ぷ鞅匦胫厥佣愿刹克枷胄形难芯浚庋拍茉銮吭ぜ裕蟠筇岣咚枷胝喂ぷ鞯挠行浴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黄森.《哲学笔记》与唯物辩证法[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8.
[3]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
作者:何芳 单位:安徽金寨干部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