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摘要:虽然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媒介,但是它的存在也是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的,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改革,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所以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不断的新的管理理念,在所有的改革中,财务管理方面的内容显得很重要,因为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管理到国家财产的安全以及国家经济的建设,为此本文就存在的问题列举出来,希望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有帮助,能够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市场经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大都是公益性质的,而同时它是政府的职能部门,其工作的主要是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它的主要内容涉及面很广,科教文卫等都包含在内。而财务管理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所有活动的基础,但是因为单位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的拨款,很少进行自我筹集,所以其财务管理工作一直都没有受到重视,所以很多问题都出现在财务管理中,并且还存在经营的风险,因此为了减少损失,保护国家财产和维护社会稳定,需要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问题。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新特征
(一)财务管理变得复杂化
市场经济的带动下,财务管理的内容变得更加复杂,就拿预算来说,因为市场经济的变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改变单一的部门预算机制,变为政府集中采购,财政集中支付等形式,这样的变化增加了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因为不管是那一项的工作都是需要经历申报、审批、核实、评估等工作才能最终得出一个科学的预算,它的好处是减少国家的财产损失,更有效地利用信息化的平台,节约时间和成本,财务管理变得复杂化,行政事业单位扩展业务的沟通和交流,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准确度。
(二)对财务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变化需要市场的需要,要达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在信息时代,给财务管理的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在单位内部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保证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专业性,同时制订保密协议,对一些不能公开的数据要做好保密,防止财务信息泄露,同时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最终为单位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专业的数据。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观念,团队意识薄弱
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安逸的工作状态,导致管理人员缺少积极的工作态度,在对待财务管理内容上,因为财务资金是国家的财政,不需要进行融资等方式,因此财务管理者缺少科学的财务管理观念,他们因为很多都是专业的财务人员,所以专业知识不够,加上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所以经常出现严重的财务问题,造成所需要的资金不足,影响正常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活动的开展。同时他们在建立财务管理的团队的时候,因为财务人员的铁饭碗的落后思想,影响工作的效率的同时也影响其他人的工作状态,长时间的懒惰思想造就了他们的工作缺乏沟通,常常是做完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缺少团队意识,这也是严重影响财务管理工作创新的问题。
(二)财务管理的宏观调控和预算管理都不够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一般都是按照国家的要求制定的,但是在实际的预算管理和执行的过程中依然问题很多,这主要是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没有有计划的预算编制,预算编制过程没有对单位的经营状况进行合理的分析,预算编制人员的经验主义思想严重,而且还没有科学的监督体制,所以导致最终的预算不合理。而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但是因为宏观调控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的范围划分不清晰,制度不合理,最终会影响到财务管理在单位内部的运行,也不利于国家对单位的财务管理情况的掌握。
(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差
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是很多都在内部控制制度不严格的问题,从而导致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因此财务管理的问题就很多,财务账目不清晰,资金流失,固定资产缺少管理,预算编制不合理,核算结果不真实、财务工作责任分工不明确等,以上的财务制度应该规定的内容因为没有做完整的规定,因此财务风险时刻存在着,遇到问题找不到责任人,单位的应收账款多,影响资金的流通。因为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因此更影响财务管理在单位内部的执行力度,存在的财务管理制度不适应市场的要求,所以财务管理的工作难度增加,需要财务管理人员特别注意此项内容。
(四)监督体制不够严格,缺少创新思想
以上已经论述了财务管理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单位内部的内控体制不健全,加上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问题都影响财务管理的发展,但是这些内容要想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开展顺利,提高工作质量,那么就需要监督部门的作用。而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工作也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监督体制不严格,财务工作中缺少创新意识,因为监督部门不能独立的存在,而且权力不集中,所以很多应有的权利发挥不出来,这就影响监督工作的开展,而有的事业单位的监督工作虽然存在,但是其重要性被忽视,有的时候将监督工作的执行与财务管理的决策混成一体,这很容易给财务人员造成混淆,忽视监督的作用,重视财务管理,这种不平衡的状态,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观念,创新财务管理内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机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不断地创新财务管理内容,同时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观念,为财务管理工作开创新的发展局面。所以说我们应该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做好规定,并且建立一个完整的财务信息化平台,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所有的预算以及财务数据都通过平台进行申报、检查,然后由财务部门最终的整理,最终的数据也是在平台内就能够查到,这样有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财务管理,同时经过市场的调查和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改革落后的不科学的制度,建立新的制度,有利于制度的约束性,同时注意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的提高,有效地使用信息化代替人工作业,节约劳动力,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二)加强内部控制并完善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是财务管理制度制定的基础,因为内控制度可以保证财务管理制度的完整性,是属于补充的作用。它能够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并建立起互相牵制的财务组织结构。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需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然后在制定一些规范的准则,规范财务人员的工作秩序,并且在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需要不断地进行制度的改革,有针对性的把不同的财务工作作区分,然后依据大家的工作关系在进行融合,保证财务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同时要加强审计的力度,保证违纪问题严肃处理,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制度的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制定考评机制,加大监督力度,提高执行力
为调动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了有效地发挥财务管理监督部门的作用,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需要制定考评机制,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实际情况考评,并且分析大家的工作状态,对待问题严肃处理,对待积极工作的人员进行奖励,保证公平的条件下,激励财务人员的工作。同时要加大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国家应该对行政部门的财务工作进行监督和抽查,尤其抽查财产的安全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发挥出宏观调控的监督作用,同时单位应该进行自我监督,保证财务管理的透明化,营造工作氛围,加强监督部门的独立性,还要发挥出群众的监督作用,这样在三方面监督的全力配合下,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的同时,有利于财务管理执行力的提升。
(四)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和综合能力
财务工作的质量好坏掌握在财务人员的手里,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在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时候,应该首先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大家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和认识,然后再对财务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以及专业知识进行提高,保证财务人员都是具有专业财务水平的人员,财务工作与其他工作不同,需要责任感和正义感,因此要注意对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培养,在单位内部建立一个财务学习团队,从中选拔有能力的人进行财务工作,同时要注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化技能的要求,重视人才,保证提高整体的财务水平,让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马小平.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论,2017(24)
[2]马慧凤.浅谈乡镇财务管理与经济效益[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6).
尹晓艳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松州街道办事处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