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贫困地区县域农村经济发展构架
摘要:贫困地区县域农村经济具有这些特点:生产经营规模小、生产标准化水平低、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弱,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这些问题尤为突出。对此,突破贫困地区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瓶颈,应着力于: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方式方法,提升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水平。积极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注意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扩大影响力辐射带动广大农户致富。详细概述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农技推广
1概述
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贫困地区县域农村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话题。作为农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激发其经营主体地位,势必将带动新的市场经济增长点,而推动整个农村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2贫困地区县域农村经济的发展构架
贫困地区县域农村经济的发展概况来看,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生产标准化水平低、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相当突出这些问题尤为明显。为此,在构建贫困地区县域农村经济的发展构架方面,应着力于: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方式方法,提升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水平。积极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注意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扩大影响力辐射带动广大农户致富。
2.1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方式方法,提升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水平
推广省时省工高效农技,力求“技”要满足农户生产需要。能根据农作期间气候特点,做好水肥一体化、宽窄行种植等农技推广,既能降低农业劳作强度,又能节约水资源、土地资源,以“简化”田间劳作管理,提升农田种植效益。力求农机农艺融合,激发农业生产新活力。现阶段,农村农机保有量增加,但是也只能提供些简单的服务,收益率低,经济带动力差。今后,农机推广要向“增效”转变,要着力于改进技术优势,实现农机农艺融合,匹配农业生产全程技术服务,扩大农机作业范围,增加农机收益率。以信息化技术为引领,搭上农技信息化服务快车。网络信息时代的来领,为农技推广服务“触网”提供可能。今后搭上农技信息化服务快车,应立足本地农户对农技的便捷化需求,着力于构建“农技信息服务平台”搭建,有效整合农技知识、农技服务、农资服务、田间管理服务等内容,为农户线上线下服务提供便捷,真正实现“人在家中坐,手机来种田”。总之,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完善贫困地区县域农村经济发展架构中,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方式方法极为重要和关键,要切实将先进实用的农技推广到广大农业农村中去,为经济强、农村美、农民富做出贡献。
2.2积极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培育发展,有利于各种现代化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到家庭经营中,将分散的千家万户经营模式更好联接起来。而在这种合作生产、联合经营的模式带动下,将大大增强农村经营实体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今后,积极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应做到:1)重点突出为小户服务,贫困地区县域农村经济的发展,小农户家庭经营始终会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培育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本质上,也着力于解决小农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的事。为此,评价一个地方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水平的高低,应把带动小农户数量和效果作为评价依据,绝对不能“政策垒大户”,这样就没有任何现实意义了。2)着力抓好农业生产托管,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前提下,由农业生产服务组织托管做好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就推广实效来看,生产托管保留了农户的土地经营权,解决了不方便种地、无力种地等难题,一举多得。就贫困地区农村生产而言,生产托管无疑有着广泛的适应性,应积极培育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加大支持推进力度。3)加大政策扶持落实力度,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我国的发展还很不充分,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先服务后补助等方式,支持服务组织承担农业生产性服务。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鼓励各地加强集中育秧、粮食烘干、农机作业、预冷贮藏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创新金融支持方式,解决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解决农机库棚、烘干设施“用地难”问题。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帮助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双方实现精准高效对接。
2.3注意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扩大影响力辐射带动广大农户致富
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甚至是富农理念中,农业科技示范户应作为示范样板,在物资、技术等各方面给予扶持引导,帮助其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做到先发展、先致富,而后带动大众致富。在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方面,要做到:1)培训先导,业务先行。根据生产需要,结合季节特点,先行示范户培训。以集中培训结合地头实践,有针对性组织农技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2)政策引导,加大惠农。惠农政策率先倾斜示范户,针对生产缺乏资金的问题,应主动联系有关部门,通过村组扶持、出面担保惠农小额贷款等形式,积极扶持他们发展生产经营,使惠农政策落到实处。3)辐射带动,全面发展。紧密围绕着主导农作物生产技术要求,本着指导一批、示范一片、辐射一方的原则,推进“示范户+农户”的联片发展模式,带动本地区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的高水平发展,为农户增收增产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满平.当前我国县域农村发展的成绩、问题及建议――对湖南西南部一个县域农村的春节观察与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19,(Z1):110-111.
[2]生厚良,李中华.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农村信用社改革探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9,(9):45-46.
[3]刘奥.县域农村金融扶贫问题及应对[J].当代县域经济,2019,(8):67-68.
作者:寇永猛 单位:承德县发展和改革局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