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要:首先阐述现有水平下推动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继而探究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现存问题,最后对私营建筑经济发展所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及其今后的发展走向进行分析。
关键词: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现状;政策措施;发展趋势
一、现有水平下推动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一)是私营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私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财政收入增加、就业压力缓解以及劳动力分流等的支撑力量与来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宽松市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明显快于公有制经济,我国亦因此而转移了劳动就业的重心,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的就业率与劳动资源已得到显著的提升。将近四十年的发展日益提升了我国私营与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改变了所有制的结构,为加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由于我国当前的建筑业及建筑产品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且存在着“所有制歧视”的现象,与私营工商业相比,私营性质的建筑经济现有的发展水平仍较为落后,这对建筑业的进步以及建筑经济的增长产生了负面的阻碍作用,发展私营建筑经济已逐渐成为促进私营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是建筑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首先,建筑业的“二元性”特征决定私营建筑经济需要得到大力的发展。其一,国家在将建筑业视作支柱性产业进行发展的同时又将其定位为竞争性产业,视其为完成基本建设任务的“工具”,在建筑企业中,一些恶性竞争问题屡禁不止,压级压价、拖欠款项与垫资承包等现象十分严重。其二,建筑业面临着来自于国际建筑市场的冲击,压力巨大,要想实现发展,必须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但是,我国现阶段整个建筑业仍具有明显的劳动密集与粗放特征,这降低了私营建筑企业入市的门槛,资本的原始积累较为容易便能完成。其三,虽然现在公有建筑经济仍在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但这类企业内部产权不清、亏损严重以及效益低下等问题较为严重。与之相较,私营建筑企业有着显著的优势,能够以盎然的生机倒逼国有建筑企业深化改革工作,这要求国有建筑经济适当退位,以开辟更大的空间供私营建筑业发展,推动私营建筑经济增长。其次,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已具备了相对坚实的现实基础,主要在质的方面有所体现。其一,近年来,一些新型的建筑业已崭露头角,极具活力,日益发展为加速私营建筑经济增长的不容忽视的内容;其二,经过改制,很多国有企业增加了私营建筑经济中的内容,有的已经成功上市,股民拥有部分产权,一些国有企业已经发展为民营企业,或以租赁与承包的方式进行经营,甚至实现了向私营企业的转变;其三,很多建筑企业虽然名义上具有国有或集体性质,但实质上已经发展为私营性质的企业,它们已成为一股推动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力量。
二、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现存问题
(一)外部环境问题
其一,对私营建筑经济发展存在理解偏差:(1)无法真正地认识并理解我国现有国情要求下的私营经济发展走向,在很多时候会将私营建筑经济视作“异己”,认为其是我国建筑经济甚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对立面,因而持一种排斥与制约发展的态度;(2)对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较为担忧,害怕其会在消极层面影响国有经济所占据的主体地位;(3)担心工程质量无法达标的问题会普遍存在,害怕出现债务债权难以清楚偿还的现象;(4)无法真正认识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现有的雄厚基础.对其旺盛生命力与广阔发展前景持一种否认的态度。其二,现实环境束缚,具体有三层体现:(1)对私营建筑经济合法财产提供保护的法制环境有所欠缺,相较于国有企业,有些管理部门对私营建筑企业的“五乱”现象会更加严重;(2)现有政策不利于国有及私营建筑企业之间开展公平竞争,由于带有歧视色彩,后者会遭受市场准入、资质审批以及招投标等的不公平待遇;(3)服务环境欠缺,较之国有建筑企业,私营企业会在很多方面受到不合理的“严格”限制,例如银行贷款、职称评定等。
(二)自身存在缺陷
第一,独裁型的决策方式与家族化的管理模式很难满足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所提出的各种要求。发展初期,私营建筑企业的权利会有很高的集中度,以家庭化的管理模式为主,领导层在制定决策之时有着很明显的个人专断特征,虽然这样的管理方式在对资本的有效利用方面发挥着积极性的作用,有利于企业成员主动性的调动,使资本呈现出一种高度原始积累的态势,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的弊端会逐渐凸显,除了家庭关系以外,企业要想培植新动力主体会面临极大的困难。除此之外,由于所有的经营者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自身知识与信息等方面的局限,若一味地采用个人专断的决策方式,势必会有不合理发展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最终对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产生制约性的负面影响。第二,单一的组织形式以及有待扩大的经营规模很难在越来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寻求立足点。这主要有两个层面的体现:(1)私营建筑企业起步晚,现有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发展规模比较小;(2)在私营建筑企业中,独资或合伙企业为其主要的组织形式,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自身的融资能力与扩张能力。这两点共同表明,私营建筑企业欠缺实力去应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与市场的激烈竞争。第三,技术、信用与经营策略中会出现一些短期行为,这会使私营建筑企业在承揽新工程之时面临更大的难题。在我国,很多私有建筑企业都过多地追求眼前利益而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所忽视,一些企业在获取经济利益之时,并不会将重点工作放于科学管理、科技投入、质量提升以及成本降低等方面,他们会钻法律漏洞,通过多种不正当手段,例如偷工减料、偷税漏税等谋取利益,这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甚至整个私营建筑企业的形象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总思路
建筑经济的进步势必会增加各种资源与能源的需求量,这就需要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予以倡导。在私营企业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中,应以现代社会的居住需求为依据进行建筑的设计,施工材料的选取应以循环利用率高、环保性能强的新能源材料为主,同时避免施工过程对材料的浪费。私营建筑企业应对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对相同岗位人员配置过多而带来的浪费现象予以避免。此外,建筑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要完善,以充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所需,向私营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二)加强外部环境建设
第一,对党提出的全新观点,亦即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行合理且有效的利用,提高认识,对思想予以统一。具体地,应提高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高度,围绕“深化改革国有建筑企业”“发展建筑业为我国支柱性产业”等观念制定一系列措施,摆脱私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限制性约束,在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前提下放宽私营建筑企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第二,对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相关政策予以全面的落实。具体地,要加大力度进行法制层面的建设,通过内容更加充实与详细的发展规划的制定,为长久以来不被正视的私营建筑企业正名,还原其本来的推动经济发展面目,通过法律确定其重要地位,以实现对私营建筑生产力的最大限度解放与发展;要制定多项有利政策,对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在多个层面营造出一种对国有与私营建筑企业一视同仁,使其进行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最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法律允许内的私营建筑企业兼并或收购国有企业的行为,不能一味地否定与阻挠;要对所有制一视同仁,更大程度地强化服务意识,向私营建筑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咨询与指导服务,以营造出一种优质的社会环境助力私营建筑经济发展。
(三)弥补自身不足
第一,转变发展理念与模式。私营建筑企业要对落后与传统的发展观念与模式予以改变,提高对先进管理理念的重视,创新思维,通过科学的经营模式来推动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现阶段,很多私营建筑企业都开始了对先进经营方式的主动学习,对解放思想的管理理念进行倡导。在对传统发展理念予以摒弃的同时,企业应积极地吸收新鲜的活力与血液,为私营建筑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更大发展优势获取提供保证。对于私营建筑企业而言,需在面向公司制度发展的进程中科学整合资源,保证企业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第二,提高企业及领导阶层的管理水平。私营建筑企业管理与经营人员需主动学习先进管理方法,对内部管理工作予以强化与完善。只有全面且科学地认识到了当今的发展形势,私营建筑企业才能够对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良好的处理。对于私营建筑企业而言,发展应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系统化管理工作人员,引导其积极参与到锻炼与培养工作中,对他们的实践能力进行强化,以从本质上避免企业的各种内部损耗,最终实现科学化发展。第三,建立稳定、长久的合作发展机制。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过程较为长久,难以在短期内显著提高其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人员应以长远的发展与系统的规划为立足点,针对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不足,领导阶层应做好团队建设,提高内部技术人员的自身素质与专业素养,向企业综合竞争优势的获得提供保证,进而获得更多的项目承接机会,制定长远发展与合作机制,规划短期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以确保企业实现稳步与长远的发展。
四、私营建筑经济发展的趋势展望
私营建筑经济发展条件的获取建立在私营经济与建筑业的同时发展基础之上,今后,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将会朝着以下方向前进。首先,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私营经济将长期存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其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作为国有经济的一个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将会呈现出一种长期且稳定的发展态势。纵观各工业化国家的建筑业发展历程,建筑业同国家自身的工业化发展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农业主导阶段,国家并不具备强大的实力对建筑业进行发展;步入工业化时期以后,初期阶段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建筑业的进步;真正进入工业化阶段以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建筑业总量进一步增加;到了后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有所降低,支柱性产业之一的建筑业也实现了对其历史使命的履行与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国家正处于由农业国向工业化国家进行转变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经历的时间会比较长,建筑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再次,作为我国私营经济与建筑业中的活跃部分,私营建筑经济呈现出一种长期且有力的发展态势。经过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孕育,我国私营建筑经济已走进大发展阶段。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日益增加,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这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推动私营建筑经济的增长。此外,现阶段私人投资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这有利于私营建筑经济市场占有率的提升,私营建筑经济发展将会更加迅速,经济规模也会不断扩大。
参考文献:
[1]韩光辉.浅谈私营建筑经济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江苏商论,2013,(21):34-35.
[2]李予川.对发展私营建筑经济的思考[J].新疆农垦经济,2005,(7):59-60.
[3]行惠彦.关于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65-79.
[4]陈冯.浅谈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6,(8):38.
[5]汤庆学.刍议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改进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2):28.
作者:杨志魁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