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融合方法的探索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融合方法的探索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6-18 09:19:00人气:949

[摘要]跨专业仿真实验平台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仿真经济环境的经营模拟演练教学平台,这种实训平台可以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培养内容和训练模式两个方向进行创新,各高校已经纷纷建立了此实训平台。但是如何利用好该平台,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率,使仿真实验与经济管理的专业教育真正融合,还是有待深入探讨的课题。文中从跨专业仿真实验教学理念的转变和课程开发两个方面探讨了跨专业仿真实验与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融合的方法,希望对相关领域的教学改革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教育;融合;仿真实验;跨专业

一、前言

要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综合性专业技能,实践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从教学实践来看,由于各种原因,让学生到企业中学习锻炼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高校需要提供多专业综合性的实验平台供经管类专业学生进行实践。跨专业仿真实验课程依托跨专业仿真综合实台开展课程,该平台是一套仿真经济环境的经营模拟演练教学平台。它依托院校的基础硬件进行仿真环境设计,以企业经营与管理为主旨,采用信息技术建立软件对抗演练环境。同时进行多组织对抗、多人协同的模拟经营和业务运作,通过体验式综合实验教学,强化了学生对产业环境、企业经营决策、企业管理、竞争对抗、业务训练等专业技能的认知,有效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最终实现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它能突破空间限制,最大程度的给予学生私人定制的体验。仿真实验教学可以将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将教学与当前的数字化技术紧密结合,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让虚拟化的实验和网络化的教育平台在实验中得到体现。对于企业来说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源的投入以及实验室的投入。

二、经管类专业人才新的实验教学理念构建

高校引入跨专业仿真实验平台,要在实验教学功能和教学方法上重新构建全新的实验教学理念。在实验教学功能上应该是从教学设计到评价设计形成一整套完整的驱动式的功能设计。同时实验教学方法也应该顺应教学功能的改变,建立“双主”教学模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在多种专业背景、多种角色配合中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最终对接产业人才需求。

(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模式,激发自主学习

对于这种综合性实验课程,一定要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式教学模式,要给学生最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的空间。教师只负责规则的解读,由学生自主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地去完成工作。学生由自己组织的团队进行经营策划、组织与实施,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起到教学设计、指导、监控(激励、答疑、纠错)和评估的主导作用。这种“双主”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教师分别指导和因材施教,提高实训的效果和质量。

(二)“虚拟场景、体验式的教法”使学生学用结合

跨专业仿真实验平台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仿真性”,平台通过构建模拟供应链下各企业运作的仿真环境,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运用所学的各个专业知识进行企业运作的模拟演练和业务对抗。这种模拟场景让学生自主体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环境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形成探究式、讨论式、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这种教学模式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体验式教学要先有理论基础,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的是理论的应用,而不是脱离理论的实践。二是教师一定要预先设计好教学内容,用体验的方式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三是创新考核制度,从实验过程、业绩到报告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三)“课后反思总结”强化实验成果

体验式教学方法的重点环节是体验后的分析和总结。只有体验,没有分析和总结,就像带着学生“做游戏”一样,无法达到深层的理性认识,更无法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总结环节也应分为教师和学生双方进行。学生每天要做好工作日志,既要对当天的工作进行分析,也要对下一天的业务开展进行规划。教师在学生的总结基础上再次进行全面总结。使学生形成总结经验教训的惯性思维,不断强化仿真实验的成果。

三、跨专业仿真实验的课程开发设计

跨专业仿真实验课有众多的先天优势,可以完成许多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达到的体验式、综合性、创造性的教学目的。但跨专业仿真实验课程不能只停留在软件设计者设计的固定类型的企业和数据资源上,还有更多的功能有待开发。笔者认为,跨专业仿真实验可以在以下三方面完成和经管理专业教育的融合:

(一)跨专业仿真实验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

跨专业进行仿真实验需要建设一个更加有针对性的仿真平台,在建设的时候需要与本校所处的地方经济环境相结合,以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管理实际为案例建立实验数据库。以F高校为例,该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手段,虚拟福建海西经济区、平潭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建财税金融保险、玉融国际创业小镇和当地大型企业,建立真实跨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数据资源供学生实验。这种结合方式即可以解决经管类专业学生实习难题,也促进高校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事业,学生在就业的时候能够及时的适应社会。

(二)跨专业仿真实验与专业群建设结合

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正处于探索阶段,转型中寻求突出的办学特色,高校需要产业融合,需要优秀企业的合作,高校专业群对接地方产业群正顺应了转型中的需求。建立专业群,通过产业资源对接,使得高校逐步改变专业教学及人才供应过程,也成为企业扩展区域市场的重要手段。例如,F高校经济与管理学院顺应地方经济发展,建立了旅游专业群、“互联网+商贸”专业群。坚持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办学思路,建立以市场需求、行业标准、职业需要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两个专业群分别围绕旅游和国际贸易两个行业设置形成。在专业群下,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上有大量是共用的,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实训项目是共同的,所以跨专业仿真实训可以对专业群行业建设提供实验平台。经管类专业应依据经管学科专业方向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将区域经济和宏观、微观经济等建立专业群,将专业群建设涉及的行业企业资料整合形成各种实验数据库,让学生在跨专业仿真实验平台就可以进行虚实结合的实验课程。

(三)跨专业仿真实验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结合

“双创”已经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高校应主动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和“创新创业+专业教育课程”的人才培养体系。无论是哪个层次的课程,首先学生需要仿真的创业环境,让学生在校内有反复实验、试错的机会。其次,现代社会不可能单打独斗,团队合作是创新创业必要的前提。第三,创新创业离不开项目,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完成项目任务来锻炼自己的职业技能。上述三项需求,都可以通过跨专业实验平台解决。实验平台开发设计者及实验教师团队应充分利用实验平台的仿真环境,建立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的真实业务数据库、案例库。如,建立宏观经济运行仿真、社会调查数据处理仿真、创新创业综合仿真、企业竞争虚拟仿真或小微企业成长等实验课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在数据库里自选实验项目,形成虚实结合、自由组合的实验课程群,完成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仿真实验。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管理和教学资源管理,让校内创新创业更加有效可控。

参考文献:

[1]王卫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思考与建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2):5-8.

[2]谢和平.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导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7(3):1-5.

[3]王守伦.高校科研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7-120.

[4]郭鑫.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虚拟实验室建设和评价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14.

[5]李虹.经管类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6):139-142.

[6]李幸.高校创新创业实验教学方法探索―――以《跨专业综合仿真实验》课程为例[J].管理观察,2017(17):129-131.

作者:陈曦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经济与管理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