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血液净化室实习带教中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赏识教育在血液净化室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血液净化室实习的60名护生为观察组,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血液净化室实习的58名护生设为对照组。实习期间,观察组采用赏识教育进行实习带教,对照组按照常规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带教。实习结束后,比较分析运用不同带教方法后护生的理论、操作成绩及进行带教满意度测评。结果观察组护生实习出科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对带教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室护生实习带教中运用赏识教育,可调动实习护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带教满意度。
[关键词]赏识教育;血液净化室;护生;实习;带教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血液净化室轮转实习的60名护生为观察组,年龄21~23岁;男9名,女51名。2016年7月~2017年5月在血液净化室实习的58名护生为对照组,年龄21~23岁;男8名,女50名。在我科实习的护生学历均为大专。两组护生年龄、学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血液净化室实习时间为4周;两组护生的带教老师相同,均为理论知识扎实、责任心强、热爱教学的主管护师及以上人员。每批同学实行一对一带教,实习结束出科时由总带教老师进行考核。
1.2.1对照组
(传统带教模式)对照组根据实习大纲要求,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进行带教。
1.2.2观察组
(赏识教育模式)(1)实施赏识教育前对带教老师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带教老师通过培训认同赏识教育理念并且能够运用到教学实践中。(2)入科前带教老师预先对拟带教的护生进行初步了解,入科后热情接待护生,在入科教育时对护生的优点进行表扬,消除护生的紧张感和陌生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3)结合血液净化室特点,带教老师根据实习大纲的要求,科学安排带教计划。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带教老师先易后难,先理论后实践操作,详细讲解血液透析相关理论知识:包括仪器保养、消毒与清洗知识,血管通路建立与维护知识。带教老师亲自示范并指导学生独立操作仪器,要求学生反复模拟练习并熟悉掌握。带教过程运用赏识教育理念,工作中给予详细的指导。尊重每一个护生,以平和、亲近的状态与护生平等交流。根据护生接受能力的个体差异和心理素质,老师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能力较好的学生提供上手的机会,在患者面前多表扬护生,调动其积极性,提高学习及工作热情。对于能力较差的护生应多指导、多鼓励,以期望代替批评,使其不断进步,帮助其提高理论和技能水平。(4)当护生出现不足时,不在患者面前说教护生,引导护生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护生自行说出不足,并及时指导,指导时先肯定好的,再指出不足。对护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增强其职业自信,让护生在血液净化室实习时有归属感。
1.3评价方法
出科时由总带教考核评估护生出科情况:包括血液净化室出科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评估实习护生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①理论考试按照实习大纲要求,专科及护理学基础内容各占50%;②技能操作考试内容为专科相关操作;③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评价为出科时使用用问卷调查,采用匿名形式,统一指导语,使用对临床实习环境评价量表[3]评估实习护生对临床实习环境的满意度:量表内容包括教学方法、教师素质、实习机会、人际关系、工作氛围、组织支持。每个条目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比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护生按照5个等级水平进行勾选。当总条目均分为4.1~5.0分为非常满意,均分2.6~4.0分为比较满意,均分0~2.5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生血液净化室出科时理论和操作成绩比较
观察组实习护生出科理论考核成绩、出科操作考试成绩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血液净化室实习护生对带教工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生对赏识教育带教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赏识教育是为护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以鼓励和赞扬的方式激励护生,这种师生关系是和谐的,最大限度地发现护生的优点,帮助她们适应实习环境。当护生犯错时,带教老师用鼓励批评的方式使护生更易接受[4]。每次操作成功后给予一定的语言鼓励,可以调动实习护生的工作积极性[5]。护生在实习时都希望老师能肯定自己的工作并得到认可[6]。但护生刚刚进入血液净化室实习时,常表现不自信、紧张等心理。因为血液净化室与病房是不同的特殊工作环境,仪器多,对医院感染要求严格。它更需要熟练掌握透析原理,各种并发症的处理,各种机器的操作方法及报警处理,做好不同文化层次患者的宣教工作,我们所服务对象也比较特殊,最多的一周可以见3~4次,与患者成为一种特殊的朋友,我们也熟悉每位患者的性格及病情,他们往往不容易接受新人,有时直接拒绝。血液净化室患者的特点是病情复杂、变化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另医学院校并没有开设血液净化相关的课程,所以血液净化科室患者的突变情况主要靠护士经验来处理[7]。而且血液净化室护士需有血液净化岗位证,经过专业培训且需要3个月以上的时间才可独立完成工作。临床医师本能的否认刚进入血液净化室的护生操作,降低了护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8]。护生对血液净化相关的知识掌握不够,导致与患者的沟通效果也不理想。当患者询问时,护生无法及时正确回答,容易发生冲突[9]。而且该类患者经历长时间的透析,对护士的技术操作和服务态度要求也相对较高,对实习护生缺乏信任感,甚至不准护生为其进行相关操作,使得护生上手机会少,影响学习积极性。血液净化专业专科的这些特点,使护士容易产生恐惧茫然的心理[10]。导致爱与归属感缺失,给护生造成了心理压力。据研究[11]归属感不强的护生,学习积极性较低。随着社会发展,带教老师应不断创造全新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技巧,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12]。赏识教育方法从课堂走向临床,满足护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实践研究证明赏识教育可以提高教学效果[13-15]。本研究中在血液净化室引用赏识教育理念带教护生实习。在患者面前恰当地称赞护生,减轻护生面对患者及家属时的工作及心理压力,可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护生的操作能力。血液净化室专科技术性强,能上手的机会不多,带教老师在每次技术操作、知识讲解后都及时关注学生的优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选择性的让护生动手做部分操作,带教老师跟随详细讲解,重视护生的需要和存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生更愿意与老师交流,同时也感受到被关注的幸福感。观察组护生实习出科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对带教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血液净化室实施赏识教育,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和谐,有效提高带教效果和教学满意度。使护生在激励的氛围中不断进步,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他们的整体护理理念、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护理程序工作方法及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均能得到提升。学生主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解除了患者的负性心理,从而促进了疾病的康复。同时可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带教水平,教师在带教过程中必须掌握教学大纲,实习计划以及量化指标的考评标准;教师们会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及专科理论知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保证了教学效果,可以激发带教老师的教学热情,不断提高血液净化室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浩天.血液净化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J].中国血液净化,2018,17(6):424-426.
[2]刘爱群,赵春香,朱丽娜,等.LBL联合PBL教学模式在血液净化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9):122-123.
[3]褚彦香.护生对临床实习环境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0):37-40.
作者:游春凤 黄芬 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室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二病区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