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研究

人力资本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2-13 03:56:00人气:352

摘要: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效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重视人力资本的积累要从重视教育开始。本文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内涵和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其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从教育的角度,对利用人力资本投资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 中国经济增长 有效措施

近年来,经济、科技、信息都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此形势下,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仅是国家财富总量的多少,还包括人才和科技的发展状况,归根结底,国家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本投资注重人的综合素质,能够为我国创造众多优秀的人才,储备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资源,对于推进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一、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一)人力资本的内涵

人力资本是指在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花费所形成的资本,能够作为一种指标来反映人的综合素质。人力资本投资的实质是对人体的健康、素质、技能、经验、知识、精神的总和进行投资,在未来的经济活动中得到收益。总而言之,人力资本是凝结在人的形体上的“人力”,同时又是获取利润和利益的“资本”。人力资本具有3个主要特性:

(1)能动性,是人力资本的本质属性,能够支配人力资本以外的其他资本。例如,商品资本、货币资本等不具有生命力的资本;

(2)增值性,也是人力资本的本质属性之一,是指人力资本能够不断增值,且会不断地追求利益最大化;

(3)运动性,是人力资本的社会属性,是指人力资本能够经过资本形成、资本使用、资本退出的这样一个循环过程。

(二)人力资本的价值和属性

人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产生,能够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即价值增值过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力资本对自身的增值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1.教育是实现人力资本增值的主要途径人力资本产生自身增值的主要途径是接受教育。在接受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劳动力价值不断得到提高,具体表现为工资的提高,或者是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自身的劳动产品。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卢卡斯认为“个人的人力资本对其生产力的作用”就是教育的作用,如果人类在社会中不接受教育和培训,只通过自身的经验和判断来生活,那么各国的发展必定是落后的,接受教育和参加培训是提高自身人力资源价值的最快、最经济的途径。

2.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杠杆系数为了方便计算人力资本投资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科学家们对投资收益的计量方式展开研究,通过杠杆系数来表现人力资源的收益情况。其中,DHL为人力资本杠杆系数,P1、P2分别是报告期收益和基期收益,而I1、I2分别为报告期投资额和基期投资额。

二、人力资本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意义

(一)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需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的质量来实现的,人力资本投资能够对劳动者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专业素养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使其达到更高的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的质量,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促进科技发展

科学发展过程需要经过发明阶段、创新阶段和扩散阶段,前两个阶段要求科学技术者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熟练掌握科学基本技术,并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扩散阶段需要科技的传播者具备先进的观念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因此,加强人力资本的投资,通过提高科学技术研究者的专业素养,培养大众先进的思想意识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1]。

(三)提高劳动者的收入

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是由劳动者自身的人力资本质量和价值决定的,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质量和价值,使得劳动者创造比投入量更多的价值,增加收入。

三、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一)加大教育投资,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

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技术和经济发展落后,其主要原因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人力资本的质量不高。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粗放式增长,对财富收入的重视程度较高,但是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却不够。近几年,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改革,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只有继续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才能提高我国的人力资本质量。首先,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总额,将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5%的国际水平,向教育发达的国家学习具体的投资策略[2]。其次,加大科教兴国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动员社会各界的资源,鼓励教育投资,促进教育模式多元化发展,提高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

(一)加大培训力度,改善人力资本素质偏低的情况

我国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但是人力资源的总体素质较低,高质量的人力资本较少,人才储备不足。我国经济结构过程调整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城市的失业人口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等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整体质量,需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完整培训方针。一般情况下,培训的形式包含很多种,主要有企业的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辅导班培训等培训形式。此措施不仅能够解决我国经济结构改革中出现的失业、劳动力过剩等情况,还能够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建立健全人力资本配置的市场机制

科学的人力资本配置机制是有效利用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保障。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环境复杂,要想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人力资本配置的市场机制。首先,建立健全人力资本投资的法律体系,为投资提供参考和规范[3]。虽然《教育法》中对我国教育的投资有相关规定,但是近年来的投资总额在不断下降,此外,除了义务教育,对于其他培训和教育机构的投资没有法律保障,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相关联的法律机制,其中涉及到《教育经费预算法》、《就业保障法》等法律。通过法律手段保障人力资本投资的总量,并保障人力资源投资的有效利用,避免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

(三)特别关注农村的教育投资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大半,因此,要想提高人力资本的整体质量,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投资的重视程度。具体的措施如下:第一,将教育投资向农村教育倾斜,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解决农村孩子没有学上、学习条件过差等问题。第二,加大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提高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职业教育具有应用性强等特点,教学目标为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能够在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本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拉动农村的就业。此外,职业教育还能够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市场化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有效解决失业、劳动率低、贫富差距等问题。要想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整体质量,必须从教育和培训入手,加大人力资本特别是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参考文献:

[1]王大开.人力资本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7):21-22.

[2]任玉金.浅析人力资本投资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增长[J].商,2015,(16):46-47.

[3]杨娟.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D].湖南大学,2011.

[4]陶小龙.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结构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1.

作者:梁桂淡 单位:广东肇庆广播电视大学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