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史中新历史观作为指导

中国经济史中新历史观作为指导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0-04 19:56:00人气:407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中国经济史不仅仅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还将新的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基础。在20世纪末唯物主义历史观首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代表着整个社会及人类对时代的认识,有利于推动社会进程,是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及历史的基础。对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展开研究发现,在该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史即将面临新的研究方向,与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相符。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新历史观;指导;分析

一、前言

中国经济史涉及到多个学科,包括经济学、历史学、哲学。在新时代背景下,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指导基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接近40年,而历史唯物主义已经不适合指导中国经济史研究。在20世纪中期,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位革命家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中伟大的革命家恩格斯曾说:“……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这就表示先人革命者对待事情的严谨态度,以实求是的态度面对事情。正因为新唯物主义历史观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指导基础,因此,应该深入分析唯物主义历史观,包括认识起点问题,社会基本矛盾,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建立与突破三方面。现就以上三方面展开分析。

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起点问题分析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提到:“……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有效证明两位伟大的革命家要对阶级社会以及阶级斗争做研究,这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但两位导师的表述与他们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不相符。在1888年,《共产党宣言》已经存在40年的时间,距离马克思导师去世已经过去了5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英文版上在“……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句话上做上标注,特说明:“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村社是或者曾经是从印度到爱尔兰的各地社会的原始形态。随着这种原始公社的解体……”根据该注解,恩格斯在1848年对《共产党宣言》中将“……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改为“至今一切有文字……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经过这样的改动,发现与原意是相差不大的,但也有力证明两位革命导师研究人类唯物主义历史观,只限于阶级社会历史进行研究,而没有关于人类社会起源方面的研究,换言之,即没有对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展开详细探究。由此可见,两位伟大的革命导师提到的“……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就是将这一句话作为判断基础,明确提到“……消灭私有制”。从现代历史展开分析,有如上述,在《共产党宣言》问世40年后,恩格斯对此做出标注,意识到之前对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没有概括在一起,但随着他们的逝世,对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也留下了不确定性的表述。而在1888年之后,关于两位革命家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没有人再做更改。一直至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仍然表示阶级社会的核心就是阶级斗争,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斗争过程才使得我们人类社会有所发展。但不管从哪一角度分析人类社会历史研究,一定要将人类社会的起源作为基础,不能只对保留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定为历史开始的时间。也可以说阶级社会出现阶级时是与历史研究逻辑不符的。分析历史和社会理论,未能将全部人类历史纳入研究中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要改革现代哲学史社会科学研究,就要重视该方面的研究范围,确定阶级社会的开始就是研究的起点,这比明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起点难度要大得很多,若无法明确导致出现一系列错误。该错误提示没有对阶级社会以及私有制的出现和人类劳动发展进行综合思考,客观表现了历史发展进程。并且随着阶级社会、私有制和人类劳动的发展,人为意志是无法改变客观历史进程的。历史唯物主义将私有制看作是猛兽,并将终极目标设置为消灭剥削,不完整地概括历史就表示对历史观的狭隘认识。

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分析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正是他们之间存在的矛盾推动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20世纪就有表述:“……社会制度的改变不过是其决定作用下的表现而已。……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却是社会经济生活形式的矛盾表现……。”由此可见,分析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间的矛盾,并不是社会基本规律。新的研究表示,劳动内部矛盾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样也是社会基本规律。

四、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分析

回顾历史,在19世纪,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限,而进入20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人类对地球有着更深一步的认识。而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提出批评,并将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纳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但截至今日所有的实践活动中,还未有一个成功的案例说明。另外,受限于时代,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纳入科学社会主义是不合理的。反之,在19世纪建立科学社会主义条件还不够成熟。而在社会认识方面,两位导师则将无产阶级当作是需要经历磨难的一个阶级,将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寄希望于天才人物。因此在19世纪,重新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展开分析,而一味沿用旧思想与现实不符,难以促进社会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者要通过实践活动证明科学,从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理论,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19世纪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所差异,前者提出消灭剥削的理论,而不是之前提出的消灭一切劳动剥削的理论,主要消除寄生性、暴力性的剥削变态劳动,可见人类社会劳动理论又得到完善,避免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并坚定社会主义道路。

五、关于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建立与突破分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是认识基础,未能将物质生产中的生态和变态区分开。在20世纪有过两次世界大战,每一场几乎都让人类面临随时毁灭的境地。变态物质供应使得世界发展得以持续,正是因为没能将物质生产中正态与变态进行区分,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没对此提出任何看法。单从这一方面分析,在20世纪末辨证历史唯物主义与19世纪的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相对比,前者思想要更具完整性。在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人类航天时代的开始。随后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航天研究方向开始转向火星,在1997年7月4日,美国相关探测器对火星展开第一次探索,这也是人类高科技的一大进步。事实证明,自然科学的发展快速,而回看20世纪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明显落后。让现代人感觉困惑的地方,通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发展,如柏林墙被推倒,苏联解体等。奴隶社会有奴隶主和奴隶的存在,封建社会则有地主与农民的存在,而资本主义则是工人和资本家的存在。对以上关系展开深究,恐怕越不能单纯使用其对立关系来分析社会发展,缺少科学根据,因此不能从这一角度分析。因此,随着时间的延长,人和人间的关系不能当作研究社会这一观点已经明确,但反过来看,不从人的角度分析社会,那么又如何解释人的社会呢?之前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从有文字记载的社会开始对人和人间的关系展开探究。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对现代社会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现代国家发展趋向共性。时代进入21世纪,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国际恐怖主义到处恐吓,人们对自身的认识更为迷茫了。因此,现代人类需要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对这个社会进行认识,也就是现代人需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在2016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开展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习表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辨证历史唯物主义是现代社会出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对人类及人类社会起源的认识,同时展示了人类劳动内部矛盾,对现展有一个科学的表述,是可以正确区分物质生产的正态与变态的历史观。辨证历史唯物主义探究中表示常态劳动决定的是常态社会,唯物主义历史观对物质生产的研究中也要正确区分人性生产和变态动物性生产的差异,而不能将历史唯物主义总结为对社会物质生产作用认识。

六、结束语

20世纪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笼统对阶级社会历史展开分析,对原始军事变态劳动动物性方面缺乏认识,对未来战争对人类社会的伤害没有做出解释。辨证历史唯物主义包括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并将人和自然的关系纳入人类社会的研究中,并明确任何自然的对抗可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其中包括均是变态劳动方面的内容,强烈提出要消灭一切变态劳动,实现社会大同。辨证历史唯物主义体现创新性、超前性且有一定的深度,现代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新,可以有效指导中国经济史研究,并且在见证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经济史研究也会展开一个新的方向,跟上21世纪哲学社会科学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田晓忠、李埏先生与中国经济史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5,4(03):135-142.

[2]陈峰:唯物史观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之建立―――以马乘风《中国经济史》为中心的探讨[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04):101-111.

[3]彭凯翔:历史视野下中国经济的长期变迁―――近年中国经济史之计量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15,50(05):178-191.

杨祖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