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下的绿色包装发展与对策研究
摘要:绿色包装又称为生态包装和环境友好型包装,具有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和包装废弃物可处理与再利用的特点。文章以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沧州地区为例,分别从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三个方面提出对绿色包装产业发展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包装;对策
随着沧州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与之相伴,工业发展过程中其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雾霾常见于城市,河道、水域污染,“垃圾围城”,土壤污染等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党的强调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循环经济也被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倡导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绿色包装成为我国新的发展潮流,它遍及包装的各个范畴,包括包装原料、新材料开辟、工艺开发、包装机器、包装制品和绿色包装标准的制定、印刷油墨、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许多方面。沧州的包装工业发展在持续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但是,包装产业资源能源利用率还比较低。据统计,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这与提倡的低碳经济发展理念是背道而驰的。随着网购的兴起,快递包装废弃物占城市生活垃圾的比重越来越大,包装的可降解以及循环再利用显得越来越迫切。
一、循环经济下的政府对绿色包装的支持
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绿色包装是世界包装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由于沧州中小型包装企业众多,落后的生产技术与较小的生产规模,使得绿色包装的发展受阻。与市面上常见的包装相比,绿色包装产品具有较高的生产成本,导致了绿色包装产品具有较高的价格。研发绿色包装材料要有许多先进科技的支持,西方发达国家一直致力于可降解塑料的研究,但研究的成果并没有很好的应用到市场之中,导致了绿色包装产品没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政府对消费者的非绿色消费和企业的生产监管不够,并且也没有大力倡导消费者绿色消费并鼓励企业生产绿色包装。绿色包装的生产和购买需要政府来调节,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正确引导企业的生产与人民的消费观。
(一)用完善的政策支持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如今,我们国家还没有比较完善的财税帮扶政策,去激励企业对绿色包装的生产。包装企业可能会因为动力不足,对生产绿色包装懈怠。政府应该加大宏观调控,对资源回收再利用实施奖励,制定补贴绿色环保产业相关制度等,为推进绿色包装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进而为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满足市场的需求,并为包装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社会引导方面,应大力宣传倡导人们生态环保的生活与消费方式,使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除此之外,为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鼓励再生材料使用,可以充分发挥税收的作用,针对不同的包装材料,设置不同的税率,减少绿色包装材料的税收,增强对绿色包装材料的研发力度,对生产绿色包装的企业减免税收,进而刺激包装企业充分利用绿色包装材料。
(二)以健全的法律法规保障绿色包装产业发展想要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推动包装业的绿色化、环保化发展,就须制定并出台与绿色包装有关的法律法规,用法律强化对包装工艺的管理。在大力倡导循环经济的环境下,我国应制定完善的绿色包装法律法规。例如,制定《绿色包装法》《资源节约法》等,对包装材料的来源和成分以及对人体健康危害等方面进行法律规范。加强对企业生产者的管理力度,要求生产者不但要对绿色包装的整个生产流程负责,对绿色包装的质量,也要严格把关,同时还要承担对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以及再利用。
二、循环经济下的企业绿色包装产业发展
(一)提高企业对绿色包装的认识包装企业要转变生产观念,充分意识到包装绿色化为大势所趋,不断的学习先进的管理与生产方式。企业要想保住自身的竞争力,不可把目光放在咫尺之内,只有认识到包装绿色化的紧迫性,才能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沧州有很多包装企业,但对绿色包装有充分认识的企业并不多,且缺乏相关专业的人才。要尽快摆脱这种现状,首先要改变思想方面的固有观念,增强对绿色包装的认知,了解到绿色包装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包装。包装企业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使用绿色包装有节约资源,消耗低,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潮流等优点,并且可以提升企业知名度。企业获得了老百姓的口碑,企业的效益自然是节节升高。对于企业,要尝试走出去,参观学习国外先进的包装企业,开阔眼界,全面掌握绿色包装的内涵。
(二)引导企业进行绿色包装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各行各业越来越重视绿色理念。对于包装设计来说,绿色理念的全面覆盖是未来发展的潮流。绿色包装设计需要考虑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商品使用和回收再利用等整个生命周期,需要全面考虑在每个环节上的能源消耗和规范操作,使包装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包装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包装原材料,这是整个设计过程的重要一环,包装材料的轻量化、绿色化是绿色设计理念的根本要求。此外,绿色设计理念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包装材料可以回收利用。企业对绿色设计这一概念没有清楚的认识,利益驱使下,盲目的降低成本而忽略绿色发展,而且对资源回收认识不足,忽视了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长此以往,绿水青山的愿望必然落空。因此绿色设计理念应贯穿于企业的发展之中,它应是企业首选的设计理念。
(三)加快研发绿色包装核心技术绿色包装技术的研发需要政府的支持,并且企业要加大科研投入、人才引进力度。校企合作是包装企业引进人才的重要平台之一,大力培养或引进绿色包装方面的技术、管理人才,可以解决包装产业高级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适当的借鉴外国先进的绿色包装技术。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了“4R+1D”的包装要求,要符合消耗低、再循环、再利用、可降解的要求。学习是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的重要途径,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是研发绿色包装技术的有力保障。因此,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指南针,修订完善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包装企业输送有用之才。创新技术,结合包装的实际功能和产品特点,研发环保的绿色包装材料。大力推进高性能、可降解、易分离、可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研发防水、抗压、防震及便携的轻型包装材料,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三、积极引导消费者对绿色包装的认识
(一)倡导新的消费观消费者的支持与合作直接促进着绿色包装的发展。白酒、礼品等商品作为过度包装的重灾区,人们常常把责任归咎于生产者和经销商。然而,消费者的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也是导致过度包装的重要原因。消费者最大的困难是改变根深蒂固的消费观念。追求外表的华丽,会导致了商品的过度包装。如果消费者能够改变传统观念,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新消费观念,社会需求逐渐转向绿色包装产品,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将会进入快车道。
(二)宣传绿色消费的意义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向广大群众讲解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意义。人们应意识到全球自然环境恶化之迅猛与资源枯竭之迅速,自觉学习绿色包装知识,积极传播绿色正能量。包装不应该是废弃物,而是生产原料的另一种形式,从思想上提高对包装的回收循环利用的认识,逐渐增强自己绿色包装的自觉性。
结束语:
保护自然环境,是全世界共同的主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以严重破坏人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代价。随着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匮乏,包装设计中应融入绿色理念。绿色包装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全体消费者、企业、政府以及全社会每一环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够实现。虽然,绿色包装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不过几十年,但只要不断的开拓创新,坚持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科研人员不断地投入到研究开发绿色包装技术之中,有关绿色包装的法律法规逐渐完善,就能够促进我国绿色包装的持续性发展,还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党的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李向阳.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绿色包装法律分析[J].法制与经济,2018(12):97-98.
[3]付芳,周万洋.浅析我国绿色包装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2):76-77.
作者:张书驰 王然 单位:沧州师范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