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循环经济论文 > 生态伦理视域下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研讨

生态伦理视域下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研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2-27 04:03:00人气:349
摘要: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美丽中国”、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之举,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目前,农村循环经济发展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缺乏完整的循环系统、专业人才缺失、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等因素导致农村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着种种困难。基于此,本文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分析农村建立循环经济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切实推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关键词:生态伦理;农村;循环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随之带来资源减少、生态环境破坏、物种多样性减少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21世纪初期,城市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随之增强,大量高污染工厂被转移到经济不发达的城乡,并以这种方式改变了发展落后的面貌。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也让部分落后乡镇的河水不再清澈,天空不再蔚蓝,青山变得伤痕累累甚至成了秃山,因此因地制宜地建设农村循环经济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要手段。本文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分析建设农村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借鉴。1农村循环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可出续发展观”“美丽中国”等理念的提出,在农村掀起了建设循环经济的热潮,部分试点地区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循环经济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大多数农村地区对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很了解。在一些偏僻的村落还维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因此在农村循环经济还存在诸多问题。 1.1农村劳动力素质与生态环境意识相对较差 相对于城镇而言,农村的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低,甚至有的农民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这与城镇居民存在明显的差异。意识作用于行动,只有掌握循环经济的相关知识才能发展循环经济。受劳动者教育水平的影响,农村劳动者并没有掌握农村循环经济到底是什么,或者只是简单地了解,并没有透彻地理解循环经济是什么。农村劳动者坚持固有的传统农业经济和单一的经营模式。这就体现出农村基础教育相对落后,农村劳动者的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导致广大农村劳动者对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从而制约了农村循环经济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此外,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农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来提高产量,由于过度使用也会污染水源和土地,导致农作物的有害物质残留过高,不但影响生态环境,还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1.2乡镇企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近年来,随着国家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在看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背后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由于缺乏有效的循环系统,大量工业三废不断排放,严重污染了城乡环境,甚至有的村落集体发生疾病,“癌症村”“砷中毒”“毒生姜”“镉大米”等一系列污染事件层出不穷,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人们的心理防线,这也折射出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受传统追求利益最大化观念的影响,企业只求经济效益,对于高成本的环保设备和循环经济流水线的购买不屑一顾,把能够降低的成本降到最低,来换取经济效益。同时大部分乡镇企业都是由小作坊或者家庭式作坊做大做强发展起来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并不关注环保,企业内部也没有专门的环境质量评估人员,加之政府职能部门在企业环保审查和处罚环节存在职责缺失,造成一些乡镇企业的老板抱着“用钱了事”和“花钱消灾”的心态去对待环保处罚,总归是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3资金不足制约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周期长,见效慢。我国虽是农业大国,但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一直被延续,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在此基础上要想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程度较低,科技含量较低,农村劳动者的经济收入水平也较低,导致大多数农村劳动者没有足够的资金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同时,虽然我国政府对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持续增加,但是大部分资金都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显而易见,对农村循环经济技术和设施的投入存在明显的不足。 1.4农村循环经济缺少法律制约 随着各种生态问题不断出现,国家开始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先后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果。但是这些法律法规都把重点放在了城市和工业“三废”的处理和循环利用上,很少涉及农村废物污染处理及循环利用,立法缺失导致农村废物得不到妥善处理,不但造成农村环境污染和大量浪费,而且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2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提出建设农村循环经济的建议 立足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一生态伦理的主要特征,在农村建设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循环经济的是农村循环经济的目标。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循环经济的建设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同,部分国家试点的乡村都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前行,农民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少之又少,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循环经济是什么。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分析,综合考虑制约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农村循环经济的建设提出如下合理化建议。 2.1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谈起农民,大家的脑海里面可能就会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一个人穿着工装裤、大背心,戴个草帽,脖子上挂条毛巾,肩上扛把锄头,站在一望无际的长满麦苗的土地上。这只是过去的农民。现在的农村劳动者形象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劳动者已经开始使用小型机械了,观念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依旧是认为经济效益是首位的,往往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完全忽视生态环境。所以农村劳动者普遍没有形成正确的生态意识。在农村,针对农村劳动者自身的特点,可以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宣讲会来提高农村劳动者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多变的形式让农村劳动者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来鼓励广大农村劳动者保护生态环境。只有在正确生态意识的指导下,才能够有正确的实践。总体来说,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需要因地制宜,不但要提高农村工作者对循环经济的认识,而且也要提高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摆脱农村循环经济的困境。 2.2鼓励乡镇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乡镇企业在享受自然资源和政府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循环系统,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突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传统观念,踏踏实实使用各种循环经济生产线,杜绝输送“带血的GDP”。各个企业的负责任人应严格按照国家环保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执行三废的排放标准。此外,政府应当承担起企业监督的责任,鼓励乡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但是对于违规的企业要严惩不贷,对于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操作的企业给予鼓励。建设绿色发展的循环产业链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乡镇企业在为本地区带来就业机会的同时,更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2.3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曾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根据农村自身所具备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发展农村循环经济,选择一条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发展理念,不能胡乱的喊口号。因此,当地在利用农村资源的时候,应进行合理规划,选择适合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模式,在追求经济效益同时,保证生态环境不受影响。所以选择适合的发展理念是一个地区循环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 2.4建设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 目前,农村的半截子循环经济普遍存在,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例如,养殖业产生大量的动物粪便直接堆放在路边,在一定时间后直接作为农家肥施到农田里,这个过程虽然也是绿色生产,但是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建设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是现在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的首要目标。首先,当地政府应当选择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循环经济建设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如果不能够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体系,将会出现理论和实践分离的现象,必然导致经济无法持续发展。其次,国家应当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对农村循环经济的建设提供支持。完整的农村循环经济体系,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指导,需要专业的技术水平,同时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国家应不断加大各项资金投入,用于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相比资金,人才与技术也同样重要,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很少再回到农村去,农村人口教育水平总体较低,缺乏循环经济建设人才,政府应针对循环经济建设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以确保循环经济体系能够完整地落地生根,服务农村,保证农村循环经济健全发展.参考文献: [1]黄秀海.新形势下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思考[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5(11). [2]赖婵丹.绿色发展观探析[J].岭南学刊,2017(5). [3]倪裳.的三重乡愁[J].农业知识,2016(4). 作者:栾祖香 孟杰 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