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循环经济论文 >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协同创新问题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协同创新问题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0-29 09:43:00人气:384
摘要:制造产业链经济发展的循环性差,是导致产业落后于时代的主要原因。发展循环经济,并实现协同创新,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基础。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产业链及循环经济,从技术、投入以及制度方面,分析了制造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协同创新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入手,对其创新方法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为制造产业提供参考,提高协同创新及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关键词:制造产业链;循环经济;协同创新;竞争力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对协同理论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所谓协同,即以发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并充分利用两者的联系,使其相互配合,共同形成一个集成化系统的一种模式。将协同创新模式,应用到制造业产业链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将能够有效解决制造业存在的材料浪费问题,提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可见,为促进经济发展,有必要对制造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协同创新问题进行研究。1产业链与循环经济 1.1产业链 产业链是描述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的一项概念,包括结构与价值两种属性。信息化时代,该概念在制造业中应用较为广泛。制造产业链中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往往由不同部分构成。单独由同一企业生产产品,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困难度较大。因此,生产时,众多公司必须相互联合,形成统一的整体,共同为生产的过程服务。随着上述生产模式的扩大,产业链由此产生。与传统生产模式相比,产业链具有一定的创新性[1]。要求各制造产业,在“协同”的情况下,相互配合,提高生产质量。在此过程中,制造产业的协同创新效果是否良好,则是决定最终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 1.2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所形成的一项经济模式。该模式要求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情况下,使社会各行业得到发展与进步。循环经济的出现,引起了国家以及制造业的高度重视。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参与产业链的每一个企业,都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与其他企业联合。在实现“协同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2]。可见,为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及竞争力,有必要将产业链纳入到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创新,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上述发展模式,对国内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市场活跃度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2制造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协同创新问题 2.1技术创新问题 制造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协同创新问题,体现在产业链发展技术、产品处理技术、产业链创新技术,以及废弃物处理技术四方面。就产业链废弃物处理技术而言,制造产业链生产的过程,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废弃物。上述废弃物如丢弃在环境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与循环经济理念相背离,对产业链的发展不利。可见,为提高制造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将相应的处理技术,应用到技术的协同创新过程中较为必要[3]。需注意的是,技术创新过程中,产业链中的所有企业,均应有所作为。需要共同对技术进行研发,适当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对本国技术进行创新。从而通过协同创新的方式,改变现状,提高技术的配套性,使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2.2投入创新问题 协同投入,同样是提高制造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途径。制造产业链发展过程中,构成产业链的各个企业,是否能够协同投入大量的经费、人力以及物力,均属于决定循环经济是否能够实现的主要因素。生产时的技术水平,不仅决定着产品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决定着产品对外界的影响。循环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大量的人力、财力及物力投入。技术水平低的产品,在环境及资源保护方面,投入往往较小。因此,产品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同样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平。导致技术研发水平低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人才不足,另一方面则在于协同投入不足。加大经费的协同投入,能够有效增强产业链的后备动力。从而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来看,我国制造产业链的发展,还远远未达到上述标准。加强协同投入创新,已是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2.3制度创新问题 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合作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创新,以及科学技术创新三方面。就合作机制而言,制造产业链中的企业,是否能够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相互协作完成生产。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产业的环境效益。如企业与企业之间难以沟通,集成效应将难以实现,合作效果也将大打折扣。就激励机制而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均为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发展期间,企业对循环经济,以及协同创新的相关问题不重视。因此,企业所具备的协同创新能力同样较低。为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制造产业链中的企业,必须大量投入人力、财力以及物力资源,生产成本将显著提升。如未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给予鼓励,循环经济的实现,将面临较大的阻碍。 2.4创新缺乏连续性 制造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以及经济发展方案,一般难以达到完善的水平。必须确保协同创新的过程具有连续性,方可使发展方案得到持续性的优化。但就目前来看,制造产业链中的企业,虽能够相互协同合作,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方案。但当方案确定后,却很少给予改革及优化。鉴于社会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需求,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仅以同一方案为依据进行发展,极容易导致方案的针对性与适用性逐渐消失,对循环经济的发展不利。可见,为使可持续发展理念得以实现,制造产业链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使协同创新的连续性得以提升。3实现制造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协同创新的途径 3.1协同进行技术创新 为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协同创新,可采用以下方法,对技术进行创新:第一,产业链发展技术:制造产业链可视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发展技术进行创新。确保企业发展所秉承的理念,均能够与国际接轨。从而达到保护环境,提高制造产业链环境效益的目的。第二,产品处理技术:制造产业链中,产品处理不合格,容易对循环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对产品处理技术进行创新。例如:生产过程易产生废水的制造产业链,可将连续循环曝气系统,应用到污水处理过程中。利用间隙为15mm的机械格栅以及沉砂池,使有机物与悬浮物,能够沉淀在池中。第三,废弃物处理技术:制造产业链应对废弃物处理技术进行创新,通过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方式,使循环经济得以实现。 3.2协同加大产业投入 加大研发以及设备投入,是提高制造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链中的企业实现协同创新的主要途径。对此,制造产业可适当增加研发资金,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水平。除此之外,还应积极引入各项信息化设备,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保证。例如:制造产业可将“产业链分析系统”应用到生产过程中。产业链运行过程中,该系统可自动收集产业链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如某制造产业在发展指标方面出现了异常,系统会立即提醒该产业的经营人员,对异常现象给予处理。当A制造产业需与B制造产业联合时,两大产业需同时利用信息化系统,互相提供详细的数据。确保两者能够实现数据交换,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解决协同创新问题,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3.3协同改革发展制度 积极改革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以及联动反应机制,对循环经济的实现,以及协同创新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国家可建立激励机制,对制造产业链中表现较为优越的企业,给予资金以及技术鼓励。而制造产业链中的企业,则应与客户相互沟通。鼓励客户针对自身存在的创新性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如客户所提出的建议可行性较强,企业则可给予一定的奖励,并采纳其建议,提高制造产业链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使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够得以体现。制造产业链中,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一旦某一企业改革了制度,必须主动与其他企业联系,向其介绍技术的改进思路。从而带动产业链中的其他企业,对制度进行改革。在实现协同创新的基础上,达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目的。 3.4实施全过程创新模式 所谓全过程创新模式,即包括方案制定、方案实施、问题分析,以及方案优化四大流程的协同模式。该模式本身既具有循环性强的特征,又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模式实施过程中,制造产业链中的企业,可首先各自分析自身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共同制定发展方案并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中,每个企业均应观察方案是否存在漏洞。一旦发现漏洞,产业链中的企业均应共同召开会议,商讨解决方案。新的方案执行后,同样需经上述过程被验证。采用上述模式发展,能够使产业链中的各企业全部参与到发展方案的创新过程中,实现协同创新,进而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4结束语 综上所述,制造产业链如能够将协同创新理念,应用到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将可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社会与环境效益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对此,我国制造产业链,应通过积极创新制造技术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在此基础上,积极与其他产业联合,加大生产投入,改革生产制度。从而达到提高产业竞争实力、促进国家发展的目的。参考文献: [1]龚苗苗.我国绿色包装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8,11(4):9-12. [2]张举钢.破解矿产资源产业链发展困境的路径探索《基于循环经济的矿产资源产业链技术发展路径研究》书评[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38(4):141. [3]郗永勤,周雄勇.循环经济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发展案例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4(3):74-81. 李婧瑗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