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教学问题
摘要: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是环境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对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根据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特点,围绕教材建设、案例库建设、授课方式多样性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材建设;案例教学
2017年10月,总书记在中共报告中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科学部署。社会发展对环境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需求将更大,对高校环境类专业大学生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环境类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既要考虑学科特色,也要兼顾社会的实际需求。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是环境类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随着社会的需求,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存在问题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是环境学科中一门比较重要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与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类似,理论和实践要求较高,对于从事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相关工作非常重要。但是,该课程与专业基础课如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等课程不同,缺乏相对成熟的理论和知识体系,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一)缺乏合适教材
目前,设有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相关课程的高校,选择教材差异较大,课程内容不同,深浅不一。据本文调查,作为高等教学教材出版的重点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只有规划教材《化工清洁生产技术概论》《清洁生产导论》等,其它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也不多。这些教材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偏重理论概述,与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基本理论基础、清洁生产评价方法及审核程序、清洁生产实施途径、清洁能源和产品、生态农业和工业(或农业循环经济、工业循环经济)、循环型社会等。从内容来看,重在理论讲解,案例也以国内外典型案例为主。教材中缺少实践内容,如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和程序,均按照“筹划与组织、预审核、审核、方案产生与筛选、方案确定与实施、可持续性清洁生产”等环节展示。这部分内容有相对容易理解的部分,如筹划与组织等;也有不好掌握的内容,如财务分析等。大部分教材以讲解过程为主,缺乏必要的案例解析,难度较大。再如,循环经济模式,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属于循环经济的一部分内容,但教材中例子相对较少,大部分都是经典案例,国内最新、更加实际的案例不多。2.教材较少,编制时间长,更新慢,国家新政策、新法律法规落实不够以高等教育出版社为例,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方面教材不多,仅有2007年和2006年出版为数不多的教材。由于教材更新较慢,相关法律和法规、行业标准等没有体现,典型示范园区、示范工程在教材中也很少涉及。例如,2010年后新增数个清洁生产行业标准,2017年陆续颁布排污许可制度、环保税法等,教材都没有涉及。目前,教材提供的大部分是20世纪中叶国外典型案例,对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帮助不大。
(二)授课方式单一
授课方式仍然以理论授课为主,主要是清洁生产主要理论,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环境容载力理论,废物与资源转化理论,最优化理论等。理论知识枯燥,内容繁多,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与当前人们的认知存在巨大差距,单纯的理论讲授无法改变人们对知识的认识。例如,“清洁生产”不同于“末端治理”,大部分学生认为降低污染的根本途径仍然停留在末端治理。再如,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生态工业与传统工业的区别,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等等,这些内容采用单纯的理论授课效果并不理想。
二、对策
(一)编写新教材,建设辅助案例库
一门好的课程,需要一本优质教材。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较多,清洁生产方面包括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基本理论基础,清洁生产评价方法及审核程序,清洁生产实施途径,清洁能源和产品;循环经济方面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节约型社会等。单纯的知识讲解,学生以记忆为主,应用能力提高相对薄弱。因此,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材应该理清知识体系、知识应用环节等。另外,根据现实情况,重点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突出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和程序,并辅以法律法规、标准、案例等内容,加深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掌握,后续开展清洁生产相关教学。突出循环经济概念,辅以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加深学生理解宏观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该加强案例库建设。以清洁生产审核为例,开展清洁生产的行业很多,如水泥、石化、酒精等。然而,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不会对每个行业都很了解。为了更好熟悉行业清洁生产标准、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了解清洁生产水平,建设高质量案例库十分必要。在案例库中,通过近些年的案例展示行业标准,展示清洁生产审核过程和成果。通过案例库建设,不仅可以扩大授课范围,也可以直观了解清洁生产审核过程。
(二)探索案例教学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虽然是一门重在讲授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相关理论的课程,但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下,更应关注相关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很多内容需要提供更加生动的案例来展示。多个法律文件已经为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提供了规范性的指导,实践中有更多政策和实例支持。《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法》等法律文件明确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定义和范围。对于学生来说,通过法律文件的描述,无法更深入地理解定义。因此,通过必要的案例阐述法律文件规定的内容,对于更好地掌握这些基本理论十分必要。国家已经陆续或修订了数十个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如《清洁生产标准――酒精制造业》《清洁生产标准――水泥工业》《清洁生产标准――合成革工业》等。单纯介绍相关标准,对于未接触过企业生产的学生来说太抽象,行业间的差别导致学生很难从直观上掌握相关知识,以及行业清洁水平。因此,结合标准,提供一些具体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工艺流程、能耗和物耗、产污环节、环保措施等),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基本情况(各企业生产情况、产品副产品去向、企业间合作关系、区域环保措施等),有条件的话提前进行实习等,对于理解和掌握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十分必要。课程知识与当前人们的认知存在差距,需要通过案例改变对知识的认识。例如,“清洁生产”不同于“末端治理”。为改变大部分学生根深蒂固的观念,在讲授该部分内容前,通过引入一些案例,导入清洁生产的核心是全过程控制,通过鲜活的实例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授课结束后,结合案例库,通过实际案例展示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区别,通过案例贯彻授课始终的方式来提高授课质量。再如,生态工业与传统工业的区别等,这些知识内容可以提前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介绍,深入剖析各工业区内运行方式。
三、结语
社会对环境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对高校培养学生从事清洁生产审核、了解循环经济相关宏观政策提出了更高要求。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的授课质量,是每一位专业课教师关注的重点。在社会需求下,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编写新的课程教材,加强案例库建设,改变授课方式,多途径提高该课程授课质量,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鞠美庭,楚春礼,刘海峰.环境科学专业核心知识单元与核心课程设置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6(2):38-41.
[2]陈润羊.基于行动导向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教学改革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1):143-145.
作者:薛建良 胡术刚 高宇 李琳 张文睿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