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循环经济论文 > 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理论

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理论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1-01 15:39:00人气:330

摘要:介绍了传统经济学的理论缺陷,着重分析了循环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生态问题,还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解决目前的生态问题。

关键词:传统经济;生态经济;自然生态;循环经济

1传统经济学的弊端

传统经济学(TraditionalEconomics),是指以“经济人”为理论前提假设来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与各种经济关系及其发展逻辑、规律的科学,是传统经济运行模式背后的主要理论基础。正如科斯所说,这是“关于私有制度的经济学”,是以“经济人”为基本前提假设,以“市场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学。传统经济学注重个人,强调利润最大化,把对个人欲望的满足视为幸福感。不论是在100多年前建立的以充分的市场竞争为前提的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无不将“经济人”这一传统经济学特征发挥到淋漓尽致。在长达几百年的工业文明时段中,工业文明给予了传统经济学“自私、理性”价值观的合法性,并使其依托自身发展壮大,成为占据中外话语霸权地位的主流经济学[1]。人与自然本是相互依存、共生的复杂生态系统,这个复杂系统包括社会系统、经济系统、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传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市场经济”限制其对自然系统的认识,忽视自然系统对经济系统的基础性作用,让传统经济学成为一门“无根性”的经济学说。在过去的几百年里,有传统经济学家构建的经济学框架通过改变量等方式解决生活中的经济问题,使传统经济学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近些年来,社会和科技快速发展,让传统经济学家的这一老旧经济学模型框架失去了对当下社会的“把控”,在这一框架之下的概念和变量也落后于时代。在当下认识论的角度下,自然生态作为整个复杂生态系统中的基础,传统经济学自始至终也没把自然这一变量纳入经济学框架之中,忽视自然、过度利用自然、把自然当作一个巨大的垃圾处理场,无不说明传统经济学在当下发展之中的弊端。

2传统经济学与生态危机

在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里,剩余价值的产生主要经历“购买―生产―销售”3个过程。购买是指购买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原材料是指“非人为再生产”的资源。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自然资源是基础,脱离自然资源整个过程将无法进行。传统经济学一贯忽视生态,视一切“非人为再生产”的自然资源为免费、可随意获取的,这种“自然免费论”导致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自然资源,忽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虽然取得了经济高效率,但生态系统被大肆破坏,造成严重的生态赤字,在一段较长的历史阶段内一步步加剧人与自然之间的危机。传统经济学追求利润最大化,试图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谋求可货币化的最大利润和物质福利的这一本质,决定了传统经济学无法解决生态问题。假设一个企业从自然界获取了足够多的原材料之后,很快进入到生产销售环节,并最终能够按照传统经济学的模式获取最大的利润。但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弥补从自然界攫取原材料的损害,这个企业必须拿出利润中的一部分进行补偿。这样一来,成本增加,利润就减少了,与传统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相违背。作为传统经济学下的理性“经济人”,成本外部化是利润最大化的最优方式。弥补对外部生态的破坏,增加企业内部的生产成本,不符合传统经济学“经济人”的假设[2]。

3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从形式上看是封闭的物质循环流经济,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学,是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先在性为前提,遵循生态规律的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相比,循环经济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学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3.1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生态经济学

3.1.1国内生态经济学的兴起

国际学术界对于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学者雷迪尔•卡逊在1962年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批判了杀虫剂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震惊美国各界,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国内的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一批农林学家和农业工作者,以农业生态研究为基础,在不断实践和研究中逐步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第一部生态经济学专著是许涤新、马世骏、刘思华主编的《生态经济学》。1980年8月,许涤新在青海省西宁召开的全国畜牧业经济理论论坛讨论会上提出:“要研究生态经济问题,逐步建立我国的生态经济学”。王松霈说“生态经济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沙漠化、水土流失、全球气温上升、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登上历史舞台,全世界都面临着自然环境的巨大挑战,是生态经济学兴起的主要原因。山东人民出版社在1995年7月出版了马传栋的《资源生态经济学》,马传栋先生指出生态经济学的宗旨是要探索人类实现资源、人口、经济、社会与生态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对策,为解决中国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3]。

3.1.2生态经济学的内涵

有人认为生态经济学属于生态学,也有人认为生态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但越来越多的人赞同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1989年,Costanza指出生态经济学既包括利用传统经济学的方式研究经济活动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也包括用新的方法研究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联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认为,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从最广泛的领域阐述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联的学科,他视生态系统为经济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者的共同点是都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联系作为生态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4]。我国经济学家腾有正认为生态经济学是一门具有二重性的学科,兼有理论和应用,是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学科。生态经济学涵盖的范围包括经济学、生态学、生物学、地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生态政治学、生态伦理学、环境经济学等。在人们研究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边缘性质时,往往会遗漏生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特性―――时代性。目前世界面临一系列生态危机,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气温上升、酸雨、沙漠化等,并且没有一门学科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生态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将新问题的产生和处理纳入到生态经济学,以帮助不同地区出现同样问题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解决问题,以此保持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活性,使其处于时代前沿[5]。

3.2发展循环经济的方式

在“社会―经济―自然”这个复杂生态系统中,企业是关键一环,企业不仅是大多数物质产品的直接提供者,也是大多数废弃污染物的生产者。一直以来,市场经济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对发展循环经济造成了巨大阻力。因此,要发展企业循环经济运行机制,必须用生态理性替代经济理性[6]。理性“经济人”是无限理性的市场行为主体,拥有完备的市场信息,可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获得最大利润。正如纳什均衡理论:理性“经济人”拥有完备的市场信息,会考虑到自己和竞争对象的所有市场选择,双方会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做出最优选择,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但赫伯特•西蒙认为,这种“经济人”的“完备性”是有缺陷的,“完全理性经济人”更是荒谬的,他认为“行为主体追求理性,但不是最大限度地追求理性,只是有限理性。市场行为主体获得的信息既不完备也不对称。市场环境是复杂的、不确定的。人的认识有限度,不能精确地估计现实的概率”。所以,西蒙认为市场行为主体的选择是“满意”,不是利润最大化。在当代社会文明价值观下,“满意”不仅包括可货币化的利润和社会财富,还包括自然生态、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对自然带来的污染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自然生态问题自然而然地被纳入到企业所追求的“满意”中。那么企业或市场行为主体就从“自私的人”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具体来说,将生态自然问题纳入到“满意”范畴,就是在算上投入与产出的效率问题上,考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值,再扣除对大自然污染和破坏的代价。坚持做到3个最小化,即生态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破坏最小化、自然资源消耗最小化。例如,某流域的陶瓷企业每年可以产出几亿的财富,但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投入十几个亿也难以治理,这种单纯的经济增长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不经济”。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关注和政策投入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推动力。1998年我国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3R”原则,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为指导原则。2009年1月1日《循环经济法》开始实施。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通知,提出循环经济的基本方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指出发展循环经济的3大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2016年我国生产者责任制度初步形成,将生产者对其产品承担的资源环境责任化,从生产环节延伸到产品设计、流通消费、回收利用、废物处置等环节。

参考文献:

[1][美]弗里乔夫•卡普拉.转折点[M].卫飒英,李四南译.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杨通进.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3]张连国.从传统经济学到生态经济学[J].社会科学辑刊,2005(3):59-64.

[4]张连国,栾贻信.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J].东岳论丛,2005(2):87-91.

[5]张连国.广义循环经济学的生态经济学范式[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

[6]肖良武,蔡锦松.生态经济学教程[M].成都:西南财经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田玉川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