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土地管理简述
摘要:近年来,城市用地问题日益突出,像用地紧张、用地浪费等,长期以往,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循环经济的出现,使用地问题得到很好的管理,循环经济在经济和社会方面,指导城市用地向可持续使用方向发展,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关键词:循环经济背景;城市土地管理;问题;建议
城市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地利用,使城市不断进行扩张和发展,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激增,城市对于土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对土地的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土地使用现状。本文主要针对循环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土地管理展开论述。
1循环经济概述
1.1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人作为参与者,借助当今的科学技术,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利用,通过对产品进行生产、使用、废弃等过程,来使经济效益得以实现。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使自然资源在得到有效利用的同时,还实现了循环重复使用的目标,这样就避免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使经济发展向生态型方向靠拢,这就是循环经济的内涵[1]。当今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很多严重的问题。一方面,人口的激增,使得地球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得到快速的消耗,另一方面,工业的发展,使得资源在大量消耗的同时,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循环经济应运而生,使人们在这种经济观念下,对于自然资源使用和经济发展方面有了很好的认识,能遵循客观规律进行经济活动。循环经济的内容就是在使用自然资源进行经济生产活动时,要使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使其产生的废物能得到二次或多次利用,这样就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循环重复利用和废物减少的目标,还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经济方面讲,就是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高质量、高价值的产品。总之,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有机结合,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得以实现。
1.2循环经济的原则
循环经济原则有三种,简称3R原则,是因为这三种原则的英文形式中首字母都是R,它们分别是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从原则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循环经济的内涵。减量化原则,就是对原来的资源使用量进行减少,加强技术的使用和对各方面的调整,使产品生产只使用有限的资源,就能实现高质量生产、低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目标。再使用原则就是使产品在保持原有性能的基础上,能最大程度地对其进行有效利用,使其的使用周期比预想的长。再循环原则就是产品在被废弃后,能回炉改造成新的产品,这样就实现了资源的循环使用。
2目前我国城市用地现状
2.1城市扩张占用耕地多,存量土地粗放利用
城市向外扩张,城市才会有发展的余地。近年来,我国城市市辖区的面积正呈逐年增长的模式,城市建成区范围也在增大,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已经超过国家定额。这些城市扩张会占用大量的耕地,但是在扩张后,却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利用,有一部分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此外,被粗放低效利用的土地在城市土地中也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2.2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虽然进入信息化时代,但在目前,国内的工业发展形势还是很迅猛的,工业发展就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而其他第二、第三产业用地则自然减少,所以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一点都不合理,这样的后果就是会延伸出住房紧张,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交通紧张等问题[2]。并且在城市中心区,很少有服务型产业分布,这一点和国外恰恰相反,且优势地位所分布的大多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业分布也十分密集。这种结构没有将土地所在区位的优势体现出来,使土地利用不合理同时,也没有使土地利用率达到最大。
2.3开发区数量增多,且用地粗放
为了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各种开发区层出不穷,开发区的数量虽然相比之前要多,但是用地粗放,对其投入的资金不足以支撑开发区的建设发展,所以土地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一些开发商在将这些开发区的地皮使用权拿到手后,没有及时对其进行建设,这种土地搁置问题,使得土地资源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得到利用,就造成了土地浪费问题,这一点都不符合循环经济观[3]。
3循环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土地管理建议
3.1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从源头控制用量
在循环经济的原则中,减量化原则也是输入端原则,就是从源头上控制自然资源的使用量,在循环经济背景下,土地资源的利用,也要遵循减量化原则,从提供土地资源的源头进行控制,使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以此,在增加土地价值的同时,还使用地者加强对土地利用规划,使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在源头控制中,相关的政府部门起着决定作用,政府要提高土地使用批准的门槛,在土地利用规划上严格管理,从而对城市土地进行宏观管理,首先要确立土地规划相关方面的法律,在进行土地管理时,要严格依法执法,杜绝开发商行贿批地的行为,以此来控制城市扩张速度,使城市发展规模在一定的时期内,不会发生大的改变。此外,还应关注土地用途问题,杜绝大面积的占用耕地行为,旧城区的土地用途要遵循相关法律,以用途分区为依据。
3.2存量土地内涵挖潜,防止建设用地增加
此建议遵循的是循环经济中的可利用原则,就是对土地进行多次利用,使其的使用周期得到延长。为了适应更多的人群,为了满足经济的发展,现有的土地规模已经不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所以城市要向外进行扩张,但是扩张的土地是有限的,所以只能是治标不治本,长期以往,还是会出现土地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城市要从内部解决此问题,对城市中的存量土地进行有效的挖潜,将浪费的土地资源全部利用起来。所谓的存量土地是指处于优势区位,却没有被很好地利用,而又分布不集中比较零散的土地,要加强对其的利用,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土地置换或者土地规划的方式来使其的用途得以明确,将其与周围的土地集中起来,重新进行功能的配置,使其的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率得到提高,总之就是使城市土地的使用空间增大,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重复使用[4]。 3.3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循环使用
此建议遵循的是循环经济中的再循环原则,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合理优化,使土地资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得以多用途使用,也就是使其可以循环使用。在土地进行下一用途的使用时,要查看土地的质量问题,根据土地质量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土地用途,比如耕地在质量达不到种植标准要求后,可用作质量要求相对比较低的建设用地。从根本上讲,土地的可循环利用的前提就是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所以城市应该将商业区,居民居住区与工业区,还有农业区的用地结构合理安排好。
4结束语
循环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土地管理遵循三个重要原则,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节省了用地成本的增加,还保护了环境,相关人员要遵循三个原则,对城市土地使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使城市土地使用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1]郑晓俐,乐晶.循环经济下的城市土地管理[J].池州学院学报,2010(04):38-40.
[2]鲁佩琛.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7(03):234.
[3]胡国军.“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国际研讨会”图片报导[J].上海国土资源,2016(04):2-3.
[4]侯丽鸿.谈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J].山西建筑,2014(03):34-36.
南燕 上海市青浦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金泽所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