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当前石化产业应对资源供给的压力以及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盘锦辽东湾新区石化产业基地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容和模式,并就如何推进循环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石油化工业;循环经济
一、石油化工业循环经济内涵
1.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原则是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其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2.石油化工业循环经济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钢铁、电子、建材、农业等部分的发展,但同时石化产业也是能耗物耗水平高,污染严重的产业。为减轻石化产业发展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石化产业对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二、辽东湾新区石油化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盘锦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全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就坐落在此,辽河油田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开采经验,同时也十分注重持续、稳定、高效的发展油气生产,更是具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优势和专利优势、人才优势,这些都为辽东湾新区发展石油化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盘锦作为省城4大石化基地之一,在近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央企优势打造辽宁石化产业新优势的过程中,更是独占鳌头、辽河油田和华锦集团均位列重点项目之中。盘锦这个老城将在诸多优惠政策的影响下改容换貌。将成为重交沥青、环烷基润滑油、合成树脂等综合石化产业基地。石油化工行业历来是盘锦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石油化工行业开启了整个盘锦市的繁华,盘锦建市之初,盘锦的经济实力在全省排列倒数第2位。而如今,盘锦市的国民生产总值绝对额在2014年省内14个市中已位居榜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00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13400元,增长17.5%。在全国55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万元的城市中列第5位,是全国36个率先进入小康行列的城市之一。盘锦建市仅30年,从经济基础最薄弱的小市一跃成为辽宁省的强市,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油田扩张拉动的结果,石油化工产业拉动的成效。石油化工业既然带动了盘锦市第一次的经济腾飞、那么在辽东湾新区诸多优惠政策的影响下,在辽东湾人的不断努力下,石油化工行业亦能在辽东湾的经济发展浪潮中起好发动机的作用,带动整个辽东湾经济的腾飞。所以辽东湾经济的发展应利用好盘锦内地的经济优势优先发展石油化工业,用石油化工业带动辽东湾经济发展,用辽东湾经济的发展带动整个盘锦经济的飞跃。辽东湾新区近期和远期的发展目标涵盖了重交沥青和合成纤维和有机化工等为盘锦乃至这个辽宁的汽车、道路、和电子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在开发区内部,石油化工业同样可以作为核心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由于石油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它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可以大幅度的带动经济发展,但是其三废对环境的破环作用亦非常大,虽然市委市政府一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这必然会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给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带来阻碍。由于在国民经济产业链上,石油化工行业处于上游位置,可以带动、促进下游产业的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适时提出整好破解这一难题,加强企业间特别是大型骨干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支持华锦集团、北方沥青等大型企业之间建立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稳定的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协作关系,整合产业优势,促进企业的共同发展,形成上下游产业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生态模式,建立起良性循环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接续腹地产业、实现转型复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和沈阳经济区建设三大国家发展战略构想的确定,为盘锦实现向海发展、全面转型,建设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便捷出海通道带来契机。作为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试点城市,盘锦向海发展、构筑蓝色文明产业,将成为城市区域地位和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助力。辽东湾新区处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主轴和渤海翼起点上,区位优势明显,是东北经济圈区域开发开放的门户。辽东湾新区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即是盘锦腹地“辽河油田”产业的延续、同时也是石化产业链条的拓展。是实现沿海、内地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的具体体现。
三、石油化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1.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
辽东湾新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的,不可能再走过去靠投资拉动、粗放生产的老路。从辽东湾的发展实际情况看,我们必须在招商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上创新,在企业的管理模式上创新,在企业人才的引用机制上创新,在人才的培养体制上创新,从而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2.利用原油乙烯资源发展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辽东湾新区是以石油化工产业为支柱。石油化工产业链重点突出炼油-化工一体化的特点,通过对炼油工艺的优化,在生产油品和乙烯的同时,延伸生产合成材料及其他石化产品包括各种油品、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环氧丙烷、聚氯乙烯、醋酸乙烯、EVA、对二甲苯、环氧乙烷、乙二醇等市场缺口大,近年来进口量大的产品等。使上下游一体化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循环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3.对民营企业加大投资力度
对于重要的民营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同时,引导资金,支持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鼓励企业进行内部挖潜,技术升级换代以及盘活存量资产。对于新建项目,要充分论证,优化投资方案,加强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在重点项目设想中主要考虑依托国有企业和引进外资做大做强。同时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在石油化工方面的投入。
4.引进专业人才,搭建企业信息平台、强化支撑体系
增强人才储备、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搭建高效完备的循环经济信息平台,在循环经济信息的搜集、建立信息库以在促进企业间交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强化支撑体系,有利于循环经济工作的顺利开展。
5.初期以石油化工业为核心,带动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
石油化工业作为一个资源型行业、对原材料的要求较高、对环境的影响大,对土地面积要求比较大。所以初期利用盘锦市的资源和技术优先发展石油化工业,之后均衡带动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培养另外的经济增长值,保持辽东湾经济长期均衡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循环经济的理论与研究方法[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2]邓南圣,吴峰.工业生态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鞠冉 单位: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