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从古至今,无论阶级关系发生什么样转变,农民始终是我国的主要生产力量。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不断的上升,导致人均土地占有量急剧下降,所以改变传统的农业增长方式迫在眉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如箭在弦上,势在必行。循环经济在我国农业发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进行阐述,并分析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现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从而为我国的可持续农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现状;解决措施
1农业循环经济内涵
农业循环经济是指充分利用资源与环境给农业发展带来的便利条件,将不同种类的生物进行重复利用,形成内部循环,力求用最小的成本去获取最大的效益,关注资源的用度及走向,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这不仅是农业循环系统的必然发展方向,也是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
2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现状
农业生产过程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利用一些外在辅助因素,将种子培育成粮食或蔬菜果实的过程,这个能量转变的过程中会涉及许多生物质,这些生物质之间的重复利用便形成了农业循经济发展模式。这个模式是把握能量与生物质平衡的关键所在,更是农业生产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是利用有机肥来进行能量转换,这样的生产过程太过于封闭,已不适应当前高效社会的需求,所以农业循环经济应运而生。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农业生产系统要根据外界环境与能量本身的特点不同,选择不同辅助方式进行高效生产,将能量循环的内容进行扩大。化肥农药、石油燃料、塑料薄膜这些东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普及应用,在提高劳动生产力与作物产量上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是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化肥农药、石油燃料、塑料薄膜的不当应用会导致食品的安全性能降低,并且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增加畜禽的成长速度,在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大多含有激素,这就导致畜禽的排泄物无法全部应用于作物生产,这样以来就造成了物质浪费,如果将其排放于河水中,又会造成新的污染形成,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3提高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3.1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进行农业循环经济规划不能只喊口号,要制定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法,将其迅速落实到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这离不开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农业部门制定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具体方法、最终目标,并监督工程实施保障体系的顺利运行,确保在不破坏生态平衡与环境的基础上,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2提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识和技能
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宗旨是为了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发展,而农民又是本产业的主要支柱力量,所以在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过程中要注重农民对本模式思想意识及技能培训,只有农民充分的理解到本模式所带来的效益及优势,才能更好的将全身心投入工作。加大思想意识培训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报纸广播等方式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进行普及灌输,给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生产观、价值观。加强技能培训力度主要通过对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规范与标准化渗透,让可持续发展战略扎根到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3.3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对科技的研发力度主要包含关键技术研究与再生利用技术研究两大方向。关键技术研究是指对创新实用型的生态利用技术、高效利用秸秆技术、安全生产无公害产品技术等研究;再生利用技术是指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农用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等;通过大力研究与开发这些科研技术来提高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进度,建立体系完善的综合利用系统,实现小投入大回报的运转模式。
3.4要建立完善的推广体系
农业技术推广是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途径,但是如果单纯的依靠政府力量去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治标不治本。我们在推广过程中可以按照以下流程去做:(1)确定编制。依据当地环境与生产力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确定宣传推广所需要的具体人数。(2)明确责任。进行技术推广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新技术的引用,对农民进行新技术培训以及农产品的质量监督。这些职能的责任要明确到个人,保证每一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建立推广机构必须要在坚持以上原则的基础之上,建立多元化体系,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中的作用。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要想快速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要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首位,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环境是农产品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为了充分发挥能源与环境在经济循环模式中的应用,实施符合我国国情与地区特点的农业循环经济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董淑阁.关于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02:36-38.
[2]冯长.探析我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D].河北大学,2007.
[3]邵梅丽.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8.
[4]刘荣章,曾玉荣,周江梅,翁伯琦.关于农业循环经济若干理念与模式的探讨[J].福建农业学报,2009,06:592-595.
[5]徐峰.潍坊市滨海开发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作者:王群玲 单位:濮阳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