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循环经济论文 >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论文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论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6-11 22:17:00人气:392

一、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型经济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循环经济作过相关探讨的学者为数不少。学者们纷纷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和描述循环经济。例如,张忠华、刘飞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传统的数量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①施春梅则认为:“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

②郭晓岩和王玉辉则在可持续发展的视域下重新定位了循环经济,认为“循环经济不仅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在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增长制约要素、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一种公共财富阶段的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而且是建立在人类生存条件和福利平等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生存方式。”

③尽管学者们对循环经济的具体表述不尽相同,但核心内涵却是一致的。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或者说,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的一种具体样态。事实上,生态经济具有多种具体样态(如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循环经济只是其中之一。如果读者要再进一步追问生态经济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呢?对此,复旦大学肖巍教授作了深入研究,肖教授在《可持续发展进行时》一书中这样写道:“生态经济就是遵循生态学原理和规律的经济。生态系统经过长期演化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工艺流程,使自然物质得以多重利用和循环再生。如果人们能够以高效、循环和友好的方式来利用自然,使之进入生生不息的代谢循环(metabolism,即新陈代谢或物质变换),形成生态化的运作模式;那么,人的经济活动就可以在地球资源的承载范围内进行良性循环,促使人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均衡地、可持续地发展。”

④从肖教授对生态经济的这番论述不难看出,生态经济的核心思想也恰恰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所以说,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的一种具体样态。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减量化、再利用与再循环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减量化”、“再利用”与“再循环”是循环经济的三个基本原则。我们知道,“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对应的英语单词分别是“Reduce”,“Reuse”和“Recycle”,而这三个单词均是以字母“R”开头的,故通常简称为“3R”原则。学界一般认为,“减量化”是就“输入端”的角度而言的。我们知道,追求效率的最大化是企业的重要目标之一。所谓“效率”,就是“产出与投入的比值”,用公式表示即“产出/投入”。很明显,提高效率就意味着“产出相同的情况下投入减少”或者“投入相同的情况下产出提高”,二者至少要满足一项。如果“减少投入”和“提高产出”二者能够同时满足,那当然是提高效率的绝好方法。“减量化”正是从“减少投入”的角度来说的,“减少投入”意味着节约成本,旨在“从源头上”节约能源资源。如果说“减量化”是就“输入端”而言的,那么“再利用”则是从生产过程来说的。所谓“再利用”,是指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充分利用原料。要实现“充分利用”,并非是一次性完成的,往往要通过多次利用才能实现。充分利用原料,目的就是提高原料的使用率,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废料,使工农业废料尽可能地减少。一方面要努力将生产排泄物的量减小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又要将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率提高到最大限度。事实上,在原料和辅助材料的利用率都提高的情况下,客观上也就减少了生产排泄物(即工农业废物)的量,所以说这两个方面在本质上是内在统一的。“再循环”原则,通常具有不同的翻译方法,有些地方也称作“资源化”原则,二者名异而实同。“recycle”这个单词显然是由“cycle”和前缀“re”这两部分构成的。我们知道,“cycle”具有“循环”的意思,而前缀“re”则表示“再次”、“又一次”。可见,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译的话,“recy-cle”确实应该翻成“再循环”,然而这里的“再循环”实际上却内含着“资源化”的蕴意。人们常说“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再循环”意指生产排泄物的回收和循环使用,将垃圾重新转化为资源。所以,“recycle”原则无论是翻成“再循环”也好,译成“资源化”也罢,它们实际上所表达的蕴意是一样的,二者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再循环也就是实现废物再利用的资源化过程。当然,要实现生产排泄物的回收与循环使用也是有条件的,其中一项重要条件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化学工业的进步)。关于这一点,后文将会进一步谈到,故此处不赘。笔者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这三个原则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相互联系、内在联动的。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充分利用资源以及将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等方式,客观上都减少了生产排泄物(即工农业废料)的量。而无论是“减量化”、“再利用”还是“再循环”,都是为了节约能源资源、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而这也正是我们现阶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旨归。

三、循环经济的理论渊源

目前学术界一致认为,循环经济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提出来的,而事实上,这一思想在马克思那里早就有了。尽管马克思生前并没有明确提出“循环经济”这一概念,但他确确实实提出过许多有关“物质循环利用”的思想。笔者认为,马克思的这些思想完全可以看作是当今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奠,或者说,循环经济是马克思关于“物质循环利用”的思想在现代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化学工业的进步),生产排泄物可以循环使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被重新转变为资源。正如马克思所说:“所谓的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这是这样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

①马克思甚至还这样说过:“所谓的废料,几乎在每一种产业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②当然,生产排泄物重新转变为资源,必须是建立在“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这一基础之上的。对此,马克思解释得非常清楚,马克思指出:“化学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从而随着资本的增长扩大投资领域。同时,它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需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

③“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

④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问题,马克思还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加以阐释:“化学工业提供了废物利用的最显著的例子。它不仅找到新的方法来利用本工业的废料,而且还利用其他各种各样的废料,例如,把以前几乎毫无用处的煤焦油转化为苯胺染料、茜红染料(茜素),近来甚至把它转化为药品。”当然,马克思相关的论述还有很多。这些都是马克思关于“物质循环利用”思想的经典性表述。马克思的这些思想为我们今天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实践永无止境,实践是理论的基础,而理论则是实践的先导,我们还需要不断从马克思那里获取更多的思想资源,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四、结语

时代呼唤一种新的文明样态―――生态文明,其中,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亦是美丽中国的题中之义。循环经济也正是在时代的呼唤中应运而生的,就其本质而言,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型经济,是生态经济的一种具体形态。Reduce、Reuse和Recycle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也是当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旨归。从理论渊源的角度看,循环经济的“发源地”应当追溯到马克思的“物质循环使用”思想。马克思关于“物质循环使用”的系列思想确实为我们今天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方兴未艾的循环经济是马克思关于“物质循环使用”的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发扬光大。当然,马克思有关循环经济的思想实在太丰富,尚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作者:王学荣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