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循环经济论文 > 农业循环竞争力研究

农业循环竞争力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1-03 07:20:00人气:425

一、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目前,江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具体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状况受到明显的限制,因此不利于江西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及生态环境状况。江西省位处长江下游南岸,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有较好气候环境资源和较强资源节约再利用意识,但也面临着越来越明显的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问题。江西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森林覆盖率也达到了60.05%。然而,江西的人地矛盾较为突出,2008年耕地面积仅为2827.2千公顷,人均耕地为0.064公顷/人,且处于逐年递减的状态,复种指数也处于逐年走低的境况中;在20(川-2008期间,江西省有效灌溉系数下降了34.7%,复种指标下降了27.1%;在化肥、农药和农膜使用量方面,历年来没有明显的变化,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水土流失面积在2008达到3350千公顷,且有继续攀升的趋势。

(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发展状况。2004一2008五年间,江西省的GDP增长率都高于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由于经济基础较差,其在经济总量上仍与大部分省份有较大差距,2008年其GDP为6480亿元、人均GDP为1.47万元,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ro555亿元和2.26万元。在此期间,虽然江西农业经济也持续增长,农业增加值增长率平均达5.5%以上,2008年农业增加值达到1060.4亿元,与20()4年相比,增加了60%以上,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79.2元,也较2以科年增加了68.8%。然而,从增长率指标来看,农业的发展仍是大大滞后于总体经济的发展,江西省在农业、农村和农民整体的发展上仍然滞后于全国的整体发展水平,农业创收、农民增收困难。

(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发展状况。循环经济追求的是经济、生态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在江西省的农业社会发展中,恩格尔系数稍有走低趋势,2008年为0.4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37,但高于华东均值0.428,说明江西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依然较低;城乡收人差异系数的各省差距较小,至2008年江西依然处于全国中游偏上水平;城镇化水平近年来一直在低水平徘徊。由此可见,在江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农村社会的发展水平仍然面临着农民生活水平较低、城乡收人差距较大、城镇化进程减缓等问题。

(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人口系统发展状况。江西省总人口为4400万人,高于全国均值4220万人,人口密度为263人/平方公里,明显低于华东均值465人/平方公里;从农林牧渔从业人员占乡村人口比重、从业人员占乡村人口比重来看,在2008年,江西省这两个指标值分别为0.349和0.647,都处于较低水平。从江西省08年的文化教育来看,人均教育经费为470元/人,约为全国均值的61%;农村人均娱乐支出为236元/人,低于全国的335元/人;人均文化教育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的9.6%,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综上所述,江西省人口密度较低、农村居民就业结构较为合理,但居民整体受教育水平仍有待于提高。

二、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竞争力分析―兼与华东六省的比较华东六省在循环农业的发展上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本文建立了指标评价体系对华东六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量、量化分析,馨观、深人地分析其发展现象及潜在问题,有针对性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指标的选取和指标权重的确定。遵循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区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这5大原则,结合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综合考虑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在此基础上,综合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指标数据的可得性,最终选取了6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指标权重是用于衡量各指标和各领域对目标层共享度的大小,本文采取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赋值。

(二)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是将指标实际值统一归化到O一1同单位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

(三)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的综合得分是根据无量纲化后的数据与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得到的,其公式为:S二乏21*w;。其中,z‘为各单项指标的无量纲化值,W.为各指标相应的权重值,S为目标层和准则层的综合得分。据此,计算出华东六省一级、二级指标的最终得分,并据其得分高低进行排名。

(四)结果分析。

1、从总体竞争力水平看,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竞争力排名第一,这说明其农业循环经济竞争力在华东六省中处于优势突出地位。

2、从优势指标反映的情况来看,江西省在资源循环利用上排名第一、在资源减量投人和环境安全质量上,均排名第二位,在华东六省中优势突出。反映到三级指标上,化肥施用强度、农膜使用强度、沼气池产气总量、复种指数,这4个指标都处于第一名,这些强势指标的强力拉升,使得江西的资源减量投人和资源循环利用在排名上跻身前列。总之,它反映出江西农业在减量化、再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其环境方面虽然排位靠前,但其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应忽略。

3、从劣势指标反映的情况来看,江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系统都处于中游偏下,分别排位第四、第五、第五位,分别处于中势和劣势地位。这客观上说明了江西经济发展较为迟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系统不够合理、协调,由此导致其社会整体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三、对提升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竞争力的几点思考针对以上分析,笔者对提升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竞争力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巩固优势、扭转劣势。通过25个指标的仔细考量,江西的农业循环经济处于相对很好的发展状态中,江西省在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安全质量三个二级指标上都处于优势地位。从减量投人的Cll、C12和C13来看,江西反应出来的数据都比较小,一方面说明江西在农业生产中注意适度使用化肥农药农膜,但较低的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也有可能引起农膜等使用绝对量较低;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4个三级指标,反映出江西在资源再利用、再循环方面值得肯定,如江西的07年的沼气池产气总量达到43099万立方米,处华东六省首位;安全环境中的森林覆盖率是六省中仅次于福建的,然而其水土流失问题,人地矛盾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从江西的经济社会来看,处于劣势地位是与其经济发展一直以来较为迟缓相关联的。综上,江西省应大力发展经济以推动科技、教育、居民收人等全方位的发展和提高,真正以科技带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减量化投人”和“再利用循环”,以进一步巩固其优势所在,并能以优势拉动发展,以发展扭转劣势。

(二)突出核心竞争力。江西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有其特有的优势,江西应该在这些优势中着重培养和突出其核心竞争力。基于江西省经济发展并不发达的现状,其农业循环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不应过多地依赖以高精尖科技带动生产率的提高或以短期的经济刺激促进经济增长,而应在充分利用发展循环农业上现有耕作方式、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在“减量化、再利用”方面做细做足文章,继续保持和提升其在这方面的竞争力,并以此作为江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以循环农业开启江西农业发展的新局面。江西省应发挥和发扬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上的优势,把农业循环经济纳人发展规划中,推动循环农业有规划、有重点地有条不紊地发展起来,真正做强做好农业循环经济。这既能促进江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更能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化,吸引更多就业,拉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人提高,由此开启江西农业发展的新局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