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制约因素及策略
[摘要]近几年,中国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技术不断提升,使农业方面信息流通不再落后,同时使用了最新的科学技术促进增长,农业经济效益增长十分可观。虽然农业经济管理技术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发展的因素。本文主要对目前农业经济主要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探索切实的解决对策,希望为有关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制约因素
中国农业形式顺应经济发展,由传统的农业形式向知识、科学的农业形式转变,农业信息管理水平的提升,传统农业模式发生极大的变化。近年,中国农业产品的产量不断增长,但农民的经济收入依旧不高,主要原因就是农民信息化意识不高,相关部门对于建设信息化管理重视不够,导致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进程缓慢,存在着许多限制发展的原因。要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满足市场的农业需求,就必须建设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1.1缺乏足够的资金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期,需要大量资金成本支持建设发展,而有关部门并不能在资金方面满足建设团队所需要的经济支持,因此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不能达到全面覆盖,形成信息网的效果,不能给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影响。而农业经济建设不完整,农业经济得到的收益不高,导致农业资本无法得到增长,阻碍了许多创新项目的实行和发展,后面的信息化项目无法继续实施。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信息化建设,同时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1.2信息化设施不全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完善的基础设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资金成本的欠缺,农业经济资金回流较慢,想要配置全部的信息设备是非常困难的,再加上信息和网络建设成本较高,设定的网络覆盖面不够广,农民不仅无法支付高昂的信息费,且根本不能得到农业的信息资源。除了设施不全,有关部门对建设农业信息化的资源网根本不重视,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传递渠道,即使农民解决了设备的问题,也不能及时获得最新的农业资讯,这样非常打击农民对农业信息化管理建设的信心,使农民不再积极建设农业经济信息化。
1.3农民信息化意识薄弱
大多数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加上有关部门没有进行科普宣传,导致许多农民并不知道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即使建设了全部设施,对于不会使用的农民来说,不过是非常昂贵的机器而已,不能带来什么帮助。一些农民对于信息化建设有少量的了解,但缺乏合适的平台和老师指导,进行系统的学习,也不能很好地使用信息化的设备。所以,建设农业经济信息化不仅需要农民的支持和配合,还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宣传和指导,把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和使用方法传授给农民,才能帮助他们掌握信息化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及销售的及时性。
1.4缺乏畅通的信息传播途径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农村经济形式发展出各种方向,对农民在信息获取的时间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没有合适的信息渠道,农民无法及时得到需要的信息,所以经济效益也得不到增长。农民一般通过报纸、新闻或期刊等途径收集信息,但是获得的信息已经失去了时效性,不能在信息发出的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由于信息渠道不完善,获取途径单一,对农村的市场经济开放造成很大的难题,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也没有办法完全推广。
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2.1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公益性的项目,主要由政府牵头,社会赞助和农民自投的情况较少。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政府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在建设的过程中,设置专项基金鼓励有能力的集体或个人进行投资。同时设立农业基础建设基金、投资基金。并引导并鼓励通信运营商参与投资共建等,加大扶持力度,吸引运营商进行投资,促进农业信息建设快速发展。此外,鼓励其他行业进行投资,例如互联网企业、计算机企业等进行投资,加大建设投资成本,通过各个投资企业建设信息服务站,为农民提供服务的同时,还可以开展商务活动,增加额外收益。
2.2加快信息创新,提升实效性
只有体现出农业经济信息建设的时效性,呈现出信息化能带来的效益,才能吸引农民参与建设。为了提高信息的及时性,政府应该对农村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改进农产品流通渠道,创新集农产品信息采集、质量监管为一体的电子化系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农产品信息流通。并成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电子设备,帮助农民进行农产品的线上流通,提供信息的交流渠道和农产品的交易平台。确保信息化建设领域不断扩大,流通程度更广,把最新的资讯提供给农民。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综合服务一体化设施,建设更多信息服务站,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增长经济效益。
2.3重视农民信息素养的提升
要想充分应用现代信息化管理,建设农业经济,首先要重视农民信息素养的提升,只有让农民意识到信息化发展对于农业经济的帮助,农民才会积极地参与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首先,各地政府要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宣传效果,安排精英骨干教授农民使用信息化设施,或者组织农民参观成功案例进行学习。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各种竞赛学习活动,激发农民的好胜心理,增加农民的学习兴趣,通过竞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现互帮互助,合作共赢的局面。最后,政府要详细完善相关政策和要求,安排专业人员,对农民开设学习培训,提供一个学习提升农业经济知识的渠道,落实增强农民信息素养的要求,充分体现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的作用。这样才能帮助农民了解信息化技术,投身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建设当中。
2.4抓好人才培养与数据库建设工作
要确保农业信息化水平得到发展,必须要重视人才的培养。目前,人才流失已经成为发展的现状,需要政府通过不断培育新的信息人才,不断提高人才的福利待遇,为专业人才提供一个发展平台等方式,来解决目前的信息人才缺口。信息资源对于农业信息技术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政府要做好信息库的建设工作,不断开发信息机构的工作优势,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网络建设,在全球卫星的支持下,开展信息平台建设,利用网络、媒体获取并分享信息,让农业经济信息传播更加畅通,及时把信息传递出去。需要不断发现新的信息资源,不断补充和更新信息库资源,满足广大农民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智能监管数据库,做到实时更新数据信息,提高效率。
3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农业经济可以得到快速提升,农业经济信息化全面覆盖是最佳的选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促进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信息化建设,农业经济的发展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国家和政府都应该重视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不能影响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采取相应办法,鼓励人们创新改进信息化项目,让农业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完善。让农业经济进一步向知识农业、科学农业转变,使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张彩荣.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18(21).
[2]马晓丽.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农家参谋,2018(20).
[3]史丽英.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0).
作者:宫田田 宋倩 刘佳 单位:惠民县农业农村局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