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业经济协同发展
摘要:为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提高农业经济发展质量,需要对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切实有效的策略,不断拓宽发展思路,为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共同发展目标的实现、发展潜力的提升等提供支持,避免影响农业生产活动落实效果,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对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策略结合
当前的形势变化及农业领域的发展要求,注重对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深入研究,可使农业生产活动开展更加高效,增加其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因此,在细化农业方面的研究内容过程中,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给予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更多的关注,确保农业生产计划制定与实施的有效性,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保障。
1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很多农户为了追求产量,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使用了大量化肥及农药,导致地下水污染、土壤板结硬化等现象,且农产品的品质也受到了影响,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应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对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资源的浪费与流失会加剧农业用地的减少与人口增多之间的矛盾,进而影响种植业的产量与质量,阻碍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且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也会受到潜在威胁。受传统耕作方式、思维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发生率增加,难以满足现代农业长效发展的要求,也会拉大城乡之间的差距,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也会有所下降。当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不利影响、恶化程度加深后,会加大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影响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使得农业经济发展受阻,也会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真正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1-2]。
2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2.1农业经济发展依赖农业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地方都在积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方面。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其发展水平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农业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可为农作物正常生长创造有利条件,给予农业经济发展更多支持,满足其效益增加及科学发展需求。
2.2农业经济发展是农业生态环境的根本保障
良好的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会减少对生态环境方面的破坏,满足农业生态系统动态平衡性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与之相关的环境问题发生率。因此,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关注度,促使二者能够处于协调发展状态,明确现代农业在未来实践中的发展目标及思路,避免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3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策略
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本质上为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需要在切实有效的策略支持下,逐渐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确保相应的生产活动开展状况良好。
3.1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行动
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这就要求相关人员不断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意识,提高思想觉悟,积极地开展实际行动,逐渐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在此期间,需要做到以下3点。1)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及其他渠道,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引导人们参与到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增强其环境问题应对效果,为农业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逐渐实现二者协同发展,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2)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农户们在生产实践中的行为,强化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并通过对他们宣传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开发及整合利用的措施,逐渐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其生态环境科学保护要求。3)在宣传工作推动下,更多的人参与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可有效提高环境质量,保持农作物良好的生长状况,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保障,实现其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3-4]。
3.2重视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利用
农业资源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与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在实现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应给予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及利用更多的重视。1)强化可用耕地科学保护意识,积极开展相应的保护工作,并在农业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下,实现对耕地的高效利用,满足农业经济科学发展要求,保持农作物良好的产量及效益。2)注重滴灌及喷灌技术的推广使用,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地下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给予农业经济发展更多支持,避免影响与之相关的生态环境。3)结合农用物资的利用情况,对其合理开发及高效利用进行综合考虑,满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成本经济性要求。4)对农业生产计划实施中的施肥是否合理、地膜利用状况等加以分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随着农业资源整合利用效率的提高,达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目的[5]。
3.3注重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是把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根据各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情况,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共同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满足生态环保要求。因此,在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态农业的科学发展。1)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并实施农业发展规划,并充分考虑气候特点、农作物生长特点、经济发展要求等,明确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为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更好地体现出生态农业的价值。2)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需要对其功能特性、形势变化及发展要求等进行综合考虑,逐渐提升农业生产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环保水平。
3.4构建好现代农业体系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为了达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的,需要对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关的农业体系构建进行深入思考。1)重视农业生产布局的合理调整,加强信息化与精细化管理方法使用,并通过完善相关制度,为现代农业体系构建目标的实现提供专业支持,增强其适用性。2)当现代农业体系构建完善后,需要将其执行到位,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真正实现现代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6-7]。
3.5促进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发展
农业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应不断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对农业科学技术应用中的创新发展进行深入思考,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优势,减少农业生产给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带来的影响,并在技术层面上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不同内容的深入探讨,有利于达到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目的,满足农业生产计划高效实施要求,保持其良好的效益及发展状况。因此,未来在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优化农业生产方式的过程中,应加深对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视程度,注重使用相应的发展策略,为现代农业的更好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道坤.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思考[J].财经界,2020(7):28-29.
[2]田洪成.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初探[J].财经界,2020(7):31-32.
[3]杨建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20(12):239,243.
[4]陈珊,韩辉.种养结合的农业生态循环模式探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0(2):63-65.
[5]高邓.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0(5):18-19.
[6]金书秦,韩冬梅.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特征、要素和路径[J].环境保护,2020(8):15-20.
[7]王修美.浅析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如何实现耦合协调发展[J].商讯,2020(12):183.
作者:吕成建 单位:青岛市即墨区田横镇人民政府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