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乡村振兴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浅议

乡村振兴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浅议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3-17 05:50:00人气:813

摘要: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劳动力素质较低、生产方式较为落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阻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党的报告强调了“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能够极大地促进农业发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从促进生产方式现代化、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加快产业融合4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推动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发展契机

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不可小觑。加快农业生产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当前发展的重点之一。在党的报告中针对“三农”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1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契机

1.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支持政策

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还处于传统的人力耕作方式为主的阶段,农业生产依赖于劳动力,而农业生产效益低导致大量农业生产劳动力流向城市,制约了农业发展[1]。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应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以机械生产逐步取代人力生产,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然而大规模使用农业生产机械设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对农业生产发展的资金支持,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加快农业机械化、信息化进程,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1.2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政策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对风险的抵抗能力差,不利于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要想推动农业发展,必须优化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推动农业稳定、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通过创新产品、技术、管理等,加快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2]。

1.3加快农业科研应用的支持政策

随着我国农业科研的不断发展,各类农业新技术频出,农业科研成果丰硕。然而,当前这些科研成果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得不到实际推广和应用,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造成了资源浪费。乡村振兴战略中强调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力度,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加快农业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问题

2.1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

基础设施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支撑,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农业生产就难以持续、高质量发展[3]。当前,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总体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所需的资金量大,而当前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资金是由村民集体或农民自主承担,政府扶持力度相对不足,资金源渠道单一,投入效益低,不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其次,我国部分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饮水设施、供热燃气设施不完备,影响村民生活品质;未建立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农村生活环境未得到有效改善;生产基础设施支撑力薄弱,农业机械设备落后,还停留在传统的人力耕种阶段;田间道路不畅通,雨后道路泥泞,不利于行走;防洪涝设备性能低下,无法缓解遭遇暴雨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水利灌溉设施不完善,使农业生产只能“靠天吃饭”。

2.2高素质劳动力缺乏

随着农业不断发展,机械化、信息化生产已成为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要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信息化,就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缺乏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首先,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大多综合素质较低,缺乏专业的农业生产知识和农业机械操作技术,再加上年龄较大,农业相关生产理念、知识固化,较难接受农业生产新知识、新技术,使先进的知识技术无法应用于实际农事生产。一些具备先进农业知识的优秀人才因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因素不愿意到农村工作,导致农业生产缺乏专业人才[4]。其次,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严重不足。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年龄大,老龄化严重,而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因农业经济效益低而离开农村流向城市,直接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

2.3生产方式较为落后

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较为落后,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首先,农业生产未突破传统的小规模生产模式,仍然为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式经营,难以形成规模经营,不利于提高生产力。其次,发展现代农业的生产手段相对落后,田间作业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大多数地区不足50%;农业生产科技含量较低,农药使用不规范,造成土地盐碱化、硬结化,不利于农业生产[5]。再次,农村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缺乏统一的营销体系,导致市面上的农产品价格不统一,供求关系不平等,农产品市场环境恶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

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3.1促进生产方式现代化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现代化已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首先,综合分析农业各种发展要素,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规划。同时,可以组建一支专业的农业经济发展队伍,并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其次,突破以往的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再次,可以建立以农业保险为核心的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增强农业抵抗风险的能力。

3.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业发展落后,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政府应主动承担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扩大融资渠道,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进民间资本,为农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其次,建立污水处理厂、完善电路、饮水等基础生活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大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普及和推广农业机械生产工具,提高地区农业生产机械化,同时加大对农民相关操作技术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操作农业生产设备。

3.3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劳动者的支持,因而,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让农民具备专业的农业生产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首先,制定生产知识培训制度,定期举办专业培训、专家讲座、参观学习、相互交流等活动,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素质,增加其农业生产知识储备。其次,引进一批具备专业农业生产知识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工作,提高其福利待遇,创设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使其能够深入农村、扎根农村,为农业发展添砖加瓦。再次,针对外出打工的农村青壮年,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吸引农村青年人才返乡工作,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

3.4加快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能够打破区域监督壁垒,加快区域间资源流通,发挥整体功效,成为了当前各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促进产业融合。首先,要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制造,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按照市场所需生产,提高农产品销量[6]。其次,要根据本地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农业等现代化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进而提高农民收益[7-8]。再次,应完善农产品市场制度,使农产品交易信息透明化,建立公平的交易关系,维持市场秩序稳定。

4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政府应抓住机遇,针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快生产机械化、信息化,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樊爱豫 平顶山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