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7-07 12:19:00人气:365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采用的都是粗放式发展模式,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浪费了大量资源,这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发展理念相悖。因此,为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需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基于此,本文基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研究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途径。[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随着经济及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由于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需要依据低碳经济理论改变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活动对资源的浪费,推动农业经济稳定发展。1低碳经济概述
低碳经济属于新型经济发展形式,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其主要目标是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通过改革生产技术、优化能源结构、完善相关制度等,健全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对清洁能源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减少污染物,保护生态环境,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向着科学、持续、环保的方向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也需向着生态化、低碳化方向发展,从而促使我国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2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生产效率不高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及管理工作的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而且农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仅能依据自己的经验或劳力进行农业生产活动。随着科技及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很多农民选择外出务工,致使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为老年人。由于老年人的理解能力较差,致使一些先进生产技术得不到推广使用,严重降低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率。
2.2农业科技水平不高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总结出很多种植经验及种植方式,但是对新技术的应用较少。尤其是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仍采用传统种植方式,甚至有些地区仍采用原始农业发展方式。总之,我国农业科技研究人员及创新人员较少,对农业科技的重视程度较低。由于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不够高,致使我国农作物产量及质量较低。
2.3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长久以来,我国农业经济采用的是粗放式发展方式,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化肥、农药工业也采用了粗放式经营方式,致使化肥、农药产品质量较低。同时,由于农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产品,严重污染了我国的生态环境。此外,在化肥、农药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这些企业任意排放废水及废渣等,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我国还存在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土壤沙漠化、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等问题,这些都是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途径
由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极易污染生态环境,对我国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不利。因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需改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经济向着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
3.1提高农业生产力
为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需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因此,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需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力。我国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及文化素养较低,同时农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为有效解决此问题,相关部门需组建文化水平较高、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农业生产队伍,并且注重对农民进行教育及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需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一些污染物含量较高的能源,以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1]。此外,相关部门需依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3.2发展高科技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然而,我国大部分农产品并未进行深加工,因此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由于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较低,他们过于重视眼前利益,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产品,导致农业土壤及水源被污染,长此以往将直接影响农民的长远利益。我国部分农民过于重视农业生产活动,他们大多销售的是初级农产品,因此其获利较低。针对此,农村地区需发展高科技产业,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及技术,深加工初级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的价值,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3.3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若农民的思维模式及农业生产行为较为传统,并未充分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则其将采用传统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这对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不利。因此,国家需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增加教育方面的投入,如政府部门可出资在农村建设图书馆(主要为农业生产相关书籍),激励农民学习先进农业知识及农业生产技术[2]。同时,还需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保证农民熟练掌握农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方法。
3.4加强农业政策指导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为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政府部门需充分落实惠农政策,鼓励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行业,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另外,政府部门还需严厉惩处占用耕地、低价强制出售土地等违法行为。政府部门还需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及补偿机制,鼓励农民脱贫致富。同时,政府部门需深入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明确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及时抓住机遇,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3.5改变生产结构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需从以下几点着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第一,将农业生产结构转变为种养结合方式,保证用地结构的合理性、科学性。比如,豆科植物具有固氮、培肥等重要作用,但是,豆科植物在东北地区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减少,致使豆类产量低于市场需求,我国需进口豆类产品。针对此,需采取以下几项措施:大力推广与种植优质、高产量豆类植物;制定价格保护制度,以激发农民种植豆类植物的积极性;制定相关奖励制度,提高相关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以激发其生产积极性[3]。第二,明确载畜量,确保畜群结构合理。近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问题日益严重,这对畜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我国需明确规定草场载畜量,确保畜群结构的合理性。同时,还需采取舍养、轮区放牧等方式喂养大型牲畜,推动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第三,依据低碳经济要求,调整工农业结构。在发展工业时,坚持低碳发展观念,保证建设在农村地区的工业企业满足低碳经济发展要求,以推动农村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4结语
为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需要改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减少农业生产对资源的需求,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向着科技型方向发展,以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相关部门需对农民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及文化素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何开红.从低碳经济视角分析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式[J].南方农业,2016(21):134.
[2]凌红.低碳经济背景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9):215-219.
[3]谢仪.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在低碳经济时代的转变[J].农家参谋,2017(6):35.
霍清军 辉县市南村镇人民政府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