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发展研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9-12 11:57:00人气:818
摘要:农业经济的发展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不断进步,农业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关注的焦点。虽然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渐走向成熟,但在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仍有些许问题存在。对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展开深度的探讨。此次探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关键词:农业经济;经济生产模式;产业结构体系
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对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我国应提高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度。据调查,我国现如今颁布的多项国家经济发展标准中,农业经济方面的发展标准仅占总标准的15%左右,其所占标准比例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依据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的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对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理论性的意义,对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快速发展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1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结构相对落后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生产模式较为落后,生产结构相对单一,其经济的发展多以种植业经济的发展为主,农业生产模式多以家庭式手工劳作为主,缺乏专业化及多元化的生产结构,致使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相比其他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较为滞后[1]。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国民对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多,致使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及市场需求发生改变,原有的农业生产结构与实际市场的发展需求间出现了脱节的现象,最终造成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生产结构相对落后的结果。
1.2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传播相对滞后
尽管近几年我国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政策上的支持,并对农民的生产进行了财政补贴,但是我国农民的收入依然偏低[2]。广大农村的青年劳动力因农村收入较低而多选择外出打工,致使我国农村的老年人成为农业经济生产的管理者与操作者。即使是老年人拥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管理操作的经验,但其未能拥有科学的管理操作理念及管理操作方式,对于科技时代下的新技术与新管理模式的学习较慢,致使我国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播相对滞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贡献较低。
1.3农业经济生产结构间缺乏协调性
现阶段,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充分考虑农业经济生产结构间的协调性。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对各类果树及蔬菜等经济作物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应先对农产品种类及数量的市场需求进行调查,依据各类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决定各类经济作物在农业种植量中所占的合理比例。除此之外,农户在进行经济作物种植前,应先掌握农业市场的供需信息。未能提前掌握农业市场的供需关系,农户过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如若在农业市场上该经济作物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农户种植的经济作物无处销售,致使农户的经济利益遭受损害。农业生产结构间协调性的缺失,是阻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2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
2.1加强对农业优秀人才的培养
优秀人才的培养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国家及地方政府应加强培养优秀的农业人才,制定引进专业人才的计划,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缺乏优秀农业人才的现象。与此同时,国家及地方政府应定期组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知识讲座,鼓励农户积极参与知识讲座,有利于实现对农户农业知识进行再教育的目标,从而提升广大农户的农业知识素养。国家应多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通过科技下乡活动提高农户的农业技术水平,使农户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转变成新型的农业生产观念。增加对农业生产的财政支出,推出自主创业的支持政策,鼓励农户进行自主创业,可有效防止农业人才的流失。
2.2加快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变
加快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变,逐步形成规范化的农业产业模式,有利于增加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结构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在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应依据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市场的需求,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科学化及多层次的调整,有利于促进农产品向多样化与优质化的方向发展[3]。充分发挥传统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势,对农产品及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有利于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培育出新的支柱产业。除此之外,在调整农业结构的基础上,优化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并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生产结构的规模化效应,从而使我国农业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同时借助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自身的优势,逐渐使原有传统的种植业生产模式发生转变,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3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国家应将研发先进的农业技术作为我国降低农业资源消耗率的重要工作。依据我国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积极发展立体式的农业,有利于使我国部分地区单位土地的农业生产量逐年增加,更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有机肥料的使用。建立并完善我国农业土地的相关测量系统,定期对我国农业用地的土地营养状况及土地质量进行详细的检测,并对营养不良或是质量不高的土地进行改良。通过先进科学的农业监控技术,建立起专业化的农业监控系统,有利于实现对农业生产区域进行卫星检测,更有利于使参与农业生产的相关人员对农业生产区域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解[4]。通过对剩余秸秆等农业资源的利用,既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经济收入水平,又有利于降低环境的污染指数。
2.4加强对农业土地资源的保护
加强对农业土地资源的保护,可提升农业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在进行农业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国家应鼓励农业生产者积极引用先进科学的新兴技术,逐步降低对农药化肥等有害于农作物生产的化学物质的使用频率,有利于减少化学物质对农业生产用地资源的破坏。通过对农业土地资源的营养成分以及农业土地资源质量的提升,可有效确保我国农业土地资源受到长期合理的保护,从而为我国农业生产的用地提供保障[5]。与此同时,国家应确保相关退耕还林的政策制度能够在实际的农业土地资源管理中得到深入的贯彻与落实,以此来保证农业土地资源受国家政策的保护。3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方向趋向于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但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生产结构相对落后、我国农业生产技术传播相对滞后及农业经济生产结构间缺乏协调性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对农业优秀人才的培养、加快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变、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加强对农业土地资源的保护等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希望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参考文献
[1]马涛.试论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新农村:黑龙江,2016,20(16):36.
[2]巴国民.论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6,15(23):129.
[3]李百清.试论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3):13.
[4]马红军.试论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20(5):135.
李建华 山西省吕梁市信息中心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