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管理的分析与研究

农业经济管理的分析与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1-27 22:16:00人气:874

摘要: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的经济管理体系也应当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进步。因此,新时期的农业发展方向要以当前的落后体制为前车之鉴,并着重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体系,引入现代化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培养现代化人才,引入政府投资,使新时期的农业经济管理发展得到长足的进步。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问题;分析与研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用耕地面积极大,且农产品种类繁多。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农业生产总量也有着十足地进步。我国的农产品的质量与数量也一同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提升到了一个较高的档次。在农产品满足整个社会的基本需要之后,农业逐渐展示出了其作为商品的经济价值,因此,加强对农业的经济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1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经济管理体制落后

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受到传统观念的限制和发展水平的阻碍,在农村的经济发展过程几乎完全与城市内的经济管理体系相隔离,从而使农村的经济管理体系形成了以村委会为主体的一种独特的、效率极低的经济管理体系。在农村,想要进行经济管理时,往往会因为没有经济管理主体而导致经济活动无法正常展开。即使能勉强地展开经济管理活动,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经验而使得整个管理过程没有明确的体制和纲领作为支持。想要将城市内的经济管理模式套入到农村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上又会因为产品和具体的市场行情不同反而阻碍农村的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农村不得不沿用过去的落后经济管理体制进行农业经济管理,使得农业管理无法得到有效地提升[1]。

1.2生产管理方式陈旧

虽然我国的农业发展全面现代化目标已经逐渐提上日程,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虽然农业生产现代化的程度大幅提升了,但是该生产模式并没有完全的被普及,虽然有了先进的生产器具,但是生产的管理方式却不是与生产设施配套的先进的管理方式,先进的生产器械并无用武之地,农民还是倾向于传统的生产方式。究其原因,还是由于生产的管理者不熟悉先进的生产方式,加之保守的价值观念作祟,使得主要管理人员不思进取,不懂创新,再加之信息化技术型优秀人才在农业领域凤毛麟角,导致便捷的信息化技术难以运用到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之中;再者就是由于在农业信息化技术上的投资较小,无法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引入到生产过程当中,降低农业经济的管理效率。

1.3管理人员缺乏经济管理素质

管理人员方面,由于当前乡村的经济管理重心还是处于村委会的管辖之下,即使政府拨派了相关的经济管理协助人员,由于这些协助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相对的,整个乡村农业的发展速度也无法做到统一管理,因此会给整个大环境的管理带来不便。另一方面,这些管理人员并不能够很好地掌握农业市场的经济规律,且对于财务管理的意识薄弱,并不能保证稳妥的规避财务风险,同时法律意识也不是很高,使得管理人员容易误入法律的灰色地带,也无法严格地执行国家的经济制度方面的要求。再者,大部分的受管理人员是务农人员,因为其受教育程度低,对管理人员采取的措施不明所以,不积极配合,从而阻碍了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发展。

1.4政府重视度不高

政府方面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作用,使得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仅仅浮于表面,使农业经济没有起到实际上的作用。虽然有相关的法律条文作为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支柱和执行纲领,但是由于长时间的不作为,使得农业生产者不知该如何响应政府的号召,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展开[2]。

2提升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重点

2.1建立先进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

健全和完善农业管理体系是保障农业经济管理的水平稳定上升的基础之一,也是整个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为了建立先进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首先要把工作重心从村委会转移到专业的经济管理部门上,将专业的经济管理部门作为整个农业经济管理的新主体,优先保证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能够顺利地展开。之后由各个乡镇展开互相联系的经济管理网络,统一相关管理机制,使得各个乡镇的经济管理工作有一个统一的行政标准,之后再将市场经济体制与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相衔接,使得整个农业经济流程成为一个完善的循环机制,并从根源上杜绝贪腐现象行的发生,并提高整个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管理效率,节省整个工作流程中需要消耗的必须成本。在初步的管理完成之后,经济管理部门应当结合之前实践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对现有的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使得整个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与此同时,与农业经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应当有一个实际意义上的完善和提升,促使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迅速发展。

2.2引入现代化生产管理技术

将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尤其是信息化技术,应用到相关的生产流程之中去。在农业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增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先进性。由于农业方面的信息化过程起步较晚,因此需要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在农业生产信息化的目标之中。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实现整个农业经济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我国农业的经济发展而言,运用信息技术打造一个先进的农业经济管理平台,让整个农业生产与管理的模式更加先进。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过程不仅表现在其信息化进程上,还表现在农村的基础建设上。从生产到交易的整个过程,可以利用网络贩售,高速物流通道等基础设施加快整个农业经济体系的流通速度,也扩张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例如玉米,玉米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经济作物,既能利用玉米作为食品,也能作为工业原料使用。但是目前的玉米销售仍然还是靠着政府收购为主。若是完成了玉米生产―加工渠道的建设之后,农民可以把征收后自己剩下的粮食以网络直销的方式销售给厂家,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提升广大农民的收入。

2.3强化管理人员素质,接纳优秀人才

管理人员的素质是直接决定了整个农业经济管理的水平上限。因此,强化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水平而言是十分必要。首先,在人员招聘的过程中,优先录取和派遣有经验的员工以及专业的管理团队对各个乡镇的管理部门开展讲座和培训,提高人员的自身综合能力。在经济管理培训的过程当中,还要提升工作人员的信息能力,增强其对计算机等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力,提升工作人员对数字化设备与网络信息的敏感度。各级基层管理人员也需要对网络商务这个大趋势有所了解,并建立乡镇部门的专用商务平台,紧跟社会的发展趋势。人才的吸收上,也要选择拥有良好电子商务素质和相关经验的人才,将整个管理团队的现代化程度提升上一个更加先进的档次,以保证农业经济管理部门能向着一个更加科学专业的方向发展。

2.4加大政府投入与宣传力度

政府的大力宣传和资金支持能够给农村的经济发展做保障。利用政府拨款来进行农村的基础建设。想要使农村的经济管理水平上升,首先要让人们拥有经济管理意识。因此,首先要让农村的基础建设达到一定的水准。利用政府拨款来强化农村教育以及医疗保障建设,从而改善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和生活条件,使人们拥有最基本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之后将科学的种植技术与基本的经济知识等教授给农村居民,并适当地降低农业器材的价格,开展农机租赁、村网通等基础的生活辅助项目,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推广。在农业经济初步成型之后,政府需要协助完善农业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市场的监管力度,将投机倒把的行为扼杀在市场成型初期,并适当开放惠民政策,帮助农村居民熟悉市场的运作机制,以保证整个市场能够以健康的发展方式长远地发展。

3结语

综上,新时期的农业经济管理的展开,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战略方案,为新时期的农业建设打好基础,加强人才方面的培养,明确新时期的农业经济管理要点,加强信息化农业建设,同时还需要政府予以大力支持,增加建设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王召善.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分析与研究[J].农家参谋,2018,(19):32.

[2]杨习群.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3):119.

作者:赵京国 单位:济南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