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变动下的农业经济发展路径
摘要:产业结构变动视角下农业经济所受到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影响农业产业比例、农业资源配置、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农业主导产业等方面,且基于产业结构变动的特征,提出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进而积极应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情况,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动;农业经济发展;资源配置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势在必行,需要基于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以产业结构变动为视角,分析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基于产业结构变动视角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调查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借鉴价值。
1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1.1影响农业产业比例
我国农产品产量与经济作物之间的配置具有明显特点,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较高,农业产业结构整体并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适当予以改善,进而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相关产业的比例也需要重新组织分配。这种方式是农业经济结构变动的核心内容,对农业投入量与产出量均会产生较大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会产生较大影响,故而农业经济发展期间,需要科学配置农业产业比例,进而保持产业之间的供需平衡关系,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
1.2影响农业资源配置
受到历史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对不同产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差异性特点[1]。这种差异性特点突出表现在不均衡状态下,各类资源在相关产业间循环,进而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推动性影响。无论是产业增长率所造成的不均衡问题,还是产业资源内部转化问题,均会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产业结构变动则能够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转变这一现状,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期间的资源优化配置。
1.3影响农业生产效率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学管理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作用价值愈发突出[2]。基于国外成功的农业发展经验来看,调整与改善产业结构,能够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均能产生重要影响。产业结构变动期间,将大量生产要素与资源集中到生产率较高的区域,提升农业整体生产率,实现产业化调整与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变动对现代农业集约型模式的发展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也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
1.4影响农业主导产业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长时间以来形成了农产品总产量片面追求的片面思维,对农产品均衡发展、结构比例调整等内容的关注程度不足,使得农业兽医与农民收入均不够理想,呈现出“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产业结构的变动能够使新旧主导产业出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农业产业发展期间可以将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融入其中,与相关产业结合构建新的产业链,故而在特定区域中形成主导产业,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驱动力。
2产业结构变动视角下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
2.1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农业资源的调整,农业资源的再分配等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市场呈现出买方市场的趋势[3]。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则需要在积极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为后续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产业结构变动视角下可以对产业实施适当强化加工与产业延伸,打造一批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提升其存量资产的盘活力度,激励那些具有相对优势的农业企业能够借助多种范式扩大规模、提升水平[4]。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鼓励多种形式的农业招商活动,使更多资金能够融入到农业经济发展期间,以多种名形式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在政府的指导与宏观调控下,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与各类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2.2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我国经济逐渐进入新常态,对工业与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发展期间需要积极开展转型与升级活动,进而满足当前产业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实际要求,避免各类因素对农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视角下,可以将更多的创新技术、创新制度成果等融入到农业生产、农业经营以及农业管理活动中,使农业发展能够趋向于产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比如,可以构建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打造全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2.3强化农业产业整体性配置
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在明确相关影响因素、常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综合分析,优化现有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实际管理期间,需要权衡人口因素,使之能够保证农业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规模、水平与供给程度。同时,还需要保证农业资金供应资金较为充足,为各项农业结构调整活动的全面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避免由于资金匮乏所造成活动难以有序开展问题的发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期间,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农业种植与养护的方式,调查了解市场发展的特点以及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后,打造适合新型农业的供应链和价值链,满足消费者的实际消费需求,为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创设良好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粮食播种规模,推广关键农业生产技术,将更多先进的管理技术融入到农业发展中,实现农业生产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期间需要认识到生态化管理的重视程度,注重管理期间环境等保护。比如,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石化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量,多应用有机肥料等等。在保证农业产品安全性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借助多种方法增产增收。
3结语
农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较大,故而需要提升其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视程度。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可以通过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增长以及强化农业产业整体性配置等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国民经济收入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切实发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增加农业资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陈福平.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探索――以黑龙江省松花江农场为例[J].农场经济管理,2017(2):27-28.
[2]顾春茂.长三角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与路径选择――基于江苏省南通市的SWOT分析[J].农业经济,2014(10):22-24.
[3]刘丽伟,高中理.“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基于农业产业链视角[J].世界农业,2015(12):18-23.
[4]肖新成,谢德体,倪九派.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三峡库区忠县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22(1):111-119.
尹绍康 郭宝琼 会泽县金钟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会泽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产管理所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