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发展农村农业经济有效途径

发展农村农业经济有效途径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5-11 15:25:00人气:614

1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农村现代农业经济

1.1“转方式、调结构”是改变农村现状的根本出路

目前,国内许多农业投入品利用率低的问题还没有彻底得到解决。尽管多种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速度较快,可是小、散经营者还占相当大的比例,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现在看中国是种养业生产大国,但并未充分发挥农业区域比较优势,形成的高效农业产业链条不完整、不衔接,成了软肋。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自为政,没有统一协同合作,再加上农业内部潜力挖掘不够,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打通各环节的障碍,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成了重要一环。

1.2当前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难得机遇

当前国情表现为多数农产品的市场供应量总体富裕,而在全球来说存在产出大于需求,一些大宗农产品库存消费均处于历史高点。这样的国际环境机遇,有利于我国运用国际资源、国际市场调剂国内余缺,为我国提供了现实可能和操作空间。为加速我国农业发展由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效益、生态、安全一起转变争取了时间。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转变农村农业发展方式,使农业生产结构得到全面优化,让农村农业发展驶入现代化的高速路。

2扩大高标准园区建设,引领农村农业现代化

2.1在园区化、规模化、品牌化上做文章

通过采取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多种发展模式,为经营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园区,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高端、规模扩张、绿色有机、特色品牌方向发展,为农村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起到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2.2农业产业化

资本带龙头,龙头连产业,产业促发展。把小而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劳动生产率会大大提高,多生产“我有人无,我多人少”的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2.3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用政府调控来规划、引导。扶持实力雄厚,信誉度好、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参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资金下乡进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附加值高的农产品深加工,实现收入倍增,为农村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动力。

3发展特色经济打造产业集群

3.1做好“特色”二字的文章

城郊特色农业是一个亮点产业。比如大同市南郊区西韩岭乡建设的万栋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的草莓、油桃、葡萄,灵丘县的核桃等特色农业种植已经闯出了市场,这些做法改变了过去单一农作物种植的老路。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市民纷纷来旅游和消费,在农民收入增加的同时,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3.2发展优势区域和专业村集群

把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与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结合起来,建设“优势区域”和“专业村集群”,如:大同县黄花菜、绿豆,广灵县“东方亮”小米、剪纸产业,灵丘县苦荞,左云县小杂粮,阳高县设施农业,为当地农业、农村发展开辟了新途径、新方法,实现了多种渠道发展农村经济。

3.3积极开展新型产业创建活动

要求做强一个主导产业、培育一个产业品牌、建成一个运行规范的专业合作社、培养一批农民致富带头人、创建一个示范带动模式,真正把效益好、质量高、销路畅、前景广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让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4稳定粮食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4.1发挥政府的价格和补贴“两个杠杆”作用

要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通过资金扶持,实施粮食直补,提高农民种粮收入。向农民引入新的经营理念,鼓励农民发展合作社,引导农民采取新的经营模式,直接发展农超对接,在平抑物价的基础上,将农民直接引向市场。

4.2鼓励农民改变传统经营模式

农业生产向专业化、科技化、商业化、社会化发展,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不仅增加粮食生产,农业生产也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5加大农民职业培训

5.1提高农民职业培训

加强培训农业承包大户,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的能手;培训农技人员,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服务水平和能力。通过培训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升受训学员的现代农业技术,增强群众面向市场发展产业的信心。

5.2经营管理人才培训

培育一批有引领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实体及其创业人才,带动其他农民转变落后的经营方式,走上发展新兴农业产业模式的创业道路,实现共同富裕。

6资本下乡,投资高端农业和涉农企业

通过将资源整合后退出矿产、煤炭、房地产等领域的资金,有序引进乡村投资或者定位为高端农业,比如观光旅游或者农业生态园;或者进入土地流转领域,实施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循环经济等项目完整产业链、多元化经营,助推当地转型发展。如:同煤集团投资的阳高、天镇设施蔬菜大棚项目;房地产老板何少奇投资观光农业,搞绿色种植,搞立体农业,山上种樱桃,平地种葡萄,还能套种草莓,搞点休闲采摘旅游,吸引了不少人。不但登上了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宝座,而且为其他企业家投身绿色农业做出了示范,为农村发展经济增添了新的增长点,克服了以前各自为战的“短板”,联合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小舢板就变成了大帆船。

7创新引领发展,改革激发活力

7.1重点抓好技术和经营方式创新

7.1.1把农业科技创新放在首要位置在选种、育苗实现高产稳产、科技新品种上下功夫,鼓励广大农民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让农业农村拥有更多人才,获得农业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双提高。

7.1.2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采用政府、企业、农民由独唱变合唱的方法为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助力,培育形式多样的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7.1.3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民经营效益差的土地与种田能手合作,积极发展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经营形式,提高规模效益。

7.1.4大力发展农企合作公司加基地、农超对接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产地市场体系建设,支持发展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农产品流通业态,提高农产品加工流通效率,推进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引领种养业品牌培育与产业升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7.1.5进一步开发农村农业的多种功能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和“一村一品”,提升农业资源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着力打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的新型产业。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培育一批“走出去”大型农业企业,开发利用国外农业资源。

7.2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竞争力

7.2.1开拓农村农业外贸经济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逐步增加农业对外开放的程度,对国家紧缺的大宗农产品合理调控进口政策,选择国内紧缺的资源性农产品的进口,扩大我国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品种和数量,实施好国内外资源有效配置,合理利用国内外市场的调控职能。

7.2.2政府为农民创新保驾护航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是农民,充分发挥中国农村农民聪明才智和首创精神。政府部门要为他们实现梦想做好规划引导和服务,总结并推广创新实践、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消除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迸发活力。当好全天侯为农村农业实现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员,为农村农业经济的腾飞保驾护航。

作者:袁素华 单位:山西省大同市蔬菜办公室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