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研究

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1-15 06:16:00人气:344

一、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

赤水河流域特有的资源禀赋,已形成的独特产业架构,全国和地方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长江干支流水功能区划等,都要求保护好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1资源禀赋与发展条件

(1)特有的酿酒环境与白酒文化。赤水河干流中下游河谷两岸是酿造白酒的绝佳地带,这里已形成以茅台酒为代表的一系列名牌白酒酿造企业,包括茅台、郎酒、习酒等,在全国白酒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一条河流出产如此多的历史名酒,形成独特的酒文化,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贵州茅台酒是我国酱香型酒的典型代表,主要源于茅台镇特有的地理环境(湿热的河谷地带、特殊的微生物环境)和赤水河良好的过境水质(四季变换恰与白酒酿造工艺和生产环节相衔接)。茅台酒生产环境特殊,经过长时间和多次的异地生产试验,尚未找到可以替代的同类地理环境区域,使茅台地域品牌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为了维护茅台酒高品位、唯一性的世界名牌产品形象,促进流域内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必须保护好赤水河中游地区酿酒生产所需的地理环境、水质和流量,确保茅台镇生态环境长期保持良好状态。

(2)独特的旅游资源。赤水河历史悠久,自然与人文景观丰富,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红军“四渡赤水”革命历史遗址。赤水(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瀑布、竹海、桫椤、丹霞地貌、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为主,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奇特的自然景观使赤水河有“生态河”和“美景河”之美誉。红军“四渡赤水”为赤水两岸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物,有茅台、太平渡、土城、二郎滩等地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碑;仁怀红军长征盘山路;古蔺红军渡口、太平渡展览馆、白沙会议遗址等。故赤水河又有“英雄河”的美称。此外,流域中下游地区竹林资源丰富,竹制品加工有市场优势;农业有一定基础,区内是贵州、四川粮食和经济作物主产区,素有“黔北粮仓”之称;烤烟生产历史悠久,是全国四大优质烟叶产区之一;蔬菜、茶、辣椒及其制品在流域各省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天然气、煤炭资源,有种类繁多的有色金属矿,其中镁、硅、钛、铝、铁为优势矿产。但流域内最具比较优势的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依此而形成的白酒酿造和旅游观光等特色产业。

2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保护生态环境

流域独特的资源禀赋及已经形成的酿酒、旅游等优势产业,要求保护好生态环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保护长江上游重要河段水生态和重要水源地,构建长江上游地区生态屏障。赤水河流域的生态保护首先是以水环境为代表的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必须把对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甚至对水环境没有影响。要强力贯彻执行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赤水河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意见》(黔府发〔2006〕23号,以下简称《意见》),按照《意见》要求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赤水河上游地区禁止新建化工类工厂、洗煤厂、造纸厂及其他重污染型企业,独立的硫铁矿等其他污染水环境的矿产资源严禁开采;限期清理整治流域内现有的涉及酿造、煤矿、建材等行业的污染源企业,实施限期治理;依法关闭和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设备,坚决关闭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工业规划中尽量采用园区集中的办法,鼓励企业进入分类工业园区,以便落实环境措施。

二、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研究

流域现有发展模式存在双重的矛盾,一方面是部分地区的高污染产业发展势头威胁到流域内传统优势产业;另一方面是局部地区因环保的要求限制资源开发利用,呈现产业空心化问题。流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选择,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前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赤水河为宗旨,按照优先保护、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要正视赤水河流域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及已经存在的资源环境与发展方式的矛盾等现实,调整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利用流域的比较优势,选择适合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根据赤水河流域独特的区域优势资源及相关的特色产业,该地区未来发展可以考虑以特色农业、白酒酿造、旅游、楠竹加工、绿色环保等产业为支柱;煤炭、化工、有色、中药等特有地区资源优势的产业,必须布置在生态环境保护核心区外;流域内的企业要严格控制污染物达标排放。

1分区发展模式

(1)源头云南昭通市。包括镇雄和威信,是赤水河源头,虽然只是划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缓冲区,但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仍然艰巨。该地区人口密度较大,是流域内其他地区平均人口密度的1.4倍,现有工业大多数以煤炭开采、煤电、煤化工、建材等相对污染较重的产业为主。该地区的产业发展需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企业的环保措施应配套到位,尽量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水资源和工业废渣的循环利用;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压力,重视城乡生活污水的处理回用问题,严格坚持达标排放原则。

(2)贵州毕节地区。包括毕节市、大方县、金沙县,该地区地处仁怀市茅台酒厂上游,根据贵州省的《意见》,属划定的赤水河上游生态功能保护区和重点水资源保护区,需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解决好水环境、空气质量及环境卫生问题,确保赤水河各控制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保障茅台等名优白酒生产环境安全。农业方面,围绕高粱等酿酒业原料生产基地,开发具有地区特色和优势的烤烟、辣椒、马铃薯、洋芋、中药材等,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工业方面,严格控制区内煤炭开发数量和规模,原则上不准新建化工类工厂、洗煤厂、造纸厂及其他重污染型企业;依法关闭和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设备,坚决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

(3)黔北综合经济区。包括遵义县、桐梓县、仁怀市、习水县和赤水市,是贵州重要的粮食产区,要结合市场需求,建设高粱等酿酒业原料生产基地,继续抓好烤烟、中药材、辣椒和其他无公害蔬菜等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高附加值农作物,实现“黔北粮仓”向“黔北钱仓”的升级,着力提高农民收入。以遵赤高速公路和208省道为主轴,以仁怀、习水名酒和赤水竹制品、化工等品牌优势为支撑,加快建设“仁习赤优势特色工业经济带”。重点扩大白酒产能,加快仁怀名酒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促进白酒包装等配套产业发展壮大;全面推进有机高粱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确保茅台酒生产原料安全。加快发展生态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重点建设习赤石化工业园区、赤水竹业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习水煤化工工业园区。桐梓县要积极融入黔中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构建“桐-绥原材料能源化工工业带”,发展能源、煤化工、煤电化、铝及铝加工、钛及钛加工;大力推动循环经济,促进煤炭、冶金、装备制造等行业整合技改;加快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重点建设桐梓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4)泸州市。包括古蔺、叙永县、合江县,属四川省次经济发展高地―――川南经济区的核心成员。合江县要建成现代农业和工业强县的特色区域,推进生态型农业、主导工业与旅游业的发展,打造合江临港工业园区;古蔺县、叙永县要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利用古叙矿区优质低硫煤资源,实施以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煤、电、路、化”综合开发,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泸州市的叙永和古蔺大部分区域位于赤水河中上游的左岸地区,该地区属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区。目前从全流域角度制定赤水河中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具体规划尚未落实,四川省可先参照贵州省已制定的《赤水河上游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贵州境内),在赤水河中上游左岸距干流25km范围内实施同毕节市、大方县、金沙县同样的管理措施。

2产业发展模式

(1)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生态经济。结合区域地理区位特点和以旱地为主的农耕条件,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逐步转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格局。在巩固主要粮食作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烤烟、油菜、马铃薯、荞麦、野菜等地方优势种植业,并在适宜地区发展茅台酒等酿酒用高粱、小麦种植,走定单式农业之路。重点发展竹子、核桃、茶叶、水果、中药材等林业资源产品,优化发展牛、羊等特色畜牧养殖。借鉴其他地区走生态农业之路的成功经验,配合国家新农村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做到脱贫致富。

(2)大力发展地区特色工业和环保、循环型工业。地区特色工业要发展以酿酒业、竹加工为代表的轻工业和与之配套的产业提升。以生态资源及物质条件为依托,利用赤水河酱香型白酒的特色和赤水河下游丰富的竹资源,结合贵州茅台酒和“赤水竹乡”等优势产业龙头,积极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并在巩固、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酿酒业和竹制品加工和与之配套的包装、装潢等产业,培育和发展特色及绿色替代新兴产业。要做好白酒配套产业发展,提升白酒外包装生产能力,扩大酿酒原料如高粱、小麦等的种植面积,扭转过分依靠外地的局面。对于流域内的矿产资源,应科学布局、合理开发。在赤水河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特殊水源保护区以外的流域范围内,可以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许可及环境承受能力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严格市场准入,逐步关闭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小煤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利用,实现废物的最大资源化。逐步实现由粗加工向深加工和资源再生利用转变,提高资源化水平。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重点行业和工业园区为载体,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和设备,回收和循环利用废弃物,重点推进电力、白酒、煤化工、有色金属、建材五大行业循环经济发展。以茅台集团和赤天化集团等大型企业为依托,推进赤水河谷名酒工业、赤水循环经济型竹加工工业、桐梓和习水的循环经济型煤化工工业的建设。不断壮大循环经济规模,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结构及增长方式。

(3)发展和提升以旅游、物流、商贸为主的服务业。结合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生态建设及旅游业开发,划定一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对于革命纪念地、古文化、民俗风情的开发利用,要做好前期规划,科学确定游客数量,合理设计线路,确保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依托优势资源,完善观光旅游产品,努力实现从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并举转变,完善自助旅游配套服务和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现代物流业依托交通枢纽、产业群和区位优势,要强化基础设施,整合物流资源,科学布局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围绕重点产业大力发展酒业、化工、矿产资源、机械、粮食等专业物流集群。形成水、公、铁等多种方式的联运,提高物流专业化、规模化水平,构建高效的综合物流服务体系,使赤水河成为贵州主要水运物流通道和川滇黔结合部物流中心。商贸流通业要围绕物流业的建设,重点推进批发、零售、会展等行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创新流通方式,完善空间布局,实现向现代商贸转型升级。充分利用赤水河酒业发展的硬件条件,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培育中国西部酒业博览会,把仁怀、古蔺培育成全国知名的酒业会展城市。

三、建议

(1)流域内云南省的2个县和四川的3个县要参照贵州省的《意见》,树立全局观念,研究制定本省赤水河流域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围绕生态河流建设要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

(2)为了把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落到实处,建议从中央政府、部委到流域内省、市(地区)、县逐级制定涉及赤水河流域的产业扶持政策和生态补偿措施,用政策和措施扶持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淘汰污染性产业。

(3)积极推动赤水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试点工作,通过落实“三条红线”及相应控制、管理、考核工作,促进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本文作者:陈明华、张玻华、朱勤 单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处)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