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农业经济论文
1.信息化的应用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依据
从理论上来讲,农业信息化的利用促进经济增长,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1.1信息化的应用可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这一优势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以北方平原地区为例,由于地势平坦,北方农业一般都采用大面积的机械化种植,在播种、生长期都需要进行实时检测和数据分析,以有效预防病虫害和对各个不同部分的田地进行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划分。传统的农业生产资源分配很难满足这一要求,人工操作成本高、效率低,而信息技术则不同,它可以在对各种农业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农业生产涉及的土地、化肥、劳动力以及市场等资源都能够进行合理考量,作出最准确的分析。且在传统农业作业时代,农民对信息的了解程度相对闭塞,对整体市场缺乏完善的认识,因而在进行生产活动时过于盲目,没有针对市场实际情况进行生产劳作,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1.2信息化的应用可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的确立是以市场需求为基准,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农民就会种植什么样的产品。因此,市场信息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确立至关重要,一旦信息掌握不全或者有所错误,农民很可能遭受重大损失。目前情况下,我国农村的发展仍然不尽如人意,农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非常有限,农民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农业市场信息,因此会出现市场不需要而农产品滞余或者市场短缺而农产品不足的情况,这些都是农业产业结构失当产生的后果。信息化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农业信息网络,农户可以及时地做出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使生产结构符合市场需求,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物尽其用。此外,信息化的应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如通过一些农业技术普及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向农户传播先进的种植方式。
1.3信息化的应用可以丰富农业经营模式
农业生产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农业生产必然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完整生产体系,甚至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在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中,农产品的销售基本都依靠固定渠道,销售方式较为单一,但是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产品销售可以借助互联网通道开展网络销售,现在的网络销售渠道非常发达,基本上可以遍及全国各个区域,而且电商的发展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农户开发网络销售渠道将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此外,借助信息技术,农户可以及时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从而规划自己的实体经营,做到线上线下同步,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开发农产品销售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发展。
2.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基于信息化的应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和理论前提,在实际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应当尽力提高信息化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1完善农业基础信息设备建设
信息化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提是信息网络的全面覆盖以及基础设备的完善,只有在这两个条件都满足的条件下,信息化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首先是网络覆盖,目前,还有农村没有安装电视、网络并不顺畅,甚至网费极高,让农户望而却步,因此有关部门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解决农村通网难、网速慢、网费贵等问题,尽可能为农户提供一个完善的网络利用系统,让其在农业生产中能够及时掌握各类信息。此外,和网络配套的基础设施,比如光缆等的建设也要同步进行。更重要的是,需要针对农业这一专门领域,开发便农利农的服务平台,及时向农户传达各类惠农信息以及农业技术的更新和使用方法等,把各类农业信息综合起来建设农村经济综合网络,这样可以切实做到惠农惠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2规划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
只有技术没有人才,技术永远没法发挥它的作用,而只是一无是处的机器。因此,在完善农村信息技术网络的同时,相关部门要注意培养农业信息化的人才,重在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这一点又可以分多方面来讨论。其一,要加强对农村领导干部信息化知识的指导,农村干部是一定范围内农民的直接领导,对农业发展也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从农村领导干部入手可以有效地推广农业信息化工程;其二,要大力培养农业技术人员,这就要求在一定群体内挑选出文化程度较高、理解能力较强的人士,组织他们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其三,是针对普通农户而言,要提高农民的信息利用意识,也要进行一定的文化普及工作,这样才能将信息利用技术落实到最基本的农户家庭。
2.3加大信息化利用相关政策法规支持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在政府的整体统筹之下进行的,没有政府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信息化进程就没法开展下去。因此,当地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完善农业信息化利用的政策和法规支持,具体措施有加强对农产品的市场调节,以及及时公布相关市场变更信息等,力求能够为农户提供公平的发展环境,推动本地区的农业发展。信息化的应用过程,政府的工作和决策具有绝对的权威,也因此政府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切实发挥在调节农业生产与市场、规划农村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作用,以实现更好的发展态势。
3.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从理论上来讲,农业信息化的利用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体现在促进农业资源配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及丰富农业经营模式三个层面。在具体实践时,政府仍需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专门的信息技术人才以及加大信息化利用的政策法规支持,如此才能有效地促进信息化的利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作者:王维新 单位: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办事处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