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持续路径

农业经济持续路径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5-01 23:27:00人气:787

1.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1.1发展观念落后

由于底子薄、人口多,信息闭塞,居住分散,大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一些人头脑中固有的传统方式和因循守旧的思想根基深厚,创新和竞争意识不强,缺乏进取精神,这与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新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能积极而有效地借鉴和吸收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1.2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

农村经济农业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农村和农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表现在:一是种植结构单一,优质产品的比重依然很低,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小,科技扶持的力度不够,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林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不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三是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相联系,农业资源过分集中在产中领域,结构调整也在产中领域进行,原料农业占据主导地位,农产品加工增值转化率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订单农业不规范、约束力不强,农户与企业尚未建立起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从而制约了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1.3水土流失严重

随着人口的增加,非科学的人类活动,导致了森林枯竭,植被稀疏,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蓄水、保土功能减弱。沙漠边缘地区流沙以每年5-7米的速度侵移,严重威胁着平原的安全。

1.4农业投入相对不足

受自然条件差,农户经营规模小,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商品率低等因素制约,农业投入产出比只有1:2.5左右,农业经济效益欠佳;乡镇企业不发达,劳务输出困难,农民收入甚低,农民由于农资价格上涨负担加重,至使农业投入不足,部分群众甚至以减少投入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央的涉农优惠政策大打了折扣,延缓了农民致富进程。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策略

2.1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

只有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前途所在。应该引导全民关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树立全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农村经济发展中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强化领导的可持续发展观。只有具备了强烈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各级各部门各行业的领导在生产决策和管理中才能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2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现代化的核心之一。“三农”问题的解决,其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的数量,实现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城镇化为工业化载体,为农业产业化创造条件,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一是要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大胆将一些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推向市场,做到政府出政策,市场出资金,走综合开发、滚动发展之路。二是加快发展小城镇,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搞活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搞好城镇定位,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广辟投资、融资渠道,集中建设一批工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型、资源加工型、商贸旅游型等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小城镇。吸引非公有制企业布局,使乡镇企业和城镇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发挥集体作用和辐射作用,综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2.3推进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新农村的发展,离开农业的发展谈新农村建设是不现实的。因此,要把农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上,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要充分利用当前土地流转制度和林权制度两项改革的契机,走活土地流转这盘棋,要让土地活起来,农民乐起来,鼓励企业、公司、种田大户承包经营农村土地,要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改变过去传统的小规模经营状况,发挥当地的优势,积极开发特色产品。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充分扮演好引导和服务的角色,减少行政干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要大力鼓励和引导农民开发种植特色农业,推广使用新型农机机械,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本领,建设新农村。

2.4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

综合考虑地形、土壤以及水分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调整,最有效地利用气候变化后的新资源,如热量资源,CO2资源等。特别是光、热、水综合匹配优势资源的利用,以趋利避害,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持续发展。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保护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重点保护耕地资源,严格控制非农用地的扩张,加强对林地和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重新审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和适度性,主动使人类活动适应气候变化,实行在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5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充实和完善乡村两级领导干部队伍,解决干部队伍中,部分同志为谁工作、怎样工作、工作为什么的模糊认识;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增强工作的责任心、使命感;着力解决要求不高、随意性大、党性不强、有意不循、执法不严的问题;树立党风廉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关键解决领导集体、干部队伍、上下级工作关系中的团结问题,克服有利益就上,遇困难就让,作风漂浮,推诿扯皮的缺点或错误;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有法必依,坚决纠正有令不到、有禁不止、政令不通的现象,提高执政水平和执行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各地农村差异很大,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