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下低碳经济实现路径研究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更好地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文通过概述低碳经济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面对的伦理困境,包括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缺乏低碳创新能力、低碳消费意识薄弱、低碳法规及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进而提出应采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树立生态低碳消费观、完善低碳政策与管理体系等对策,旨在打造生态文明,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态伦理;低碳经济;路径
1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1.1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有所体现,但当时并未对低碳经济进行明确定义。一般认为,低碳经济是指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基于一定的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促进能源高效利用与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以缓解能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1.2低碳经济的特征
低碳经济主要有3个特征。一是发展性。低碳经济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低碳环境背景下促进经济低碳发展。二是经济性。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低碳经济发展既要避免能源过分消耗又要保证经济状况平稳运行。三是目标性。低碳经济的目标就是实现高效能、高产出、低排放、低能耗。
2发展低碳经济面对的伦理困境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矛盾比较突出,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应有之义,但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的伦理问题。
2.1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早在2010年,我国成为第一大能源消费大国,一次能源消费量远超美国。据估算,到2020年,中国对一次能源的需求将达到29.47亿吨标准煤。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问题不禁让人担忧。能源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能源的生产速度远不及其消费速度,只能从能源出口国转变为能源进口国,虽然能源进口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紧张压力,但是也会造成能源安全威胁问题,造成我国经济不稳定。由于我国能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也会造成生态多样性失衡、气候异常升高等现象。此外,我国部分地区能源消费多以煤炭为主,且多采用直接燃烧,从而造成了很多环境问题。
2.2缺乏低碳创新能力
我国是重工业发展大国,工业化起步较早,很多企业都存在机器老化、技术落后等问题,在创新方面存在不足。长期以来,我国低碳技术多借鉴国外,尽管当前我国已经掌握热电多联产技术、生物发电技术等一些低碳技术,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比较落后,虽然这样做可以直接应用于实践领域,但往往无法掌握核心技术,造成低碳创新能力较低的原因是科研支持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因素。
2.3低碳消费意识薄弱
从我国以及世界的经济增长模式来看,对能源的消耗量不会急剧下降,尤其是城镇化、市场化进程加快甚至可能会延迟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尽管公众对低碳经济有所了解,仍然有一部分人没有将低碳消费的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我国从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做到低碳消费,但是由于部分公众对低碳消费不以为然,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减少能源消耗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因此没有形成绿色消费习惯,低碳消费意识仍然淡薄。
2.4低碳政策及法规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低碳经济政策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第一,我国尚未征收环境税与碳税,现行征收的税只有资源税和燃油消费税,也并不是针对气候变化征收的税种,并且现有税种的约束力不够。第二,征收碳税优惠力度不高,优惠政策较分散,且我国针对低碳经济的法律制度也不完善。首先,尽管我国有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间接性法规,但是并没有关于低碳经济的基本立法,发展低碳经济也因此很难成为一种受法律与政策支持的长期经济发展策略。其次,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不断改善,原有关于低碳经济的立法如果不及时修订,就很难适应不断改变的经济状况。再次,关于低碳经济对外贸易立法滞后。尽管我国有关于对外贸易的立法,但是一些法规已经不适应实际情况。最后,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处罚力度较轻。虽然我国刑法针对破坏环境设立了专门法条,但是在罪名体系、惩罚力度等方面仍存不足,调整范围有限。
3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
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创新,发展时必定会面临一些伦理困境,因此我国要从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公众消费方式等方面采取应对之策,构建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
3.1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生产领域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企业又承担着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生产任务。所以企业应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环保目的。首先,企业在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也应大力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太阳能、水能等。其次,企业应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开发新能源能够使能源消费低碳化,进而会逐渐减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最后,企业应注意调整产业结构,改进传统重工业,实现在生产消费方式上的低碳化。
3.2提高低碳技术创新能力
低碳技术的发展影响着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虽然我国在低碳技术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低碳技术的发展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首先,应形成低碳技术的生产理念。低碳技术生产理念就是要把科技生产社会道德相结合,形成科技道德理念,符合人与自然平等相处的和谐自然价值观。其次,加快开发低碳能源技术,努力提高低碳技术生产水平。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应坚持自主创新技术优先发展,同时缩短技术的应用周期,将当前技术与长远规划相结合,制定低碳技术的实践标准。最后,加强低碳能源技术的国际合作。研发与应用低碳技术不能闭门造车,与许多国家进行合作成为提升我国低碳技术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国应积极参与国家间发展低碳经济的论坛会议,增加与其他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资金、技术、人才等的联系,利用国际间共同发展的有利优势,促进我国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3.3树立生态低碳消费观
发展低碳经济不能只停留在生产领域,也要在生活领域实践,应注重改变铺张浪费的消费方式,形成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消费者的低碳消费方式与发展低碳经济密切相关,低碳经济不是降低居民的生活质量,而是一种良性转变。首先,加强宣传,增强居民的低碳消费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人人都了解,但是却有部分公众不能完全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应提高公众对低碳消费的认知与理解,大学可以开设与发展低碳经济相关的学科与专业,也应该通过各种媒介向公众传播低碳消费意识,例如可以通过一些自媒体宣传低碳消费。其次,公众应该践行低碳消费方式。低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公众养成低碳消费的行为习惯,使人人成为“低碳公民”,公众应在吃、穿、住、用、行等各个方面践行低碳消费,例如,通过多植树增加森林吸收碳排放量的能力,减少土地荒漠化面积,同时减少对已开发和未开发景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原有环境的完整性。低碳消费理念需要从国际到地区、从政府到个人等主体全面参与。
3.4完善低碳政策与管理体系
政府是低碳经济政策与法规的制定者,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政府应根据我国实际经济运行状况放权市场做好资源配置,也应该宏观调控低碳经济的实践环节,将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国民发展规划。首先,政府应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应政策,完善相应的奖励机制与惩罚机制,对积极践行低碳经济的主体与个人给予精神上与物质上的奖励,对从事高碳产业的企业和个人则应进行批评教育及惩罚。其次,我国应改进政绩考核机制,改变以往将单一经济增长作为绩效考核方式,应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放在相同的位置,实行“绿色GDP”考核机制,并完善其他发展低碳经济的监测机制。再次,实施任何政策都需要保障法律的强制性。制定低碳经济的相关法律,并不是一味地制定法律和修改规章,而是应该针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法律,应理性选择低碳经济的法律实现路径,应及时补充相关法条,并且对相应的立法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保证发展低碳经济的立法发挥最大效应,将我国建设成一个低碳大国、绿色大国。
4结语
目前,我国的低碳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要比其他国家更为艰巨,发达国家碳消费主要产生在消费领域,而我国的碳消费主要产生在生产领域。因此,我国应促进低碳经济良性发展,更注重生产领域的低碳化,在借鉴优秀外国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调整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低碳创新技术带动低碳经济发展。发展低碳经济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深化低碳经济理论,适度应用在低碳经济实践领域,构建出一幅低碳生活、低碳生产、低碳消费的生态友好画面。
主要参考文献
[1]周茜.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低碳经济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2]朱文杰.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8(12).
[3]张晨.武汉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作者:孙莹 孟杰 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