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素描教学论文 > 素描教学参数完善策略

素描教学参数完善策略 

日期:2017-10-19 05:33:17人气:1403
摘要:美术专业素描教学的参数是指那些构成优秀素描的要素,如构图、透视、比例、结构、光影、线条、色调、空间、整体、质感、量感以及主观艺术表现等。素描教学的内容往往是石膏几何体、静物写生、石膏像、人物肖像、人物半身像、人物全身像等。研究、优化素描教学参数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具体操作指导要素,把素描教学的难点降到最低,对于提高素描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描成绩的提高具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关键词:素描;参数;石膏像;人物肖像一、传统素描教学要素 中国的学院派素描教学体系一开始借鉴苏联的素描教学模式。以苏联素描的杰出代表费欣为例,他的素描别具一格,令人过目难忘、爱不释手。费欣素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富有个性的线条运用和线与结构的结合上。他的素描线条流畅、挺拔、明确、肯定,他常常用线的锐利一面作为外沿,另一面辅以粗糙的深灰色调子作为内沿,外沿一侧担负着形体的力度,内沿则体现出形体的结构与厚度,流畅、锐利的线条统一整个画面。这种以线条为主的表现手法并不影响对鲜明人物性格的表达。费欣把以线条为主的要素优化到了极致。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法是我国借鉴苏联素描教学的最完整的体系之一,教学内容是由几何体开始,进行线条、结构、构图、比例、明暗、透视、光影等训练;再过渡到静物,把握全因素素描技法,处理高光、灰调子、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的整体关系;第三阶段转入对石膏头像的临摹、记忆、写生研究,随后表现真人头像,慢慢拓展到半身乃至全身,整个过程系统而缓慢。石膏头像和人物头像的教学相比,石膏头像大多是国内外优秀雕塑家所雕刻的人物头部塑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人物头像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的头部塑像,具有较强的普遍性,二者都渗透着对人物头部结构的技法表现的探讨。从内容的难度看二者是相当的,从过程看是重复的,因而可以寻找一个良好的切入点,把以往相对独立、单一的两种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优化素描教学要素,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二、石膏头像与人物头像同步教学实践 美术专业学艺考是近些年高考的一大热门,每年考生人数不断增加,专业考试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出现的一个问题是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没有经历过系统训练;学习美术的时间较短,有些学生甚至不足三个月。限于环境、时间,教师要对考试内容进行择优组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与方法,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取得理想的成绩。由于石膏头像和人物头像都是对人物头部表现技法的研究,而且美术专业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笔者尝试将两者的教学同步进行。石膏头像与人物头像同步教学具体操作过程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寻找共同点。首先,了解与把握头骨结构,建立头骨的体块观念,学会观察立体空间。其次,确定形体关系的五组面部骨点:额结节、眉弓外缘、颧结节、犬齿降凸、颌结节。再次,分析影响头部外形的几组较大的肌肉组织: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咬肌、胸锁乳凸肌。最后,分散难点,逐步突破。五官的结构分析与表现由眼的画法逐步扩展到眼、眉及周围的画法,鼻的画法扩展到鼻周围的画法,此外还有口与口周围的画法、耳与耳周围的画法、头发的体积认识与表现技法。第二步:比较两者的不同点。石膏头像和人物头像的不同之处,首先表现在画面构图有所不同:石膏头像由头、颈、基座构成;人物头像由头、颈、衣领构成。其次是色调不同:石膏头像色彩单一,暗部色调反光强烈,高光较亮;人物头像色彩复杂,暗部色调反光较弱,高光柔和。最后是质感不同:石膏头像要表现坚硬、单纯的石膏质感;人物头像要表现皮肤、头发、衣领各自不同的柔软质感。在训练中,教师要特别引导学生区别对待,不能混淆,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学习的重点。第三步:坚持石膏头像与人物头像同步、交叉训练。临摹、默写、写生,都必须坚持两者同步、交叉进行,进一步明确两者的异同。教师要选择正确、恰当的表现手法,反复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明确两者作画方法的异同,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胸有成竹、应用自如。石膏头像与人物头像同步教学的拓展,实现了学生在各自领域中举一反三的应用。经历一段时间的实践,石膏头像、人物头像同步教学法的效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优化的素描教学帮助学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了学习效率,掌握了绘画技法,事半功倍。第二,对比教学改进了学生的观察方法,会观察是会刻画的前提。对比观察法同样在其他绘画领域大显身手。第三,大大降低了学习人物头像的难度,学生乐于接受,学习积极性高,普遍反映良好。石膏头像与人物头像同步教学只是优化素描教学参数的一个举措,一直以来,素描教学注重如何画好一幅作品。其实,素描的意义还包括创作过程中的整个思维活动过程,即画面转换的机制。学画的本意是自由独立的人格释放,是梦想思绪的自由翱翔,绘画是张扬个性的自由港湾,并非为了考试。优化素描教学的参数,找回素描教学过程的快乐旅程,可以使素描教学回归艺术的本质。三、素描参数优化的实质 素描教学中众多的参数虽然各自领域、位置、作用都不一样,但有其优化的巨大空间。在素描学习过程中,学好每一个知识点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领悟各部分内容对美术表达的根本意义,素描作为一种绘画形式和一种造型训练方式,主要培养学生的绘画意识,即造型思维中的概括意识、物象观察中的感受意识、形象表达中的语言意识。只有认识到这些意识的关系,主动处理和驾驭这些关系,素描创作才能回到快乐的最佳状态。学生从被动到主动需要一个过程,只有主动从客观物象中选择造型因素并将其转化为特定的造型语言,才能对绘画有所体验,真正学会艺术的表达。素描的各种参数往往呈现为形态、体态、动态的多元复合,素描创作需要创作者的主观演绎和表现。如,线条的组织优化设定物象的动态比例,结构的优化设定空间和整体,明暗的优化设定物象的存在外形,其标准就是艺术形象的感染力。无论是以线条为主的造型手法,还是以光影为主的造型手法,或是线面结合的造型手法,都有了不起的大师经典。如,费欣的线条素描灵动飘逸,达•芬奇的光影素描柔和稳重,罗丹线面结合素描气势磅礴、恢弘震撼,这都归功于优化的素描参数,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平淡无奇。缺乏对素描参数的优化,创作者对物象的认识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贫乏的、机械的、呆板的,既不能在客观物象的表象上选择丰富的优化节点,也不能提供物象视觉的支点,没有优化的巨大潜能。学生只有在素描训练中认识,在实践中运用,在艺术创造中把握,形成相对固定的造型语言,才能提高造型能力。四、结语 素描教学过程中的教和学都比较困难,有来自学习者的特定客观因素,也有素描自身学术原则的混乱。最初的素描教学以艺考成败作为检验教学水平的标准,教师只有适应这一运作规律,艺考评分的原则没有一个权威的指导纲要,有时候不得不违背素描的本质,主观自由得不到强调。学生没有足够的训练时间,难以培养正确的造型方法。素描技法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升级过程,意识也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转换过程,处于被动阶段的素描技法是作为研究造型规律的一种手段而出现的,进入主动运用阶段时,素描的技法便成为体现素描内容的一种语言符号,这是语言符号性质的转化,从理论上讲两者本应是统一的。在教与学的两难夹缝里,优化现行的教学体系基于对艺术价值取向的多样化选择、人才培养多渠道的可能性和艺术思维的多元化认识,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也是素描更深层面的重大学术课题。参考文献: [1]张克让.素描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2]刘虹.素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林建群.造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魏永利,殷金山.美术技法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8]孙美兰.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l989. [9]陈正夫,何植靖.孔子儒学与中国现代化.福建教育出版社,1973. [10](美)E.潘诺夫斯基.视觉艺术的含义.傅志强,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1](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2]李泽厚.中国美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3]区础坚.费欣――外国大师素描赏析.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 [14]林建群.造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5]成蹼.素描教程.汕头大学出版社,2015. [16]余秋雨.艺术创造学.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作者:胡新洋 单位:普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