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途径
摘要:现阶段,低碳经济理念的推行,要求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政策,切实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各行各业发展均面临严重的挑战,制造业能耗较大,在发展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低碳经济理念,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途径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即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制造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改变传统发展模式,注重技术创新与产业调整,在低碳经济理念指导下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在符合低污染、低能耗和低排放标准的同时,增强行业的竞争力,并形成强大的产业带动力。
1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1.1我国制造业能源消耗现状
我国制造业能源消耗巨大,存在严重的能源浪费现象,每年的能源消耗战全国总能源消耗量的一半以上,并且近年来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可见我国制造行业发展仍然过度依赖能源资源,发展优势不明显,很难实现突破性发展。
1.2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现状
我国制造业数量巨大,但是生产效率普遍不高,整体国际竞争力较低。近年来,随着国内物价水平明显提高,原有的劳动力、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优势不复存在,导致制造业生产效率低下问题日渐明显,能源资源消耗量较大,严重违背了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管理水平落后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造成了生产率低下、能源资源消耗巨大等问题,行业经济利润微薄,最终制约了制造业的整体发展。
2我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途径
2.1调整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消耗
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耗量随之增加,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低碳能源应用效率较低,最终造成碳排放量的增加,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相关部门应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改变原有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以此践行低碳经济理念,推动我国制造业快速持续发展。在制造业以能源消耗为主体的地区,政府应充分意识到低碳经济理念的重要性,在制造业发展中注重能源结构调整,并实施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的发收稿日期:2017-05-02作者简介:杜世培(1988-),讲师,现在广东科技学院任教。展策略:①短期内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提升生产效率;②长期目标为有效改善能源结构,首先相关部门注重控制源头,再生产环节初期引入碳密度较低的能源;其次在生产中间环节合理控制碳排放量,改变原有碳排放量较高的工艺和技术,研究并引入新的技术,以此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缓解能源紧张局势;最后在合理控制末尾环节,科学有效地处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技术上主要依托碳封存转化和碳捕捉技术,政策方面则应予以鼓励支持,并通过价格补偿和碳税等手段合理控制,必要时采取有效的法律干预手段。
2.2创建绿色供应链,实现协调发展
制造业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废弃物,主要包括能源废弃物、报废产品和原料废弃物,并且受技术限制或企业环保意识淡薄等因素影响,对上述废弃物并未进行及时有效处理,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在低碳经济理念影响下,相关部门及单位必须创建绿色供应链,实现协调发展。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要合理规划各个环节,以此确保制造生产的环保性。计划环节作为供应链的起点,必须进行系统规划,设计绿色供应链发展方案,并形成具体规划书,以此保证供应链建设环节的整体有效性;采购环节主要包括设备、原材料和使用资源的采购,在采购过程中要秉持环保低碳理念,尽量选择对环境破坏较小的服务或者产品,同时对于碳排放量较大的材料可寻找其替代品,以此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在生产环节中,应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创新制造工艺和手段,以此实现绿色生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2.3创新产业集群,实现跨越式发展
产业集群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在低碳经济理念下,为了实现制造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注重产业集群的创新。其中在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应以创新型企业为主体,将品牌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设置为发展主要内容,以商业模式和组织网络为发展重心,进而形成先进的发展环境,推动产业实现升级。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应以当地原有的产业与设施为基础,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进而形成先进的产业集群。同时将发展重点设置为新型的产业集群,对外招商引资,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相应的配套项目。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与龙头企业合作搭建技术服务平台,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经过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建设,改变传统粗放型的发展模式。
2.4搭建产学研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现阶段,低碳经济理念的落实需要技术的有效支持,我国制造业在传统发展进程中单纯看中经济产出,缺少对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及技术成果转化率的关注,从而导致制造业经济效益不尽理想,甚至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在新形势下,制造业发展应注重技术创新,以此技术带动产能,并在生产效率提升的过程中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终取得低碳经济发展成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制造行业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但是必须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新契机,调整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创建绿色供应链,实现制造行业协调发展。并且在原有制造业发展基础上,创新产业集群,实现跨越式发展,注重校企联合,搭建产学研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此提升技术转化率,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切实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婷婷,唐晓华.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评价研究[J].生态经济(中文版),2016,32(5):58-62.
[2]王钰,张连城.中国制造业向低碳经济型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对制造业28个行业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5,(4):35-41.
[3]王婷.基于低碳经济的制造业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论,2015,(19):89-93.
[4]周飞雪.低碳经济下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扩散机理及活跃度研究[D].东南大学,2015:11-14.
[5]陈晓荣.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D].广西科技大学,2015:10-13.
[6]张志鹏.低碳经济―――制造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转变探讨[J].价值工程,2015,(5):34-35.
杜世培 广东科技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