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专业素描教学人才培养思考
摘要:设计素描的教学改革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提倡课堂课题化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们灵活掌握素描这种造型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人设计观念的形成,逐步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综合造型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不能简单地把素描理解为一种手头的绘画能力,而是让学生获得一种思考的能力,是用手带领眼睛去观察世界,用手带领头去思维和思考。最终,通过对设计素描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更好地实现将工科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成能够满足未来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工业设计专业;素描;设计意识;“应用型”人才
2011年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重大改革项目,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1]。2014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2]。同年3月,教育部提出将对中国设计教育与职业技能整合加大力度,着重培养有良好动手能力的设计技能型人才。考虑到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往往缺乏美术教育基础,同时在现有的工科素描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与设计应用脱节等现象,容易造成学生不懂得运用所学的素描知识和技能去解决设计出现的实际问题。因此,为培养具有“应用型”的优秀工业设计人才,笔者认为必须对现有的设计素描课程进行一定的研究,发现并解决传统设计素描教学中存在的缺陷。
一、设计素描课程在工业设计专业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设计素描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在大一阶段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于物体的结构比例、空间形态、材料质感的全面把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美术学院和工科院校设计素描专业的学生生源和教学条件是完全不同的。首先,与美术学院学生不同的是,工科院校学生大多没有绘画基础,入学前没有经过专业的美术训练;其次,工科院校往往无法像美术学院那样提供良好的艺术环境和资源。然而目前大多数工科院校的设计素描教学仍然沿用美术学院设计素描的教学体制,以学生的静物临摹和写生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就造成工科院校学生很难在有限的课时中既完成绘画技巧的训练又能准确地完成画面表达。因此,在工科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教学中往往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和不能灵活运用等问题,学生仅仅把设计素描当作美术基础课来看待,容易造成在以后专业学习过程中的效果图表现、电脑辅助设计等相脱节的现象。在工业设计过程中徒手表现形体往往能够最直接地反映设计者所要表达的设计思想。在设计团队协作的前期阶段往往是采用以“手绘表现形体”的方式来达到信息的沟通和思想的表达。素描能力较强的设计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和操作三维计算机软件。因此,需要让学生认识到设计素描在工业设计专业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强调以“应用型”为出发点,培养学生能够理解设计的内涵原理,能够用手绘的方法表现出自己的设计思想。在设计素描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在设计素描中的自身体验,让学生充分发挥理性逻辑思维优势,学会主动表达个人设计思想,不断挖掘出自身的特色。
二、主要改革与创新措施
根据工科院校自身的特点,设计素描课程的主要创新措施应该将工科院校设计素描的培养重点放在对于学生的设计意识的锻炼上,具体可以分可为四个阶段:1.形体意识的培养;2.结构意识的培养;3.设计意识的培养;4.沟通意识的培养。
(一)形体意识的培养
设计素描学习初期主要以几何形体的结构素描为主,这种素描的特点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没有强烈的光影变化,主要强调、突出物体的结构特征。结构素描表现的是物象在三维空间中的状态,要把客观对象想象成透明体,把物体自身的前与后、外与里的结构表达出来,这就要求作画者具备很强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在结构素描里,透视原理的运用自始至终贯穿整个作画过程。这种几何形体的结构素描是让学生建立空间感和空间想象能力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学生对于这种素描练习往往会觉得过于简单枯燥,在反复练习中失去了对素描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透视过程中尝试组合和改变形状的线框几何形体教具,让学生能够真实地接触到这些透视形体,并能够改变这些线框形体,从而参与到透视练习中去。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前提下再讲授如何把个人设计的几何形体绘制出来的具体技法。一旦学生熟练掌握透视规律和绘制技法,可以采用将实体教具拿走,让学生通过几何形体的加减分割和表面变形练习展开自己的空间想象。进一步利用不同几何形体的组合,让学生们创造出新的造型。利用默写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把想象中的几何造型表现出来。
(二)结构意识的培养
传统素描的训练过程中往往更多的是强调对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的呈现。工业产品也必须具备与其功能相匹配的外观,工业设计的学生们需要用恰当的方法来表现产品的功能、形态、色彩、材料、结构、工艺。要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学生在设计素描教学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产品外观和产品结构的关系。比如说可以用挂图的方式给同学们展示好的设计素描作品。通过分析品评这些素描作品,让学生了解到优秀设计大师是怎样通过设计素描来展示产品的外观和结构。这一阶段的绘画练习,强调让学生用结构素描的方法把设计史中成熟工业设计作品表现出来,进而培养学生对于结构的理解和提高审美情趣。
(三)设计意识的培养
“设计意识”是一个设计师的灵魂,分析设计产品当中的“设计意识”是提高学生视觉意识、分析技巧、和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因此,这一阶段的设计素描教学主要以讨论课和设计速写为主。让学生们主动讨论某一产品背后设计师的设计意识,加强“我要为你设计,为解决问题而设计,而不是我要设计”的设计理念。事实上,有别于艺术往往强调创作者的个人主观意识的表现,工业设计人员在创作过程中对于客观因素的分析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同时,在这一阶段需要开展大量设计速写。设计与艺术,经济,文化,社会都相融合,因而设计学科是一门交叉学科[3]。设计速写恰恰能够培养学生知识的全面性。比如说让学生准备速写日记以贴图和手绘的形式记录每日的所观所想,内容涵盖新闻纪实、场景空间、产品速写等各个方面,养成设计速写习惯。教师在这一阶段在尊重学生想法的基础上提高他们专业技能,帮助他们修改完善个人速写日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人文素养。设计意识的培养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而且提高了沟通技巧和学生的知识储备。
(四)沟通意识的培养
学生在掌握一定的造型能力和拥有较高的设计意识后,需要借助素描手段来解决实际设计问题,把抽象的思维用图像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题目,让同学们分团队完成。例如,让一个团队对某种昆虫进行研究,绘制一定量的设计速写,研究昆虫的结构和功能,并把相似的结构进行提炼,应用到具体的设计当中。在这个过程中设计素描担任起了团队之间沟通的媒介的作用。增强学生对于设计素描功能的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尽早参与到一个设计团队的协作当中去。学生们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思考,并利用素描来理解别人的设计思想及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设计素描的教学改革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提倡课堂课题化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们灵活掌握素描这种造型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人设计观念的形成,逐步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综合造型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正如中央美术学院徐冰教授所讲的“素描训练不是让你学会画像一个东西,而是通过这种训练,让你从一个粗糙的人变为一个精致的人,一个训练有素、懂得工作方法的人,懂得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明察秋毫的人”[4]。可以说,不能简单地把素描理解为一种手头的绘画能力,而是让学生获得一种思考的能力,是用手带领眼睛去观察世界,用手带领头去思维和思考。最终,通过对设计素描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更好地实现将工科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培养成能够满足未来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振廷,孟君晟,孙剑峰,武万良.材料类专业外语课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0):47-48.
[2]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3/14/content_8713.htm.
[3]屈文涛,徐剑波,岳治.产品开发设计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66-168.
[4]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27.
作者:迟媛媛 单位:郑州大学机械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