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谈茶叶国际贸易交流商务英语翻译策略

谈茶叶国际贸易交流商务英语翻译策略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1-13 20:30:00人气:397

摘要:宏观信息化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愈演愈烈,并驱动着国际贸易活动频繁,其中茶叶是典型的品类之一。在茶叶国际贸易交流中,商务英语翻译是关键,是确保顺利合作的基础。本文在对茶叶国际贸易交流中商务英语翻译作出相关简述的基础上,着重就其有效策略方法展开探究。

关键词:茶叶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翻译;策略;方法

1相关内容简述

1.1茶叶国际贸易

茶叶、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其中茶叶征服了全世界,覆盖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宁可一日无油盐,不可一日无茶水”的说辞固然有夸大成分,但却足以显示其地位。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有20多亿人热衷于茶饮,占据了世界人口的1/3左右,而中国茶叶出口量更是远超世界出口总量的15%,是茶叶生产、出口、消费的大国。正是基于此,奠定了我国茶叶国际贸易发展雄厚基础,尤其是丝绸之路建成之后,更是闻名于世界。自21世纪之后,在总书记“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下,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稳步提升,与很多国家都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关系,茶叶国际贸易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并由此产出了显著经济效益。但是在此过程中,受多重因素影响,商务英语翻译不够精准,导致茶文化缺位,与商品信息传递无法有效匹配,限制了茶叶国际贸易发展进程,扎实做好该项工作尤为必要且势在必行。

1.2中西文化差异

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造就了中西文化的不同,形成了当今世界多文化生态格局,是国际贸易交流中必须要着重考量的关键因子,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成败。综合来讲,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多个方面:一,事物认知差异。中国传统文化渲染下,“红色”有着独特的意味,包含着喜庆的色彩,这在西方国度也得到了认同,如圣诞老人的红色靴子、红色帽子等。但是,在中国人看来,黄色代表着皇权,是辉煌、崇高的象征,而美国人则将之视作为胆小、忧郁、病态的象征色;二,思维方式差异。思维方式差异容易造成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词意偏差现象。例如,作为中国的一类茗茶,“瑶草”如果直接翻译成“yaocao”,势必会导致不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外国人一头雾水,其深邃的文化底蕴缺失,影响了消费者体验;三,数字意蕴差异。由于发音、宗教信仰的差异,“4”、“18”等数字被中国人视作不吉利的代表,充斥着一种厌弃情绪。但是,在美国人看来,其仅是作为一个单纯的数字存在,而认为“13”是不吉祥的数字,并总是在现实生活中刻意回避。

2茶叶国际贸易交流中的商务英语翻译策略

2.1明确导向原则

在茶叶国际贸易交流中,商务英语翻译作为合作发生的基础,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语用方式,现已发展形成一套较为独立且成熟的理论体系,包括交际翻译论、功能对等论等,为相关工作实践提供了有力指导。总体上而言,茶叶国家贸易交流中的商务英语翻译,应当保证语句通顺,并尽量做到简洁明了,能够帮助受众快速抓住文本核心,继而进行高效处理,由国际贸易本身的经济活动属性决定。例如,可将Manyofthesefineproductsareinstockreadyforyourorder翻译为“欢迎订购”;茶叶国际贸易交流中的商务英语翻译还需遵循专业性原则。翻译理论视角下,商务英语区别于一般英语,要充分考虑行业需求,尽量采用规范术语,严格审查语言结构、表达方式、文本格式等,以此最大限度地避免商业纠纷;茶叶国际贸易交流中的商务英语翻译亦需遵循文化差异原则,深入了解受众的文化背景,包括思维方式、语用习惯等,熟知茶文化丰厚内涵,并注重洽谈中的基本礼仪,关注表达的细节,从而辅助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2.2规范操作流程

茶叶国际贸易交流中的商务翻译作为一个相对复杂的实践过程,应当建立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宏观把握、微观调整,以保证精准的信息传达。具体而言,翻译前应当大致了解茶叶的相关信息,包括生产工艺流程、营养组成成分等,并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其传统文化内涵,掌握一定的信息化素养,方便查阅资料,更好地支持翻译工作顺利展开。同时,在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倡议下,我国逐步建立了更加广泛的多边贸易关系,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互动加深,并引起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创造了良好的茶叶国际贸易条件,日渐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在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应当以此为着力点,突出中国特色,从而产生良好的营销效果,是其本质价值所在。另外,做好商务英语翻译总结,充分考虑与贸易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深入对有中式文化特点的翻译方式研究,并进行精准校对,筛选出合理表达的句子,保证翻译的流畅性和完整性,且能够突出重点,促进成功交流与合作。

2.3重视人才发展

茶叶国际贸易交流中,商务英语翻译铺垫了成功合作的基础,并对从业者提出了较高的素质素养水平要求,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又需掌握丰富的文化内涵。唯有熟知中西方文化差异,并基于丰富的茶文化支持,在合理合法的框架下,才能更好地完成茶叶国际贸易交流中的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因此,茶叶国家贸易交流中的商务英语翻译,关键在于人才,要形成高校与行业之间的协同力量,充实智力因素支持,厚实该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其中,高校作为人才输出主阵地,应当紧密对接经济市场需求,深入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分析,明确育人目标,找准方向定位,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设置,关注学生知识素质与能力素质的双向发展提升,提高翻译教学质量。同时,对于茶叶国际贸易企业而言,要摆正人才战略定位,重视一支专业化的商务英语翻译队伍建设,通过专项培训的方式,不断充实他们的学识结构,丰富其文化沉淀,使之在工作实务中总结反思,共享有效经验,提高从业者的应急处理能力,从而实现其工作价值最大化。

3茶叶国际贸易交流中的商务英语翻译方法

3.1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即是指在不违反原文社会文化的前提下,翻译时保留原文词语的指称意义,求得内容和形式相符的方法。综上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客观存在,是影响商务英语翻译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茶叶国际贸易交流中的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应当充分尊重这种文化差异,形成较为客观的认知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翻译需求采取正确的直译方法。在此过程中,直译绝非单纯的字对字翻译,而是强调最大限度地还原原文意义,结合贸易交流对象的思维方式、风土人情、消费习惯等,对特殊的专业术语加以阐释。译者要找准商务英语翻译的关键,认真筛选译文中适合直译的内容,如茶叶的产地、颜色、形状、味道等,进行直观的表述,必要时可加以注释。例如,产于江苏省常州市茅山脚下的金坛雀舌茶,造型精巧、色泽翠绿、口感鲜爽,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此,可将金坛雀舌茶翻译为“whichisnamedafteritsshape”,通过直译+注释的方式,表示其是一种因形状而得名的茶叶。同时,茶叶国际贸易交流中,还需精准翻译产品的特性,确保消费者清晰知晓茶叶的用法、功效,建立良好的口碑形象。

3.2意译法 因着文化历史、生活习惯、社会背景等因素的不同,每种民族语言都有其独特的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当原文思想内容与译文表达形式矛盾冲突时,则不宜采用直译法进行处理,而是选择意译,即在不破坏原文意思的基础上,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强调内容相符、功能相似。例如,作为我国知名茶类,绿茶采自茶树的新叶或芽,经过杀青、整形、烘干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无论是成品色泽还是冲泡茶汤均保留了绿色格调,并因此而得名。其中,绿珠茶更是因浓郁的香味,备受国内外消费者好评,呈现丸子状,素有“绿色珍珠”的美誉。如若将绿珠茶直接翻译为“gunpowdertea”,难免会退却其原本的美好意味,并因中西方文化差异,容易让国外消费者联想到“炮弹”等词汇,信息传达失准,可能会起到抑制销售的反作用。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应当充分迎合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把握好中国文化的核心内涵,将绿珠茶意译为“emerald”,形象表述其形态及特征,并附着上丰富的意蕴,更容易激起受众的消费热情。

3.3转换法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鲜明的民族属性及特色,尤其是差异方面更是突出。同时,不同品类茶叶的制作工艺不同,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形态,在商务英语翻译时难度较大,如何精准无误地传达信息,是其必须要思考的重点。实际茶叶国际贸易交流中,商务英语翻译面临着重重困境,为了保证结果输出准确无误,应当在直译法、意译法以及注释法等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需要灵活转换运用。具体而言,译者可打破英语语言的固有结构与排列顺序,按照转换法思维,合理调整短语、词汇等因素,使得整个句子的表达更加流畅,避免生搬硬套,造成消费者误解。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茶叶,在描述时附带有很多带有强烈文化意蕴的词汇,如香气鲜嫩、色绿味甘等,句式结构整齐,其言简意赅,对于中国人而言很容易接收到其中的信息,并形成主观印象。但是对于国外消费者而言则不然,要主动迎合他们的语用习惯,灵活调整语言结构。例如,根据西湖龙井的形态、香味等特点,翻译为“westlongjing,beautifulshape,sweettaste,fragrantandgreencolor”。综上所述,茶叶国际贸易交流中的商务英语翻译十分重要和必要,应当秉持专业、精准、易懂等原则导向,充分做好各环节工作,依托高素质人才队伍支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直译法、意译法以及转换法等,从而更好地辅助营销,实现国际贸易规模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张文国.食品国际贸易中的商务英语翻译技巧[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20):239-240.

[2]段春艳.商务英语翻译在茶企业对外贸易中的应用探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0(18):59-60.

作者:周安毅 单位:广西财经学院商务外国语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