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国际贸易跨境电商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国际贸易跨境电商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2-11 21:14:00人气:468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活力,但行业兴起,人才培养却没有跟上,各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也根据市场需求纷纷开设跨境电商相关课程。目前在跨境电商的教学中面临着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短缺、实践教学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如何改善现有条件,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外贸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关键词:国际贸易;跨境电商;课赛融通 近几年,相对于传统外贸的低迷,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3年、2014年,我国货物贸易增速均在6%以下,2015、2016年我国货物贸易均为负增长,2017我国进出口增速实现由负转正为14%,与此同时,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从2013年到2016年增长率均在24%以上,2017年达到一定体量后增速有所放缓。与火爆的跨境电商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新兴行业,跨境电商人才十分缺乏。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许多职业院校陆续开设跨境电商相关课程,其中最基础的课程就是《跨境电商》,作为较为新鲜的课程,需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实际教学情况来不断探索教学方式和方法。1当前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对我们高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安排都有实际意义。根据阿里研究院的《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当前有86%的跨境电商企业认为存在人才缺口,他们在招聘人才时最倾向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商务英语、国际商务及物流等专业,同时他们对于毕业生和高校新课程的开设都提出一定要求。 1.1对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 当前很多企业需要大量的人才,但又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存在很多不足,如解决问题能力欠缺、专业知识不扎实等。从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来看,现在的学生多为98后、00后,他们思维活跃却花费大量时间在互联网上、各种APP上,很多学生吸取了很多碎片化信息却无法沉下心来钻研专业知识,而这些碎片化信息多以娱乐为主,看完后笑一笑就忘了,难以形成他们的专业知识体系。企业的需求和生源的现状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行业新知识,转变教学观念,开展形式丰富的课堂活动来促使学生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1.2对实践能力的要求 很多院校在开设专业和课程建设时,都会调研企业的意见。一直以来,很多企业的反馈都是学校的课程教育脱离企业操作实际,从课本和课堂上学到的很多知识在工作中好像没有用处。作为职业院校也一直重视学生的操作技能,但课堂教学和真实的业务环境对接确实存在难度,新兴行业变化快,很多专业教师不在企业一线也很难掌握真实业务的操作,那么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就是通过相互关联、衔接的各专业课程的开设,将专业较全面的知识、涉及到行业多个岗位的知识成体系的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学生在经过企业的岗前培训后上岗业务接受较快。2跨境电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基于跨境电商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滞后 随着外贸B2B、B2C市场的迅速发展,考虑外贸企业招聘人才的需求,《跨境电商实务》作为一门专业课程被纳入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来。对于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类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具有一定语言能力、跨文化贸易思维,但对网站建设、运营、优化等技术操作很不熟练;对于电子商务类专业学生来说,他们网站运营方面很有优势,但很多学生惧怕英语沟通,缺少和外国人做生意的基础知识。只有一个学期的一门课,难以培养出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各专业开设《跨境电商》课程后,还需结合本专业开设前导或后续衔接课程,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2.2教学资源相对匮乏 作为一门新兴课程,2015年开始才陆续有相应的高职配套教材出版,近两年各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规则变化很大,有些书中的内容已经滞后了,对知识需求很迫切,但配套资源相对匮乏。每门课程都要参照人才培养方案来制定课程标准,对很多新开设该门课程的院校来说,教师都是根据已有教材摸索着制定本校的课程标准,尝试着制定授课计划来进行教学,市面缺少参照,教师缺少该门课的授课经验。市场上的跨境电商平台主要有速卖通、亚马逊、wish、敦煌网等,每个平台的规则、操作特点、客户群体都不同,但教学中很难全面的一一介绍。这些平台中,关于速卖通的教学资料是最多的,课堂教学也往往是以速卖通为例,其他平台只能浅显的一带而过,教师只能在有限的资源中,尽力将跨境贸易的思维理念传达给学生。 2.3师资力量欠缺 很多专职教师脱离企业实践已久,对于跨境电商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教材。了解平台的规则和上架商品的操作对于教师来说没有难度,但是对于如何针对不同国家的市场选择合适的商品、优化商品详情信息、转化率、客单价、真实的发货、跨境物流等实务内容很难讲解深入,只能是对课本的字面意思进行理解。尤其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老师,以前从事的多是传统外贸业务的教学,现在要向跨境电子商务业务转型,但真实业务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状况,教师自己没有面对过,也无法列举成功或失败的例子告诉学生不同状况下的解决方法。有些院校会邀请企业导师进行授课,对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较好的地区来说,具有丰富实战经验且愿意进校指导的企业导师相对好找,对于跨境电子商务还不发达地区的一些院校则存在一定难度,有些企业业务员虽然店铺运营经验丰富,但按照一定教学逻辑授课的能力有所欠缺。 2.4缺乏实践教学环境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需要各种软件硬件的支持,但很多院校《跨境电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境还未完善。目前该门课程的实训大致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学校没有采购实训软件,安排学生直接在真实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实战,但现在的平台经过了快速发展跑量期,开始排除个人店铺、小卖家,留下真实卖家、优质卖家,所以平台的注册、年费规则一改再改,限制了课堂教学时学生大量注册空店铺;另一方面即使店铺注册成功,学生也面临缺乏货源、资金和经验等问题,如果在定价、物流操作等方面发生失误导致亏损,给学生及教师都会带来很多麻烦;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学校采购跨境电商仿真平台来进行实训,现在各种仿真软件层出不穷,且多为单一平台软件,少有多平台集合软件,虽然教学中速卖通平台使用较多,但亚马逊、wish等平台也有大量用户群体,学校如果分别采购,在资金和使用率上也是很大的压力,而且现在各个平台的规则还在不断变化中,仿真软件的更新能否和真实平台对接起来也是一个问题。 2.5校企合作难以开展 在校期间能多去企业真实业务环境参观、培训、实践对于学生实战能力的提高大有好处。但是对于很多地区的院校来说,难以找到可以同时接收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去实习实践的外贸企业,如果每个企业只能接收两三个学生,就需要有一个企业群:一是这样的企业群难找;二是这样零散分布的学生对于学校来说在安全、实习效果等方面都难以管理。运营一个平台店铺需要很多人力、资金投入,很多企业也不放心直接让学生来操作企业店铺账号,如果学生操作失误导致亏损,在责任的认定、赔偿等方面都会带来很多麻烦。所以在跨境电子商务的校企合作方面,亟需找到让企业、学生都能有利益、有收获,又便于学校管理和操作的模式。3对跨境电商教学的建议 3.1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传统贸易增长缓慢而跨境贸易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亟需转型。目前很多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开设的课程如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国际市场营销等仍以传统外贸方式教学为主,近两年加开了跨境电商实务课程,还需加开更多互联网营销思维、信息技术操作类的课程,如网店运营、优化、视觉美工、客服、跨境电商英语等,形成前后衔接的课程体系,由于市面参照资料少,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需结合本校学生学情制定课程标准与教学计划,在教学中逐步规范并不断优化课程内容。 3.2逐步建设教学资源库 信息化的时代,有多种信息技术方式可以逐步丰富、建设教学资源库。教材、课件等服务于教学内容,目前市面上的教材一般只介绍单一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如果教师想在有限的课时里尽可能教授学生多平台操作,就需要自己熟悉各种教学资料并加以整合,如微课、职教云、MOOC等,由于各跨境电商平台的规则变动快,教师要注意及时更新关于各个平台的操作知识,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反馈来完善讲稿和教案。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图片修饰、网站运营操作等方面相对较弱,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中应加入更多的页面操作步骤截图和商品案例,将原理讲解的更为透彻。 3.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国际贸易的专职教师向跨境电商方向转型,必须走出去参加培训和企业实践。目前每年全国各地的跨境电商师资培训项目很多,多数时间在3至5天,专讲一个操作平台,教师想全面熟悉多平台的操作,要选择合适的培训项目,多次去强化训练,还要反复研习培训成果,融合到课堂教学中。为增强教学实用性,可邀请企业导师进校给学生开讲座或直接参与授课,专职教师讲理论和方法,企业导师讲实务操作,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和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专职教师进入企业实践一段时间,所学内容更为务实,打造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4“课赛融通”的实践教学模式 创造实践教学环境目前有几种方法:一是有经验、有货源的条件下,可在真实跨境平台上开店铺,但对一些新开设课程的院校来说,要慎用这种方法,平台开设新店铺的审核越来越严格,处理学生误操作带来的麻烦也会占用大量教学时间;二是选择采购多平台的仿真软件系统,现在很多软件制作公司制作的仿真系统也在根据教师的使用反馈不断优化中,有了仿真软件系统可以保证实践教学正常开展;三是“课赛融通”,各种跨境电商技能竞赛正在兴起,这类比赛中有的会开放竞赛平台,可以让学生在初赛阶段都参与进来,通过竞赛平台既能完成实践操作练习又能选拔决赛参赛团队,教师对竞赛平台的使用感受、指导竞赛的收获都可以总结到课程教学中,一举多得。 3.5推进校企合作 跨境电商产业发展较好地区的企业和院校合作较为密切,他们的产业园可直接接收学生去实习,但对中西部地区的院校来说,缺少产业基础的情形下,这种模式不可复制。“引企入校”是较安全、方便管理的一种方式,学校提供各种硬件设施,企业派驻人员来指导和管理学生,初期可小规模挑选表现优异的学生来实习,磨合了实习中的各种问题后再逐步扩大规模。目前也有一些培训机构免费为学生培训跨境电商技能,然后组织企业和学生的双选会,在能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不失为一种合作形式。综上所述,跨境电商产业兴起,人才培养滞后于行业的发展,给各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转型的机遇。学校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推动校企合作,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以培养出企业需求的“互联网+外贸”这种复合型人才。参考文献 [1]葛秋颖,赵艳莉.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国际贸易教学模式的新思考[J].高教学刊,2016,(01). [2]朱桥艳.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对城建学院国贸专业的个案分析[J].知识经济,2016,(05). [3]裴东霞,乔勇军.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4). 朱方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