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利弊

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利弊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7-26 09:40:00人气:387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贸易进出口额与日俱增,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也随之迅速发展,国际贸易融资品种不断创新,现在已发展成为商业银行的一片沃土。但国际贸易融资的特殊性,也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贸易融资风险信贷国际业务

一、引言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也随之迅速发展,以国际贸易票据、凭证、单据等作为介质的融资方式极大程度的为进出口方提供资金便利,加上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具有融资期限灵活、资金周转快、还款来源有保障、与国际结算操作紧密联系等特点,一方面银行基于同业信用可实时把控风险,另一方面银行可基于其办理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寻找贸易产业链,发展其上下游环节的融资业务,拓展利润来源,同时带动其他业务的全面发展,有助于银行提升综合效益。因此,国际贸易融资成为银行创造利润的一项重要业务品种,成为金融行业争相角逐的沃土。但是国际贸易融资专业性强、受国际形势等因素影响大,存在潜在的风险,这为金融机构如何规避风险、合规经营、稳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商业银行发展国际贸易融资的优势

国际贸易融资之所以在短期内迅速发展,日益受到进出口企业和商业银行的重视,主要原因在于其在中间业务收入、银行准入门槛等方面,都较一般普通的流动资金贷款有优势。

(一)调整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提升盈利能力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可以扩大银行收入来源,调整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及收入构成。一方面,银行可以从贸易融资中直接获取表外业务收入。商业银行可以对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开立信用证、办理进口押汇、出口押汇、出口贴现、保理等业务,收取手续费,增加表外收入;一方面,对企业的国际贸易进出口方垫付资金,加速企业资金周转,获取融资收益,同时调整了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此外,基于对客户以及客户业务的了解,通过为客户度身定制资金方案,并提供咨询服务,让客户对银行产生依赖,对客户资产负债进行合理捆绑,将有利于银行稳定客户资源,提高与同业的竞争力。

(二)加速商业银行发展转型,提升综合竞争力

随着当前国际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全球金融一体化速度加快,金融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必然导致只有适应时展需求的银行才能生存。国际贸易链接着国内与国外的资金与物流,中国的商业银行只有不断改革、发展、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需求才能不被淘汰,我国的商业银行需要从战略层面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与增长方式,更多地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满足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核心和基础。

(三)有效改善企业的流动性需求,满足发展动力

当前的国际贸易融资为企业提供的并非单一的融资渠道,银行根据自身经营模式,基于国际贸易融资本身,可为客户提供多渠道、多样性的融资方案,实现全面的客户营销,将客户的应收账款盘活,同时实现融资收益。这种融资依托贸易的真实性和连续性,突破了传统企业授信的局限性,只要客户应收账款质量符合要求,商业银行可核定其授信额度,实现融资,满足企业流动性的需求,加速企业资金周转。

三、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主要方式

目前商业银行银行最普遍的融资方式主要有票据贴现、福费廷、进出口押汇、保理业务。商业银行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贸易融资产品的组合定制。

(一)福费廷(Forfeiting)

银行对出口方的应收账款进行买断,提前收到款项。一般情况存在于出口方收到进口方开证行的延期付款通知后,向出口当地银行进行的融资活动。若款项到期时,进口方违约拒付,银行对融资方无追索权,极大程度地保护了出口方的利益。

(二)进口押汇(InwardBills)

银行对进口商在进口付汇时的资金融通。在开证行收到出口方寄来的单据,审核相符后,进口方以货运单据作为抵押,向开证行要求垫支货款,实现资金融通的行为。进口押汇延长了进口方付款期限,减少了资金占用时间。

(三)出口押汇(OutwardBills)

出口押汇又称信用证融资放款,是基于信用证业务出口方的融资。出口方在货物装运后,将全套单据交给当地银行做抵押,用其信用证下的应收账款做还款保障,要求银行办理抵押贷款,银行在扣除利息及手续费后将其应收账款提前支付给出口方。如开证行拒付,则银行可向出口方追索垫款。

(四)打包放款(PackingCredit)

也就是信用证抵押贷款。是银行对出口方在装船出口前的融资,出口方在收到开证行开出的信用证后,可将此信用证正本抵押给银行,取得融资,用于出口方装运前的生产或采购等费用支出。在货物装运后,出口方将货运单据等交给银行议付或转做出口押汇,取得资金归还银行本息。

(五)国际保理(factoring)

是由保理商或银行参与并为进出口贸易双方提供融资、担保和服务的一种国际结算方式。指在以商业信用出口货物时,出口方发货后将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提前取得货款的行为。保理商买断出口方的应收账款,所以无追索权也是保理项下融资的特点。

四、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风险

尽管国际贸融资有诸多优势,但在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仍表露出以下问题。

(一)前期调查不够、风险把控意识不足

目前,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主要为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造成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操作风险的发生主要是银行调查人员对业务主体的客户和市场了解程度较低,对风险的抵抗能力较低,如未使用足值、易变现的抵押质押品做担保,或对客户的评级授信出现偏差所造成。信用风险的发生与银行调查人员对客户信用等级未能进行客观评估有关。另外,国家风险、法律风险等也是造成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出现的因素。

(二)管理体制漏洞,职能不清

虽然各家商业银行建立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但国际业务信贷额度与国内信贷业务脱节,未实现同一客户的统一信贷规模控制;有的商业银行对跨境人民币信贷业务管理职能划分不明确,统计口径不清晰,将跨境人民币业务时而归入国际业务统计口径,时而归入国内公司信贷业务统计口径,或产生管理镂空,内控效果不甚理想。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要利用先进和专业的技术手段,是对整个业务操作过程实现监督和管理,从宏观上看,是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此外,我国在关于外汇业务的处理程序方面的工作还有待提高,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程度还不够,无法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等问题,这些都可以通过完善的防范管理体系来解决。

(三)综合型人才缺乏,素质欠缺

国际贸易融资需要具备国际结算、信贷、法律等知识领域的专业人才。国际业务是一项综合性的银行业务,但通常商业银行将国际业务作为独立的业务品种来经营,在机构设置上由国际业务部负责国际结算和其衍生的贸易融资业务。独立从事国际结算的员工并不具备营销能力或信贷管理专业知识,而从事信贷的员工往往也不具备国际结算及相关贸易法规的专业知识,这都将为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造成瓶颈。

(四)国际贸易融资法律环境尚不完善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涉及到国际金融票据、货权、抵押、质押、担保、信托等行为,有的业务甚至是多种行为的综合,这需要法律上对各种行为的权利与责任有具体的法律界定,但是我国的金融立法滞后于业务发展。当国际贸易产生纠纷时,国内法律不能有效保护有关方的合法利益时,主张依据国际惯例,如UCP600、ISBP等,但此类惯例又缺乏强制性,不可超越法律的范畴。例如,银行承兑的信用证哪种情况下法院可以进行止付等具体情况。

五、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完善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

国内商业银行要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体系,对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认识需要进一步加强,改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设立信用审批中心和贸易融资业务部门,实行审贷分离制度,建立客户信用分析体系,制定信用等级标准,对同一客户实行统一授信,防止欺诈风险发生。此外,还应注意汇率风险的对冲,避免银行出现外汇敞口。

(二)合理运用风险控制工具

首先,要把国际贸易融资纳入全行信贷业务的体系中去。由专业人员负责结合融资对象的财务能力和综合实力进行业务的全面评价。其次,要将国际贸易融资客户的信息建立一个系统的数据库。对客户信息进行统计,评定风险等级,加强对其业务的追踪统计,定期更新信贷额度,检查授信额度的使用情况。最后,运用金融工具转嫁风险或引入第三方金融机构来进行担保,同时鼓励进出口方积极投保。这样既可以保证客户自身收款的安全,又加强了银行办理贸易融资还款来源的可靠性,对风险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三)充分利用资源,高效定制方案

首先,借鉴国外先进的融资工具。其次,加强与外资银行合作,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融资方案。最后,加大客户结构、交易变动的分析力度,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设计要密切联系贸易产业链,着眼于贸易环节设计产品。银行要通过跟踪企业贸易产业链条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资金需求及产品,结合商业银行的资源现状,将传统信贷工具与国际贸易融资工具结合,开发安全高效的融资业务。

(四)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开展,务必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需要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从业人员认真研究学习国际贸易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确保合规经营。其次,在业务人员的选择上,需信贷管理专业兼备外语、法律、国际贸易专业知识背景的员工,将国内信贷与国际融资融合贯通。另外,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即奖惩制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严防违规操作,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平稳运行进行打造专业的技术团队,确保业务经营合规。

参考文献

[1]徐子奇.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策略[J].金融时报,2014.

[2]郑海源.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现状与分析[J].时代金融,2014.

[3]李冲.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趋势分析[J].国际贸易融资,2015.

[4]李哲剑.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及对策分析互联网文档资源,2017.

作者:刘婧晓 单位:昆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业务集中处理中心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