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及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摘要:产业结构调整,是完成经济发展阶段性过渡的必经阶段,具有适应性、层次性等特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经济发展体系不断完善,本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经济之间的联系不断加深。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着重探索国际贸易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为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理参考。
关键词:国际贸易;中国产业;结构调整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从世界经济发展角度而言,各国交易密切,实现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互补应用,为本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充足的发展动力,实现社会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全方位调整;从我国经济发展角度而言,国内产业结构必须立足于国内经济发展大环境,不断的实行自我调整,才能够满足国内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和国外发展市场的需求,因此,结合内外双面性因素,探索多重贸易形势发展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是我国新常态寻求进一步高速发展的基础步骤。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概述
1.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保障商品经济交易正常实施的各部分要素,随着社会市场需求不断拓展,产业开发领域不断延伸,实行的产业要素更新优化,实现产业发展与时代需求相吻合。现代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高级化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是指各个产业内部之间相互协调,逐步引导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自我调整,适应市场发展需要,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产业结构高级调整就是在此基础上,实行产业升级,如我们所说的劳动密集型向着技术密集型转换,就是产业结构高级化调整的代表。2.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指国家各国或地区,实行商品和劳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国际交易是在各国或者地区利益互补的前提下实现的,是各国经济调整与各国贸易的综合概括。国际贸易划分形式多样,按照商品移动方向,可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过境贸易;按商品交易形态可以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等等分类方式。依据现有的国际贸易开展的基本流程,将国家贸易衡量统计指标归纳为:贸易额和贸易量、贸易差额、国家贸易条件、贸易商品结构、贸易的地理方向、以及对外贸易的依赖度。
三、我国现代产业结构调整的不足
我国国内产业发展在实践中不断优化,适应社会需求,为国家经济调整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充分剖析我国现代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本文结合国家统计局网络给予的相关文献,将相关性数据进行统计归纳,总结2014年-2016年国内三大产业发展统计表和2014年-2016年国内产业调整与国际贸易平均值分析表,为文章后期全方位探究提供数据参考。1.国内产业调整与国际贸易发展存在着差距。从表中数据可知,2014年-2016年以来,我国国内第三产业的发展速率迅速,产业结构调整百分比从15%增加至39%,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优势;但表2中数据变化来看,近三年来,我国第三产业的贸易额、贸易结构、贸易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并没有突显出来,反而在贸易依赖度上呈现较大的数值变化。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说明我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体系发展上依旧存在着差距,影响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后带了的优势性变化,对充分发挥国内产业结构优势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也降低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同时,表2中各个产业的国际贸易相关要素变化的平均值只代表而来近三年来我国产业国际贸易的概数,就已经与表1中数据产生了差异,如果实行一对一式的数据核对,则会显露出我国国内产业调整中更大的问题。2.产业结构调整导致贸易量和贸易额稳定性低。依据国家贸易经济交易的相关记录可知,我国国内产业调整大部分为被动式升级,也就是说企业是为了增加经理利润,扩大市场而实行的产业调整,那么,企业进行产业调整时,势必会选择迅速的产业调整方式,这种只注重部分利益,而忽视总体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式,能够为企业带来短期的经济收益,从而出现而来国内产业经济产业调整迅速协调稳定的局面,但这种“木桶效用”式的产业结构调整无法达到长期稳定运作。如果市场经济发展的冲击性增加,外部竞争里增加,产业结构将无法做出有效的风险应对,也就出现了表2中国内产业调整后与国际贸易差额依旧为44%,33%,33%的发展局面了。3.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构缺乏创新。国内产业结构逐步向着技术化、程序化的角度转变,实行产业调整与产业发展相适应,我国近三年内工业比率降低了18%,说明我国工业体系运作内部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着技术方向转型,工业生产比重也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实行技术研发、程序创新的综合化转变。但较大幅度的产业调整,仅仅局限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在国际贸易中依旧处于劣势地位。如表2中农业、工业、第三产业贸易结构变化为32%、34%、34%,三大产业的结构能够打破了传统贸易单一性问题,但并没有取得更大的发展突破,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国家贸易大环境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发展不足。4.产业结构调整的对外依赖度较高。此外,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对外贸依赖度较高,也是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发展中的不足代表,从以上几点中分析可知,第三产业的依赖程度较高,这与国内第三产业发展基础性差有着直接关联,同时,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的滞后性,也对国家农业结构调整产生了阻碍,农业科技化水平有限,农业技术研发速率低等问题,制约着新型农业的推进。
四、协调推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的途径
我国产业结构能够在实现多元化开发、多视角剖析,突破我国经济发展依旧处于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发展的禁锢,应充分归纳剖析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实行产业综合性规划。1.树立全方位的产业结构发展理念。通过以上对我国产业发展体系的辩证剖析,对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环境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优劣更深层的了解,树立全方位的产业结构发展理念,是寻求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相吻合的基础。例如:我国农业开展国际贸易时,不仅实施农产业出口、同时也能够结合国际农业发展的需求,探索双重性农业发展规划,如,林下经济、杂交农作物等新型农产品,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内部出发,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化理念,能够为产业调整适应国家发展带来更多的交易机遇。2.合理运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优势。从以上表格中数据来看,我国社会经济体系不断优化,为社会经济体系综合化转型带来了更新的发展保障。从国内三大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进行探究,2014年-2016年期间,我国农业、工业发展百分比呈现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发展呈现较大的上升趋势,国内第三产业的潜力被挖掘出来;同时,三者之间的分布结构呈现相对均衡态势,2014年我国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百分比为40%、45%、15%,而2016年我国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百分比为34%、27%、39%,我国国内产业结构逐渐从合理化调整向着高级化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转换,国内产业发展更注重社会效益,国家产业资源发展将动力转移到技术、新型产业结构中,为我国产业经济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产业动力。国家贸易体系转变,是在国际贸易交易的基础上,实行综合式的产业结构规划调整,而不是以某一国家的产业发展速率为标准,想要推进我国产业调整与国际贸易相吻合,就必须建立完整的经济贸易结构体,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发展相适应。当前,我国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实行电子产品研发、数字编程创新,同时,又将各地风景、名胜作为第三产业研究开发的主要结构,保障在国际贸易中寻找到优势开发的突破口,为国内产业调整提供了独特的产业转型平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3.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大环境。国内产业结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来看,近三年来,我国三大产业在贸易额和贸易量、贸易差额、国家贸易条件、贸易商品结构、以及对外贸易的依赖度上所呈现的百分比变化都在30%-40%之间波动,国内产业实行国际贸易结构推进,已经打破了单一化的产业贸易发展局面,适应国际社会经济均衡化、统筹化的发展局面,这也为我国产业发展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基础动力。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大环境,是推进我国产业对外贸易与内部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一方面,产业结构从综合化调整向着高级化调整的转变,不仅需要完善的产业升级实施规划,我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也可以充分借助国际交易这一“外力”,暂时性的弥补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不足。另一方面,我国产业对外贸易与内部结构调整,也要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充分利用国际贸易中的充实的经济资源,开展跨国公司、外企投资、技术研发合作等方面,缓解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资金匮乏的问题,也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积攒发展动力的有效方式。4.实行产业调整与贸易的同步更新。实现国际贸易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也必须保持两者发展动力的同步更新,新型产业结构调整不是按部就班的完成计划,而是要做好产业未来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向引导,实行现代化资源变革与社会体系相互适应,从而得到更权威的发展性保障。如:我国工业发展转变,石油提取、煤炭运用时,不仅要考虑到经济利益,同时要与环境、人类生活等因素相联系,逐步实现产业结构传统资源的最优化运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国际贸易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是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有效参考理论。辩证的对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使得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理念不断革新、贸易结构创新化调整、贸易环境综合运用、以及贸易体系同步化更新,是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保障。因此,关于国际贸易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讨论,为我国未来产业调整动力挖掘提供了突破口。
参考文献:
[1]许正松.经济增长、承接产业转移、结构变化与环境污染[D].江西财经大学,2016.
[2]刘方浩.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朱琳琳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