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趋势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飞速发展,外贸企业对贸易融资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金融机构提供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也应不断创新,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外贸企业的需求。本文介绍了国际贸易融资的含义和特点,并分析了国内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趋势。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特点;创新趋势
一、国际贸易融资的含义和特点
(一)国际贸易融资的含义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银行为满足进出口商进行贸易活动时出现的短期融资需要,而提供的短期资金融资,以便于进出口商顺利地从事进出口贸易。狭义的国际贸易融资,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外汇银行在为进出口商办理汇款、信用证和托收等业务时,为进出口商提供的短期或长期的融资业务。广义的国际贸易融资是在国际贸易结算的各个环节中发生的资金和信用的融资活动。国际贸易融资是以进出口商所从事的贸易活动的现金流量作为进口商或出口商履行约定的资金来源,以结算中的商业或金融单据等凭证作为进出口商履行约定的凭证。它的基本方式包括出口项下的打包放款、票据贴现、押汇,进口项下的信托收据、押汇、提货担保等等。国际贸易融资是围绕着进口和出口贸易展开的,融资的对象也仅仅局限于进口商和出口商,不管进出口商所从事的行业是什么,所经营的商品是什么,只要它的贸易伙伴是外国一方,都属于国际贸易融资的范畴。
(二)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
国际贸易融资也是一种中间业务,但是与其他的中间业务和融资方式又有不同的地方,它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一般的中间业务为客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而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而国际贸易融资不仅提供相应的服务,还为客户提供资金的支持。国际贸易融资把传统的中间业务和融资业务结合起来,将贷款和结算融合于一身,并延伸了结算业务。传统的中间业务对银行而言,风险微乎其微,而国际贸易融资则存在一定的风险,不同的结算方式面临着不同的风险。对信用业务的影响也不相同,国际贸易融资把传统的中间业务和融资业务结合了起来,融资就会伴随着信用业务,会促进信用业务的发展。与一般的银行贷款相比,贸易融资的自偿性比较强,一般的银行贷款几乎参与了企业从生产到销售的所有环节,由于贷款参与的环节较多,所以遇到的风险就比较大,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带来较大的风险。而国际贸易融资则是一种高收益、低风险的业务,因为它对资本的占用比较少,避开了复杂的生产过程,风险仅仅局限在销售环节,然而销售也几乎已经完成,所以风险比较小。国际贸易融资能够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参与到企业的贸易环节中去,而且有清楚的贸易背景和还款来源,还具有短期性、周转快、重复性及流动性强等众多特点,可以为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
二、国内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技术落后
我国许多外汇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领域采用的还是比较传统的运作模式和业务系统,用于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技术还比较落后。银行与企业之间缺乏信息共享的平台,缺乏相应的技术将银行与企业之间联系起来,双方之间无法及时有效的传递数据,分享动态。双方之间的信息无法及时的沟通和了解,会造成融资的期限无法与贸易期限匹配,会使外贸企业错失贸易机会,造成损失。而且国内银行在引进和应用电子商务技术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无法满足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二)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单一
如今的国际贸易在贸易方式和规模都越来越多样化,自然需要多样化的融资方式来适应如今快速发展的国际贸易,而目前我国国际贸易的融资方式却比较单一。我国目前主要的融资方式还是以传统的融资方式为主,也就是以信用证结算和融资结合的方式为主,方式比较单一,缺少像发达国家那样种类繁多的贸易融资方式。我国大多数的外汇银行都是运用传统的简单方式,如打包放款、减免开证保证金和进出押汇等,发达国家新出现的保理、福费庭等很少有银行开展。国际上流行的新兴融资方式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更适应如今外贸企业的融资方式,能够很好的满足我国外贸企业的融资需求,但是新兴的融资方式在我国开展的比较晚,也比较少。
(三)业务创新速度慢,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也比较久了,但是与银行的其他业务相比,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不能满足目前我国许多外贸企业的融资需求。国际贸易融资领域很少有新产品推出,业务模式也总是按照原来的程序进行,时效性比较差,操作成本却比较高。如今的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国际贸易也是不断的更新变化,外贸企业需要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机会,而国际贸易融资领域业务的创新速度较慢,会限制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和扩大。(四)缺少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有效措施虽然国际贸易融资涉及的风险较小,但是其涉及的风险种类较多并且十分复杂,而目前在实践中却缺少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有效措施。虽然国际贸易融资涉及的风险比较复杂,但是这些风险是可以预测到的,而且及时地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这些风险还是可以预防的。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来预测和防范风险的发生,多数情况下不能根据各种科学的数据来评估某一国家的国家风险,而是根据自身的主观判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评估的结果也不够全面、科学。另外,我国对国家风险的评估和管理相对的静止,不能根据趋势和时态的发展变化而调整评估的结果,评估出某国的风险额度后,很少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其次,我国用于管理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不能将银行的各个部门和各个支行有效的联系起来,无法做到资源共享。
三、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趋势
(一)及时更新业务观念,创新业务模式
如今,世界上的国际贸易日新月异,大多数的国际贸易公司同时与多个国家或地区进行贸易,涉及许多的生产商和供应商。提供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银行也应顺应这种趋势和新的国际市场的情形,及时地更新业务观念,创新业务模式,满足更多外贸企业的需求,促进我国外贸行业更好的发展。银行应顺应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推出供应链融资的产品策略,要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客户的需求为基础,创建新型的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模式。银行应全面把握不断更新的业务理念,并着眼整体,从整个交易周期的范围内进行跟踪把握,保证交易的准确、合理和规范性。只有及时更新业务观念,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模式,才能促进提供国际贸易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与外贸企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二)技术和战略创新
银行在提供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同时,还应该优化技术水平,创新技术手段,才能保证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完成国际贸易融资。银行可以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建造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平台,提高贸易信息传递的效率,更高效的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利用电子商务技术构造的平台可以快速的传递供应链信息流的真实数据,使银行和外贸企业之间更加快速便捷的传递信息,使双方更好的交流,银行能够及时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客户也能及时的掌握银行的信息。还可以开发订单管理员功能,根据贸易量灵活设定信息管理功能和自动化程度,还有网上银行、开发银企直联等方式,更加便利的为客户提供服务。金融机构还应调整自身的战略,进行战略创新,实行战略兼并和战略集中来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增强核心竞争力。
(三)创新管理策略,降低融资风险
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首先要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要全面、系统的评估风险,才能保证国际贸易融资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益。这就要求银行要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管理策略,转变管理的理念,提高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还要创新风险管理的方法,利用信用风险计量法,对一定的时间和置信度下的价值损失额进行分析,以确定信用度量值。还应采用国家风险分析法,包括清单分析法和计量分析法,来确定和评估风险。
四、结语
综上所述,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及时更新业务观念,创新业务模式,创新技术和战略,创新管理策略,降低融资风险,使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适应时代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政府还应规范法律体系,规范市场的秩序,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邓鹏.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问题及风险防范探究[J].时代金融,2014(06):86-90
[2]黄诚毅.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能力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4(20):109-110
[3]孙建林.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管理[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1)
[4]王立军.国际贸易结算与贸易融资[J].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06)
[5]张耀麟.银行进出口贸易融资[J].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1)
作者:王慧 单位:鲁银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